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章.风险投资

2019-07-06 17:26:48 发布 | 4723字

“黄埔”是由一连串的岛屿组成,外国人租得的地方被称为“丹麦人岛”、“法国人岛”等,均坐落在通向广州的主要水道上。

当时,停泊在黄埔港弯的外国商船经常有100多艘,绵延达3里。1757年以后,广东的对外贸易除澳门有少部分外,絶大部分都集中在黄埔进行。

由于清廷坚持不让修理船舶的船坞建在大陆而只准建在岛上。因此黄埔的这些古老的泥坞,都建在靠近江边的岛岸上。大量的船舶来到黄埔也使得船舶修理的中心由澳门移到了这里。这里有淡水补给,又有船舶修造业,加上清廷只允许外国商船在此停泊,如是黄埔热闹一时。

这些泥坞的设施非常落后,不像英国的船坞主要是由绞盘将船舶拖入船坞。这些泥坞可以承受一只十八世纪的巨舰,不管船有多大,一律靠人力拉。但这依然是东亚地区最好的船坞,因此那些受到了那些涉足远东贸易的诸国海军及商人的频频光顾。

这些泥坞都被声称归其所在地所属村庄的长者们共同所有。船坞的劳工,无论是否有技术都得由该村村民或其它有血缘关系或友好关系的人担任。每个在船坞中干活的人互相间都是亲戚。因此船坞业可说是一种特殊垄断性的以亲缘与家庭为基础的集体行业。

许多外国人都喜欢用中国的船匠。最早的皮毛商人之一的约翰·弥瑞斯曾于1787年将一些中国船匠带到了温哥华,在那里用当地的木料建造了一艘纵帆式帆船。鸦片战争时广东水师为了防御英人而购买的一艘夷船“切萨皮克号”上就招募有黄埔的水手。可见黄埔人对夷船的熟悉。

外国人依然和以往一样被限制在珠江沿岸的旧商馆里。尽管在广州的外国人数目多了三倍以上,却被限制在一块大约只有二十一英亩的区域内。相对而言,黄埔地区的中国人仇洋的情绪稍微轻些。这是由于外国人在黄埔的存在事关当地许多人的生计,一旦外国人不来了,他们便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工作。特别是对于主要客户是洋船的黄埔船坞。

泊着六七艘紫洞艇,每艘艇的名字,都标上一个雅号招牌,如“香”字的就有“醉香”、“荷香”、“禅香”等;“兰”字的就有“月兰”、“金兰”、“美兰”等。经营者由一个或几个人合资开设,并雇用称作昼家的水上人家做工,包括楼面服务与炊事。

为了招徕顾客以及同陆上的酒楼竞争,他们在艇的招牌、装修、布置、服务和菜式等方面,独出心裁,巧作安排。艇内陈设仿照厅堂模式,一水儿酸枝家私,四周都是古董字画,古色古香,陈设井然。

紫洞艇每艘一般高2层半,最低的也有一层半高,一楼就是吃饭喝茶的地方,楼上则是客房。每艘艇较大的可摆得10人一桌的酒席四桌,小的也可摆3桌。

这艘船不小,但只摆了三桌,舱里显得挺宽敞。

紫洞艇的女孩们年纪不过十五上下,会唱曲,或会弹琵琶。穿着旗袍服饰,打扮也很自然清新,并不像市区内高档妓寨的红牌小姐那样高贵新潮、艳光四射。

郑老大、贺公子、陈逸杰、江泰安,各自身边陪了一位女孩,客人宴饮时,在旁打扇、添酒、盛饭、送巾。客人临走时,为客穿外衣,执拾什物。

当时苏州帮、扬州帮、广州帮和潮州帮是最大的四个帮派,女孩最多,而且客人也最多,苏州帮尤盛。苏州女孩长得秀气,又会打扮,讲话也很好听,尽管语言不太通,但不少广州本地商人也喜欢找苏州女孩。

“这些菜点,都是陆上酒楼所少见或没有的。”

菜式有“韭黄凤肝”、“翡翠酿北菇”、“脱骨烧乳鸽”、“绿野藏龙”,就是柚皮大鳝;“金华银针”,是火腿拼芽菜……果然用料上乘,巧手制作。

点心面食,有“蚧肉灌汤包”、“虾子鱼皮云吞”、“九层玫瑰糕”、“大地鱼烩伊面”、“鲜菇鲈片粉”等。

“价钱方面,十分优惠,以薄利多销,微中取利而取胜。比之陆上酒楼茶室便宜了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二,很受顾客欢迎。还可代客订制各款菜点,依时送货上门。”

因为带了阮氏玉、爱玛和迎春,又要筹划些事情,所以为了减少麻烦,贺公子还是住在紫洞艇上,郑老大几个则在不远的岸上住下。

他的目标在黄埔长洲岛北部,这里是黄埔水道与新洲水道会合处,涨潮退潮时水流湍急,泥沙难于淤积,极适于筑坞修船。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取得了广州为通岸。1845年,大英轮船公司职员苏格兰人约翰.柯拜受派遣,任公司驻黄埔的代表,负责公司送入黄埔船只的监修工作。柯拜到黄埔后,从当地的中国人手里租了几个泥船坞,雇用一批中国人从事修船业,很快便由监修变成工业资本家。为了扩大经营,他将船坞扩建为石船坞,后人称之为“柯拜船坞”。这是外国人在中国开设的第一个造船坞。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黄埔地区民众怒烧“柯拜船坞”。柯拜本人也被当地人民所虏,后来不知其下落。

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清廷败了,柯拜家属以船坞受到损坏为借口,在三年前向清政腐勒索赔款12万元,柯拜家属意想不到的是,大头翁的满清竟然答应了。

转年,柯拜的儿子约翰.卡杜.柯拜利用这笔赔款修复和扩建了在黄埔的船坞设备,还成立柯拜船坞公司,拥有四座船坞,其中一座刚刚建成。

这个船坞在19世纪60年代被称为“中国最大的石船坞”。还别说,真是不错,坞长167.6*米,坞口宽为24.38米,深5.19米,四周用花岗石砌成,此坞有两道浮门,分内外两区,可供2艘小中型船只同时入坞,或1艘5000吨的轮船入坞修理。

在船坞后面的小斜坡上,还设有一滑道,供造新船下水时放绳索滑入坞内。当时造价估计约7万元。此外,柯拜还建有一座木坞和两座泥坞。后来,柯拜还和旗记老板汤马斯肯特合资建了另一座花岗岩石坞——録顺船坞。

皇家海军、大英轮船公司以及其它一些当时第一流国际船舶业的船只都成为柯拜船坞的常客。

到1852年,黄埔形成了柯拜、旗记、于仁三家大型船厂。以至后来形成了这三家船厂共同垄断黄埔的船舶修造业。那些住在江上的洋坞主们甚至还组成了社区。到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所有的黄埔船坞都被置于了洋人的经营之下。

除了船舶修理外,小柯拜还开办了造船业务。第一艘下水的是1856年春季的“百合花”号,总长54米,宽6.7米,排水量约1000吨。这艘船也是当时在中国建造的最大的外国轮船。此后他还建造了一艘小型蒸汽船“奇迹”号,用来开设一周三次往返香港和澳门的航线。

由于有了蒸汽船,因此运费比起其它竞争者来要低得多。在其后两个月的时间里,小柯拜又建造了两艘蒸汽船。

这天,一家船商与公司订立了紧急建造两艘轮船的合同,但由船商提供图纸,只要质量好,价钱从优。

应该算是武装运输舰。木质船身,排水量578吨,长53.3米,宽7.1米,舱深4.4米,吃水3.2米。两根主桅,动力为卧式两汽缸往复蒸汽机,320匹马力主机,单轴推进,航速约9节。

舰上装有法制17磅口径6.3英寸约160mm前膛主炮一门,4门英制16磅口径约100mm。主炮为换门架式,炮座下方有轨道,可根据需要将主炮推向左右舷使用。4门100mm前膛副炮则分别安装在烟囱之后的露天甲板两舷。

这机会那能放过,小柯拜也就狠狠地宰了一刀,单艘造价13万3千两,两艘相继建造,各工序可以依次进行,节省时间,又会降低造价。两艘造价,包括武备,20万两都大赚了。从英国订购这么一艘,也不过五六万。

贺公子笑着点头,历史上福建船政造“湄云”,还16万3千两呢。就是跟柯拜这样的船厂都很难竞争。

看着那两个半吊子船商满意的表情,小柯拜暗自高兴。有日子没见到如此优惠的合同了,工期有点紧,第一艘四个月交付,第二艘两个月后交付。事不宜迟,小柯拜连忙签了合同。有人说冲动是魔鬼,还确实是。

这边的庆祝酒会还没有完,公司就开始清理船坞。几天后,图纸也到了,工期相当紧,公司马上组织人力着手建造。好在锅炉和轮轴等重要部件都有现货储备,小柯拜很有信心如期完成。

开始购进原料了。说来也凑巧,正好一批南洋木料到货,公司买办一见,马上就按住了,连什么兰芳国的人来给洋枪队代买都顶了回去,说什么不撒嘴,这卖家也坏,随着涨价。没关系,虽说贵点儿,但是也可以给船商加价呀,料好,工就贵呀。

柯拜船坞公司船厂灯火通明连轴转,工期紧呀。

买家正是贺公子郑老大他们。定下了交货时间,他们就走了。因为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时间来得及,我们也得出去溜溜,留在这里太招摇。走吧,去取一笔浮财。”

“好呀,那我们就尽快走。”郑老大现在没二话,“去哪儿?带多少人?”

“澳门。”

“澳门?嗯?你是说……”郑老大瞪大了眼。

“……哈哈,南海里还有什么能瞒得过你?没错,就是那笔富贵。”

“真的?不是,你怎么知道的?这些年多少人想破脑袋……”

“这就叫有福之人不用忙。你老兄有福,要是兄弟运气好,就是手到擒来。”

“那可是有好几笔呢,你老弟破了的是……”

“破没破,还要试试看,只是我觉得有几分把握。”

“哦,是了。没事,就是没取来也没事儿,就当咱们去避风头了。哈哈哈……”

转天,收拾好东西,升帆起锚。大家都有些狐疑,这么快就又有买卖了?互相看看,也不多话,各司其职手脚麻利的把船驶离林岛。

在船尾,郑老大跟几个心腹说了自己的想法,大家眼里都闪了光。郑老大低声喝令:“事关重大,走漏风声,咱们这一杆子人都没好儿。嘴都严点儿,这买卖成了,咱们就有好日子了。”

大家低声应了。

陈逸杰走过贺公子身边,朝他笑着低声说:“有把握?”

“哎呦,但愿吧……”说实话,后世的资料,到这里能不能直接用,还真不敢大包大揽,但只要有一笔瞢准了,那就发财了。

离澳门也就五六十浬了,船上人都不再说笑。必须相当谨慎,叫葡萄牙人知道了没好事。现成的横财,谁不想插一杠子?

表面上不紧不慢的两艘飞剪船,挂着大清国和英国国旗,其实船上的人免不了的紧张。差不多是虎口夺肉的勾当,没有玩命的胆色,还是真的含糊。

船桥上,郑老大看贺公子面有忧色,就把船交给大副指挥,自己和贺公子一边聊一边走下来。

“传说张保仔降清既是为了利禄,又是为了保存他的财宝。我倒觉得,降清就是权宜之计,藏宝是早晚的事。”

“是嘞,他是红色帮首领,金银珠宝自然不少,据说他把这些横财分为三份,天、地、人各一份。天一份,用于资助当地贫民;人一份,颁奖有功兵将;地一份,隐藏起来以应急需。所以,张保仔的大本营上川岛理所当然就是主要的藏宝区。”

“传说他藏金时,杀了梅兰、梅菊两个年轻女子,不知道是真是假。说是把黄金藏好后,张保仔还悔恨地说:万两黄金我唔恨,恨返梅菊与梅兰。”

“姑且言之,姑且听之。我们但取藏金是了,哈哈……”郑老大咧嘴大笑。

“是这么回事,我们没必要替古人担忧,哈哈……”贺公子也笑了。

“不过,上川居民就传说上川岛及其附近岛屿,张保仔的藏宝窟就有十几处,盐灶、七盘山、马山、弓湾、石船咀、香炉洲和乌猪岛等。藏宝窟数量很多,民间也就流传着各种神秘的秘笈簿,亦真亦假,无法考证。”盐灶的石罅藏黄金他不陌生,1940年左右被中山人前来破解而取走。

“是呀!藏宝地点都记在手抄本上,但手抄本失传已久,连副本也只是口头流传。”对于贺公子提出去上川岛挖宝,郑老大确实有些没底。这个洋学生从哪来得到的准确位置?怕不是……有枣没枣三竿子,万一呢?

“先从哪里下手?”郑老大看着贺公子问道。

“先去榄仔对娥眉看看,这里近些吧?”他看着地图说道。

“好吧,就去那里。来呀,直接在大湾上岸。”郑老大点点头,从位置上说很合理,就转头下令,后面有人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