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你能行——“骗”的本质是尊重和信任孩子(一)

2016-07-09 15:02:38 发布 | 3521字

1孩子都有一颗“玻璃心”,纯净、透明、易碎

教育专家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玻璃心,如清水一样透明、清澈,又如水晶玻璃般敏感、易碎。”这说明了孩子的本质单纯,在面对水晶般澄澈的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格外小心,不要轻易碰碎和污染。我们说话、做事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孩子,不要觉得孩子小而无所谓,要时时顾及孩子的感受,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心灵。

一位妈妈在不经意间得知女儿班上的一个女同学父母离异了,这位妈妈很明智,并没有对女儿说这件事,她怕女儿从此对那位女同学另眼相待,对那个女孩产生不好的影响。

但是没过多久,女儿居然主动跟妈妈“分享”:“妈妈,我们班上琳琳同学的爸爸妈妈离婚了,离婚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妈妈很惊讶:“谁告诉你的?”女儿回答:“老师说的啊,全班都知道。”

女儿说,那位女同学只要一不听课,老师就说:“你看看你,爸爸妈妈离婚了,现在就你妈妈一个人养着你,你还不努力学习,你让你妈妈多失望!”

听完女儿的话,妈妈不寒而栗,立即给女儿办了转学申请,妈妈说:“这样的教育太疯狂了,女儿的同学一定遭受了很严重的打击,我不能让女儿生活在这种教育环境中。”

上面的事例略显极端,但是不难想象那位父母离异的小女孩的心灵一定受到了严重打击,甚至因此怀疑人生。孩子真的是容易受伤的小动物,可能比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还敏感,稍不留神,大人们的无心之言就会伤到孩子的心。

举个例子:孩子考试没考好,家长急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再加上急火攻心,就对孩子出言不逊:“你怎么这么笨呢?全班一共三十个人,你怎么只考了第二十名?你说你是不是笨死了,能不能好好学习?”这样的话真的不能对孩子讲,因为它会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甚至从此打上一个“我笨”的标签,逐渐地变得自卑。

一些伤害孩子的话我们可能并未意识到,就已经脱口而出了。比如当孩子滔滔不绝地跟我们分享他的新发现的时候,我们不耐烦了,就说了一句:“小孩子,懂什么?”就是这样一句话,也可能让孩子的心“碎裂”,因为这句话充满了不屑和不重视,我们觉得没什么,大人之间开玩笑经常说对方“懂个什么”,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句话代表的含义可就多了,并且多是负面的。

因此,我们不仅在生活上要呵护孩子,更要在心灵上呵护他、保护他,不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

五岁的真真学美术已经一年多了,妈妈在别人的介绍下给他新换了一个口碑不错的美术培训班。

第一节课,妈妈和他免费试听,这节课的主题是画长颈鹿。妈妈知道他之前学过,应该没问题,就悄悄鼓励他大胆地画。

快下课的时候,老师把真真画的长颈鹿给妈妈看。只见一张大大的纸上只缩着两只小小的长颈鹿。老师说:“你儿子画的很精致。”一听,就知道老师是为了安慰她。

下课后,真真拿着画怯生生地走到妈妈面前,他似乎知道自己画得不够好。但妈妈只是对他友好的笑笑,摸了摸他的头,对他说:“老师刚才还夸你了,你画的长颈鹿身上的斑纹很漂亮。”

真真一听,立即恢复了生机和活力,一蹦一跳地追赶着新认识的同学。

回到家,妈妈先是肯定了真真的表现,比如大胆地做了自我介绍,认识了新朋友,长颈鹿画得特别像,然后委婉地说:“如果能画得再大一点儿,就更漂亮了。”真真不好意思地说:“我开始画的时候紧张了,以前美术老师是女老师,这次换个男老师,有点儿严肃,我害怕画不好被批评。”

妈妈知道孩子说的都是心里话,他已经害怕被批评,自己就不能再给孩子增添“求完美”的心理压力。于是就对他说,妈妈对他的努力很满意,妈妈也喜欢他绘画的专注精神,至于是否能被老师表扬,妈妈都不在意的。真真听后,高兴地点了点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的潜在力量。”孩子的心灵是非常脆弱而敏感的,需要成人的细心呵护和理解。只有这样,他才会感受到真正的自尊,对自己充满自信。若把儿童看成不懂事的孩子任意去批评、指责,刺伤他的自尊心,那孩子就容易自卑、退缩、紧张,甚至产生憎恨、敌对情绪。

因此,呵护孩子的心灵要比照顾他的生活更加重要,这并不仅仅体现为不诋毁、否定孩子,在其他方面,也应该予以重视。我们要留心孩子的心情变化,观察孩子是否突然情绪低落,如果有这种变化,那么就可能是受到了某种伤害。这时,家长一定要回想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并找机会向孩子道歉,求得原谅,通过各种方法补救孩子受伤的心灵。如果得到呵护,这颗玻璃心就会长成一颗水晶心;如果受到伤害,则很容易破碎。而一个孩子,面对一颗碎了一地的心,多数时候,他们会不知道该怎样去收拾。

2懂得尊重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天性便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探索每一件事物,会问很多问题,会告诉你很多奇思妙想,会寻求父母的解答和重视,家长应该尊重这些天性,使孩子单纯烂漫的心得到充分的保护。

孩子的好奇心远比任何年龄段的人都要浓厚,而这一阶段也正是孩子成长的“奠基”阶段,他所问的每一个问题都不是毫无意义的,正确的回答和引导是非常必要的。有些家长工作了一天后很累,而孩子走过来询问:“妈妈,蝴蝶为什么会飞?”“小猫为什么是白色的?”“陪我搭一个城堡好不好?”“为什么人要吃饭?”……类似的问题非常多,家长如果表现出不耐烦,漠视孩子的问题,甚至告诉孩子“一边玩去”,会十分打击孩子的好奇心。

刘女士的儿子今年五岁,非常活泼聪明,每当刘女士把儿子从幼儿园接回来的时候,儿子都要跟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除了幼儿园的事情,儿子还要问很多个问题,如:“妈妈,我的小乌龟怎么不跟我说话?”“妈妈,我是小鱼吗?”“妈妈,什么时候下雪?”这些问题常让刘女士忍俊不禁,更难能可贵的是刘女士非常重视孩子的问题,在儿子面前她也展现出自己的童心,甚至常站在儿子的角度想问题,然后回答儿子。

有时候,儿子提出的问题还真的把刘女士难住了,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刘女士就把问题记下来,跟儿子一起查阅资料。刘女士很享受这个过程,她认为这个过程是自己跟儿子在共同成长。

孩子好问是好事,说明他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思考意识,家长给孩子一个认真的答复,不仅让孩子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到了来自最信赖的人的尊重,然后才能更加深入地探寻世界,激发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问题太过幼稚而嘲笑或者敷衍孩子,这样会使孩子渐渐失去提问的兴趣。

有这样一个很经典的故事:老师提问:“雪化后是什么?”小朋友纷纷回答是“水”“泥”“水蒸气”等,有一个孩子回答:“雪化后是春天”。结果被老师告知答案错误,孩子哭着回家,家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告诉孩子雪化后就是春天。这就是一种尊重、保护孩子天性的做法。“雪化后是春天”,多么浪漫和富有想象力的回答啊,孩子天真善良的天性尽显无遗,又怎能残酷地告诉他这是错误的呢?

1951年,爱因斯坦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件,有个小女孩写信问他“地球何时停止转动”。对于这样一个天真的问题,爱因斯坦也没有答案,不过他郑重其事地回了一封信:“地球已经存在了10亿年有余,至于它何时停止转动的问题,我的意见是:等等看吧!”

我们可以抓住孩子提问的契机,为孩子灌输知识和人生观,比如在街上遇见闯红灯的人,孩子询问为什么那几个人可以走,而我们要站在这里,家长不仅可以借机讲解红绿灯的规则,还可以教育孩子懂得社会公德,用闯红灯的人做反面教材,这样的讲解是非常生动而且深刻的。

想象力异常丰富同样是孩子的天性之一,常常让人赞叹孩子们的小脑袋里怎么装了这么多的奇思妙想。孩子的想象力其实是在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就像插上了翅膀一样。这时候,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主动想象,及时鼓励孩子做出充满想象力的回答,以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林学东常常会陪儿子一起看动画片,而且比孩子笑得都开心。儿子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就从沙发上跳下来,模仿大头儿子的动作,而林学东也立即站起来,模仿小头爸爸,父子俩常常做这样的游戏。

而且,林学东常常引导儿子进行奇思妙想,他会主动提问:“儿子,你觉得爸爸能飞到月亮上去吗?”儿子很信任爸爸:“爸爸肯定能。”他就又会问:“那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送爸爸上去呢?”通过这样的锻炼,林学东的儿子的思维明显比同龄孩子开阔得多。

无论是孩子千奇百怪的提问,还是异想天开的想象,都是孩子重要的天性,并且是孩子完善思维的一大步骤,我们的尊重就是在给这些天性保驾护航,能够更大限度地展现出孩子的创造力。千万不要抹杀掉孩子的天性。历史上那些艺术家、伟人等,很多时候,是童年的天性给他们以后的成就做了铺垫,没有了特殊的天性,他们跟普通人是无任何区别的。所以,当我们看到自己孩子存在的天性时,一定要倍加保护,或许这将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