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2015-09-18 11:35:05 发布 | 3483字

爱因斯坦的小板凳

名言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故事

爱因斯坦小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要制作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向那位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交上自己的手工作品。只有爱因斯坦交不出来,他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数学、几何方面都非常出色的男孩,相信他会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老师的是一只制作得很粗陋的木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就这个呀!”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窃笑着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道:“我想,世界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但他却坚定地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有的,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静起来,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只更为粗陋的木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只总要强一些。”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地点着头,同学们向他投来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解读

不管是谁,不管做什么事,都会碰到困难、错误和失败,这是正常的。爱因斯坦对于做小板凳却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虽然他的动手能力很差,但却仍旧坚持不懈,直到做出他认为比较好的小板凳。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是一样,有困难、有错误是很平常的事。有了错误没什么,只要及时去改正;有了困难不用怕,只要勇敢地去面对去克服,才是真正的勇者,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

差不多先生传

名言

如果你在小事上苟且,那么你在大事上、你在一生中一定也是一个苟且的人。

——李亦非

故事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妈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妈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礼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干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大夫。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一会儿,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话,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圆通大师。

解读

做事精益求精,是一个习惯问题,不能人人都变成“差不多先生”,做事情不用心、不用脑。无论做什么事,要想取得好的结果,不仅要有聪明才智,更要有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踏踏实实用心去做。

如果把“重视小事”作为一种习惯,当责任感成了一种生活态度,我们就会与“胜任”、“优秀”及“成功”同行。我们都是平凡的人,都在从事简单而平凡的工作,只有把小事、简单的事、平凡的事做细、做好了,才能做成大事,才能创造人生的不平凡业绩。

最优秀的厕所清洁工

名言

聪明的年轻人以为,如果承认已经被别人承认过的真理,就会使自己丧失独创性,这是最大的错误。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故事

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日本,故事主角是一个利用假期到东京帝国饭店打工的大学女生。

大学女生在这个五星级饭店里所分配到的工作是清洗厕所。当她第一天刷洗马桶时,差点当场呕吐。勉强撑过几日后,实在难以为继,遂决定辞职。

但就在此关键时刻,大学生发现,和她一起工作的一位老清洁工,居然在清洗工作完成后,从马桶里舀了一杯水喝下去。

大学生看得目瞪口呆,但老清洁工却自豪地表示,经他清理过的马桶,是干净得连里面的水都可以喝下去的!

这个举动带给大学生很大的启发,令她了解到所谓敬业精神,就是任何工作不论性质如何,都有理想、境界,与更高的质量可以追寻;而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不在其高低贵贱如何,而在从事工作的人,能否把重点放在工作本身,去挖掘或创造其中的乐趣和积极性。

于是,此后,再工作时,大学生不再引以为苦,却视为自我磨炼与提升的道场,每清洗完马桶,也总扪心自问:“我可以从这里面舀一杯水喝下去吗?”

假期结束,当经理验收考核成果,女大学生在所有人面前,从她清洗过的马桶里舀了一杯水喝下去!

这个举动同样震惊了在场所有人,尤其让经理认为这名工读生是必需延揽的人才!

毕业后,大学生果然顺利进入帝国饭店工作。而凭着这简直匪夷所思的敬业精神,37岁以前,她是日本帝国饭店最出色的员工和晋升最快的人。

37岁以后,她步入政坛,得到首相赏识,成为日本内阁邮政大臣!

这位女大学生的名字叫野田圣子。直到现在,据说每次自我介绍时她还是说:“我是最敬业的厕所清洁工,和最忠于职守的内阁大臣!”……

解读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热爱自己的事业,精益求精,那么不但会把事情做对,而且还会做得更好,成功也将离我们不远,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是水到渠成的惊喜。我们都应该在细节中求发展,在细节中求完美。

史蒂芬成长记

名言

大凡实际接触过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不肯超越事实的人很少会有成就。

——朱利安·赫胥黎

故事

史蒂芬是个美国小伙子,他在一家裁缝店学成出师后便来到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城市开了一家自己的裁缝店。由于他做活认真,并且价格又便宜,很快就声名远扬,许多人慕名而来找他做衣服。

有一天,风姿绰约的哈里斯太太让史蒂芬为她做一套晚礼服,然而等史蒂芬做完的时候,却发现袖子比哈里斯太太要求的长了半寸。但哈里斯太太马上就要来取这套晚礼服,史蒂芬已经来不及修改衣服了。

哈里斯太太来到史蒂芬的店中,她穿上了晚礼服在镜子前照来照去,同时不住地称赞史蒂芬的手艺,于是她按说好的价格付钱给史蒂芬。没想到史蒂芬竟坚决拒绝。哈里斯太太非常纳闷。史蒂芬解释说:“太太,我不能收您的钱。因为我把晚礼服的袖子做长了半寸,为此我很抱歉。如果您能再给我一点时间,我非常愿意把它修改到您需要的尺寸。”

听了史蒂芬的话后,哈里斯太太一再表示她对晚礼服很满意,她不介意那半寸。但不管哈里斯太太怎么说,史蒂芬无论如何也不肯收她的钱,最后哈里斯太太只好让步。

在去参加晚会的路上,哈里斯太太对丈夫说:“史蒂芬以后一定会出名的,他勇于负责的精神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让我震惊。”

哈里斯太太的推断没有错,后来,史蒂芬果然成为了一名世界闻名的服装设计大师。

解读

工作态度折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决定人生成就。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敬业是第一位的。一个人只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就能成为行家里手。现实中,我们有时候,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缺乏锲而不舍、精进不止的精神。立足本职岗位,立足正在做的工作,心无旁骛,不受干扰,耐得住寂寞,受得起委屈,顶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干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成功永不放弃,这才是年轻人应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