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2015-09-16 11:33:18 发布 | 4043字

不断创新精益求精

不断创新精益求精

创意,经常来自日常生活的碰壁,因此,遇到麻烦的时候,不要一味埋怨生活对自己造成什么不便,而要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在折磨自己的人或事上加以改进,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成功契机。

墨守成规的人,终究要被这个社会所淘汰,人类在不断的进步,就是那些敢为天下先的勇士们,勇敢去尝试新鲜事物,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留给了后人。对我们青少年来说,去尝试一下新鲜的事物,可能真的适合我们呢!

21世纪是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人们不断开拓创新的社会,也是一个要想成功必须冒险的社会。成功的路上风风雨雨,坎坷与荆棘密布,唯有勇者胜。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尝试的人,才能享受真正的激情人生。

新的乐谱

名言

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托马斯·彼得斯

故事

一位音乐系的学生走进练习室,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超高难度……”他翻动着,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消磨殆尽。已经三个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指导教授之后,他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

勉强打起精神,他开始用十指奋战、奋战、奋战……旋律盖住了练习室外教授走来的脚步声。

指导教授是个极有名的钢琴大师。授课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乐谱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还不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学生。

学生练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到教授又给了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的课,教授提也没提。学生再次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

同样的情形持续着,学生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所困扰,然后把它带回家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两倍难度的乐谱,却怎么样都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的练习而有驾轻就熟的感觉。学生感到越来越不安、沮丧和气馁。

教授走进练习室,学生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须向钢琴大师提出这三个月来不断折磨自己的质疑。

教授没开口,抽出了最早的第一份乐谱,交给学生:“弹奏吧!”他以坚定的眼神望着学生。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连学生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学生依然呈现超高水准的表现……演奏结束,学生怔怔地看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钢琴大师缓缓地说。

解读

这就是高标准、严要求的结果,这让你在不知不觉当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取得进步,瞄准更远的地方。的确,想要超越,就要善于对自己否定,否定自己不仅是痛苦的,而且有的时候也让自己很难堪,但敢于否定自己,能够使你更快成熟,乃至赢得更多的尊敬。所以无论你在做什么,都要在不断否定中成长,我们的目标是出类拔萃,只有战胜了自己,就一定能战胜一切。

以苦作乐的皮尔·卡丹

名言

人类的创新之举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视为神圣的遗产。

——西奥多·蒙森

故事

曾有人向皮尔·卡丹请教成功的秘诀,他很坦率地说:“创新!先有设想,而后付诸实践,又不断进行自我怀疑,这就是我的成功秘诀。”

19世纪初的一天,23岁的皮尔·卡丹骑着一辆旧自行车,踌躇满志地来到了法国首都巴黎。他先后在“帕坎”、“希亚帕勒里”和“迪奥”这3家巴黎最负盛名的时装店当了5年的学徒。由于他勤奋好学,很快便掌握了从设计、裁剪到缝制的全过程,同时也形成了自己对时装的独特理解。他认为,时装是“心灵的外在体现,是一种和人联系的礼貌标志”。

在巴黎大学的门前,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引起了皮尔·卡丹的注意。这位姑娘虽然只穿了一件平常的连衣裙,但身材苗条,胸部、臀部的线条十分优美。皮尔·卡丹心想:这个姑娘如果穿上我设计的服装,定会更加光彩照人。于是,他聘请20多个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组成了一支业余时装模特队。

后来,皮尔·卡丹在巴黎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时装展示会。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身穿各式时装的模特逐个登场,顿时令全场的人耳目一新。时装模特的精彩表演,使皮尔·卡丹的展示会获得了意外的成功,巴黎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报道了这次展示会的盛况,订单雪片般地飞来。皮尔·卡丹第一次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服装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功之后,皮尔·卡丹又把目光投向了新的领域。他在巴黎创建了“皮尔·卡丹文化中心”,里面设有影院、画廊、工艺美术拍卖行、歌剧院等,成为巴黎的一大景观。

巴黎的一家高级餐馆“马克西姆餐厅”濒临破产。由于这家餐厅历史悠久,当店主打算拍卖时,美国、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大财团都企图买下。皮尔·卡丹不想让法国历史上有名的餐厅落到外国人手上,于是,他用150万美元的高价,买下了马克西姆餐厅。

皮尔·卡丹将简单的来餐厅用餐提高到一种生活享受的高度,不仅让客人品尝到驰名世界的法式大菜,同时也让客人享受到马克西姆高水平、有特色的服务。经过皮尔·卡丹的精心整治,3年后,马克西姆餐厅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它不但恢复了昔日的光彩,而且影响波及全球。

从一个小裁缝走向亿万富翁,皮尔·卡丹创造了一个商业王国的传奇,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他用每天工作18个小时的代价换来的。“我的娱乐就是我的工作!”在皮尔·卡丹的那间绿色办公室里,有一个地球仪,这个没有时间娱乐的大师也许可以从中数清楚他的帝国在地球上有多少个站点。他从中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满足,一种生活的乐趣。

解读

皮尔·卡丹曾经说过:“不要让人的个性被平淡无奇的服装所扼杀,让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服装充分展示人人不同的个性。”他成功传播了一种“美学概念”,并唤起了人们对美的爱好与向往。

一切美学的来源与归宿都关联着人类的生活,其实文化的真正力量,就是美的力量,也是创新的力量,它带来的价值可能远胜于有形的物质财富。创造力是一种自由表达的能力,是一种基于审美欣赏美而走向创新的能力。它从生活出发,最终又回到生活本身。

会讨债的人

名言

异想天开给生活增加了一分不平凡的色彩,这是每一个青年和善感的人所必需的。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故事

一个朋友在一家外企做会计。公司的贸易业务很忙,节奏也很紧张,往往是上午对方的货刚发出来,中午账单就传真过来了。随后就是快寄过来的发票、运单等。朋友的桌子上总是堆满了各种讨债单。

讨债单太多了,都是千篇一律地要钱,朋友常不知该先付谁的好,经理也一样,总是大概看一眼就扔在桌上,说:“你看着办吧。”但有一次却说:“付给他。”仅有的一次。

那是一张从巴西传真来的账单,除了列明货物标的、价格、金额外,大面积的空白处写着一个大大的“S0S”,旁边还画了一个头像,头像正在滴着眼泪,简单的线条,但很生动。这张不同寻常的账单一下子引起朋友的注意,也引起了经理的重视,他看了便说:“人家都流泪了,以最快的方式付给他吧。”

经理和这位朋友心里都明白,这个讨债人未必在真的流泪,但他却成功了,一下子以最快速度讨回大额货款。因为他多用了一点心思,把简单的“给我钱”换成了一个富含人情味的小幽默、花絮,仅此一点,就从千篇一律中脱颖而出。

解读

世界上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碰壁,他们都在用千篇一律的、规范但雷同的运作方式,其实一点小小的改进,一种新的方式就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气。

比尔·盖茨说:“所谓机会,就是去尝试新的、没做过的事。可惜在微软神话下,许多人要做的,仅仅是去重复微软的一切。这些不敢创新、不敢冒险的人,要不了多久就会丧失竞争力,又哪来成功的机会呢?”

人生本身就是一场冒险。那些希望一生宁静、平安的人不敢冒险,也不会创新,这样的人永远也不会成功。

成功的机会很多时候是同创新叠合在一起的。要想抓住成功的机会,就得与众不同,否则,就会丧失许多可能是人生重大转折的机会,从而使自己的一生平淡无奇,毫无建树。

惊心动魄的告别

名言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

——查尔斯·斯宾塞·卓别林

故事

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前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两个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上,观众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带微笑地对母亲说:“妈妈,您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的头上的每根白发,您能看清我吗?”“能,能看清楚。儿啊,妈妈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这时,科马洛夫的女儿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只有12岁。科马洛夫说:“女儿,你不要哭。”“我不哭……”女儿已泣不成声,但她强忍悲痛说,“爸爸,您是苏联英雄,我想告诉您,英雄的女儿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说:“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距离宇宙飞船坠毁只有7分钟了,科马洛夫向全国的电视观众挥挥手说:“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的太空中与你们告别。”

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告别仪式。科马洛夫永远地走了,他留下了对亲人、对祖国永恒的爱。但更震撼人心的是他对女儿说的那番话,它警示着人们:对待人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否则,即使是一个细枝末节,也会让你付出深重的甚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代价。

解读

古希伯来人有一句著名的谚语:“上帝藏在细节里。”细节的积累可以促成最后的成功,同时,一个细节的忽视将成为失败的导火索。细节决定成败。千里之堤,可以溃于蚁穴。联盟一号的坠毁,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了细节的重要性。

细节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在感性、理性或是在竞争中,我们都能感悟到它巨大的价值。明代学者吕坤曾说:“大凡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若是苟且疏忽,定不成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