19章.航运

2019-07-07 21:47:54 发布 | 4589字

“跑海路,现在最好使唤的就是西洋飞剪船或是夹板船,比什么福船沙船都强得多。载重虽然有限但是速度快驾驶便捷,尤其是飞剪船用的人手少。在马六甲槟榔屿就能买到。”郑老大的声音。

“不管是广船还是福船,抑或是沙船,都不是船肋,而是肋板构成水密隔舱,抗沉性比较好,但是船体结构受限制,无法造成向西方帆船那样的两层以上的通甲板。”郑老大还在说着。

“那也就无法安装大口径火炮了。”

贺公子的话让郑老大有些惊讶,这小子也懂得些造船?“对。可西洋船虽然没有水密舱,却使用了大量密集粗大的肋骨,加厚了船板的厚度。虽然抗沉性受影响,但是加强了船体的结构强度,形成了船体内通长的甲板,使得载货量更大,同时可以在船上放置更多的火炮,也可以承受住火炮开火时巨大的后坐力。往往是区区几条欧洲帆船,便可以抵挡成几十条中式帆船的围攻而不败。”

“这就是了,谁也不是傻子。水密舱也不是唯一的选择……”贺公子点着头,有些感触。

“还有,你看啊,中式帆船无一例外都采用了硬式船帆,好处是调帆方便,升帆和落帆容易,船帆利用风向容易,而且效率高,节省人力。但是必须要依靠更高的船桅,船帆也不能太宽。这样一来,就限制了船帆的面积。”

“那船就大不了跑不快了不是?”

“没错,再看西洋船,都是软质船帆,虽然利用风向不方便,效率也不高,升帆落帆都很不方便,用的人多,危险性也比较大。但是却用了三角帆来解决了问题。而且可以将船桅造的更高,风帆的面积也可以更大,这样一来,在速度上便大幅度超越了中式帆船。”

“再加上西式帆船特有的甲板结构,使得他们的船只上可以装载大量的大炮,拥有了极强的战斗力,哪怕仅仅是武装商船,也远比郑芝龙水师中一些的主力战船强得多,对付他们,唉……当时郑家水师就不得不依靠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和跳帮肉搏,才能取胜。”

“是呀,难怪乾隆末期,英国人仅仅靠着武装商船,就能轻松突破清军的海防。”这是不得不承认的现实,只能点头。

这几位,不知道飞剪船的还没有,大家连连点头,不得不服气。

飞剪船,就是快船,本身就起源于美国,拥有多面的帆和正方形的主帆,航速很快,主要由英国和美国的船厂制造。飞剪船船型瘦长,前端尖锐突出,航速快轻轻松松就是十几节。吨位不大,操作简单,需要的人员少。

郑老大称赞道:“这船可好,什么海况下都可以航行,足以对付海上气象的瞬息万变。船体甲板上没有耸立的桥楼,船舶稳,可以充分发挥帆的作用。操帆人员少,作远洋运输,太经济了,跨海班轮、深海海船都可以,要不眼下这类快速帆船到处都是。美国飞剪船一般载有25至50名水手,载重量一般在90~450吨之间,飞剪船的寿命可达23年至48年。”

“没错,这类帆船在美国由双桅一直发展到7桅,双桅船之前桅一般高于后桅,多桅船的桅高均一样。排水量亦不断增加,大型的飞剪船,载重可高达1700吨。这二十多年,美国人的飞剪船到中国买茶叶、卖鸦片,可在中国和日本赚足了银子。”

“我见过洋人报纸上画的53年建造的“大共和国”号,93米长,16。2米宽,深9。1米,排水量3400吨,主桅高61米,全船帆面积3760平方米,航速每小时12——14海里,不能想象,横越大西洋只需13天。”罗继麟接过话来。

郑老大他们不知道的还有后来1902年建造的一艘大型钢质7桅上缘斜桁帆装纵帆船“泰晤士•W•拉森”号,长117米,宽12。25米,排水量大5218吨,成为当时最大的海洋帆船之一,但全船仅有船员16人,可见其操帆效率的提高实属惊人。

英国无疑是造船大国,所有的资料都显示,就整体实力而言,无论是技术或是制造工艺,不说第一,就无人是第二。另外法、德都很不错,尤其是德国严谨的制造技术,英国在某些方面也相对逊色几分。但论规模,法、德就远远不及了。

“美国建造飞剪船是在1845年至1859年间。从1857年起,飞剪船开始停止制造,美国的造船开始从帆船向蒸汽船过渡,从木壳船向铁壳船过渡,从明轮船向螺旋桨船过渡。而英国则还在建造。”贺公子知道,英国会将飞箭船的建造延至1870年。

“也就是说,美国已经淘汰了的飞剪船至少还可以在南洋再用……而且淘汰的船,价钱一定比英国在印度新建的船便宜呀!”何老拔道。

“没错,不过具体价格还要核实。美国内战不会太久,飞剪船在战后不会再承担美国主要的海上运输任务,由于其船只的正常使用寿命可达3、40年,所以正适合填补兰芳发展造船业之前的海运空白。而且,在70年英国飞剪船逐渐被蒸汽船代替之前,美国飞剪船在南海具有相当的竞争力。”贺公子心里想着:如果没有太多的影响历史,在兰芳拥有建造足够的蒸汽动力海船的能力之前,被提前报废的美国飞剪船正可以低价购入,为我所用。

“现在美国正处于内战期间,南北方海上力量正在互相封锁劫掠,除走私之外的正常海运业处于停顿之中,大量飞剪船停泊在港内。英国人也觉得由于战事短期内不能结束,所以各界对战况还在观望中,这些船正好可利用。”陈逸杰对于西洋人的事很是注意。

“不过飞剪船也有一点遗憾,就是很适合运输,不适合战斗。”贺公子说道。这时候比较常见的还是欧洲的风帆战列舰,但是外壳包有铁甲的蒸汽装甲舰已经出现,这些战舰可以携带大量火炮,作为稳定的攻击平台。

郑老大对于夹板船比较看重,飞剪船快是没得说,可是船身狭长,结构轻巧,扛不住打击。不过打配合也不错,夹板船就作为武装商船护航,飞剪船专门抢时间。

“有什么粮食做什么饭,先凑活着吧,好像美国独-立战争那时候,就有一些飞剪船被作为武装商船使用。”

订购的地点,初步选择马六甲、新加坡等海峡殖民地、香港或上海作为起步的目标,尽快购进尽快渗透。海峡殖民地会有各种各样新旧不同的夹板船和飞剪船,解决燃眉之急之后可以从印度或那个正在打成一团的美国订购。

聊得开心,郑老大越发觉得这个天赐的洋学生万不能撒手。话里话外很看重南洋,这倒也不错,兰芳在南洋确实还有些实力,也应该和他们联手。他是原本也要去婆罗洲找兰芳公司。这可不能由着他,去,可以。那得以郑家船队的名义去。去了,也不是投奔,而是合作……对!合作。绝不能叫人家小瞧了。

“贺兄弟,你的见识高,你就把咱们日后的路点出来,你就是咱的军师,我们哥几个搭帮往前走就是。”郑老大急急的道。

“没错,大哥说的是。”陈逸杰附和着点头。旁边何老拔也看着贺公子连连点头。

那边,贺公子也已经拿定了注意,这个郑家船队,或者叫郑家海盗,一定善加利用。自己要是两手拍巴掌的去兰芳,人家怎么就会平白无故的相信你?如果就以郑家海盗作为立足之地,以此为根本扩大势力,然后有足够的资本后,再与兰芳合作……想必,这胜算又要大上几倍了。

郑老大的美意贺公子已是欣然接受,两边越发谈得深入,聊得愉快,一路上从南洋到大清国,从新加坡到英吉利,乃至欧亚美洲,政局军力民生贸易,无所不谈。

贺公子又转着圈点出了洋人会大规模开始航运业的先兆:“就说牛庄吧,到今年进口外船就达到了86只、总吨位27747吨。”嘿嘿,到1865年会增至274只、总吨位91118吨。外商自己使用的仅有31只,其余都是华商所租雇。

对于国内的航运能力,大家都知道;洋人蒸汽船的利害也不用说。可这清国外船的状况,大家还真是头回听说。对北线航运熟悉的就不会不知道,牛庄如此,其它各口岸大体类似。轮船运输的快速、准时、安全和较低的费用,不仅华商之利用轮船者咸趋之若鹜,甚至士绅官吏中对轮船的某些偏见在一部分人之间也开始消除。几年前,由于一个官员包租外轮,社会有些人尚且叫唤“吓得要死”,而如今官员、文人乘坐轮船已属常见之事了。

在这种情况下,居于垄断地位的外轮公司必能奇货可居,大赚其钱。比如旗昌洋行,1867——1872年间利润总额不下460余万两,其利润率竟高达6*。8%——76。14%。而中国旧式木船运输业却千百只木船闲置,大批船民失业。木船业的凋零衰败,又连带影响到某些相沿已久的传统商品的贩运。

在座众人已经大喜过望,这话一说就透,按此说来航运极有可为。大家两眼冒光,就好像清国沿海江河正在流金趟银的等待着他们去攫取。

“有钱就可以搞到船,可这善于驾驶蒸汽轮船的人呢?找外国人?”贺公子有点担心。

郑老大手一挥,说道:“这个应该不难,宁波、漳泉、香山新会一带,能驾驶轮船之人甚多。而且其中尚有特出之才,不少根本没看过什么有关驾船的书,就是学习驾船技艺,就精通轮机,能作船主,就是西人也十分推许。”

外轮集中的通商口岸都有不少懂技术的熟手,这就是草创轮船业的一个重要条件。据1861年的记载,广东上海等处就已“多有能驾驶之法”的。

“日后组建公司或扩大规模时,这些人可以充分利用。”

“如此大事可成!”

贺公子的声音不高:“但是各位,对于在清国开办航运的难度,却也不能乐观。”泼泼冷水还是有必要的。

“哦?”周围住了嘴,闪过来一片诧异的眼光。

“中国商人60年前就对购置轮船、发展航运兴致勃勃。可是大家知道中国自己的航运业却迟迟发展不起来。”

“这倒不错,不过假以时日……”看贺公子笑而不语,就打住了话头。

“以在下看来,难!首先,大清国律令,办新式企业实行批准制。在这种制度下,官员们总是可以找到堂皇的借口,让你动弹不得,办不起来。即使批准办了,一些奇特规定,仍然让你不能放开手脚。”

“这倒也是,清廷的规矩邪乎的很。”熟悉点底细的何老拔连忙附和。

“此外,大清朝廷规定,本国的帆船不能超过三桅,每枝桅杆只能挂单帆;梁头则不得超过一丈八尺;并且限制船员人数,不准携带自卫武器。这样的规定不但使咱们自己的帆船运输业无法生长出轮船运输业,而且在鸦片战争后还沿用这些法规。现在,不但中国船商无法与外国船运公司竞争,连本国商人也不敢轻易托运货物。”

这话一出,大家都点头称是,别的地方不知道,这南洋就是海盗连绵。说句笑话,在南洋海上看见一条船,除非你确实知道这条船今天不是海盗,但到了明天,就可能是海盗了。

“再者,外国船只运送进口或中国本土的货物,除了进出口货物要交5%的关税外,只要交2.5%的港口税,就可以通行无阻。而本国船只运送的货物,则厘卡都要收税;而且华商除了纳税以外,还要忍受各级官员用各种名目进行的勒索。厘金本来是征剿太平天国时征收的非正常的杂捐,商人提出在洋商介入后,按照对待洋商的办法,加收进口税的一半,即可免征厘金。但是,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竟然认为内河小轮比照洋轮完税一节,万不可行。为了维护不平等、不合理的厘金,宁可不让中国商人兴办轮船运输!”

这样祸国殃民的厘金制度,压制着中国所有行业的发展,从1853年开始征收,直到1931年才裁撤。大清国呀,给我一个夸你的理由!

“这不是白痴嘛?放着赚钱的路子不让自己人走,宁可留给外国人。他妈的,这满鞑子真不是东西。”陈逸杰愤愤地说,引起一片附和。

“还有,竟不准中国轮船在没有开放的港口自由航行。满清朝廷所持的理由是:如准华商随便进泊各口,则洋人久必觊觎,既不在通商口岸往来买卖,即难仍在洋关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