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2015-08-09 15:01:51 发布 | 7090字

传家之宝

名言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

——慎子

故事

清代中叶,大东山麓有个村子叫刘家冲,刘家冲有户殷实人家。这户殷实人家父慈子孝,和睦相处,俭朴过日。家主刘碌“勤俭”治家,虽无大富大贵,倒也家道中兴,一家人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

有道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刚入冬,一向无病无灾的刘碌突然一病不起,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临终前,刘碌对两个儿子说:“你们兄弟俩把家产分了,你妈死得早,没有太多的家产。最值钱的是正厅里挂着的‘勤俭’二字,它是我们家的家训,也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兄弟俩一人拿一字,只要你们照着去做,以后的日子就会衣食无忧。”说完,刘碌就咽了气。

兄弟俩见父亲归天,号啕大哭,不胜悲痛。等办完丧事后,兄弟俩人按照父亲的遗愿,把家分了。老大分得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此后,他们就各人过各人的日子。

老大按“勤”字的标准来做,每天起早摸黑地辛勤劳动,长年累月地干活,家底越来越丰厚,生活越来越富裕了,可是他不懂节俭,常常大手大脚地花钱,大鱼大肉地吃喝。每逢过年过节更是浪费得不得了,有时吃剩的肉菜倒满了两个水桶。有一年过端午节,老大买了十多斤猪肉,五六只鸡,七八斤鱼,三四斤牛肉,两瓶酒。结果吃不完,天气又热,肉菜馊了,只好倒在水沟里,浪费得让人心疼。俗话说:“大吃如小赌”,再富裕的家庭也经不起他这么折腾,何况他的钱财是靠汗水和劳动辛勤挣来的。尽管老大再勤劳,一年下来也没有攒下多少财富。年复一年,他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我是按家训‘勤’来做事的,怎么就是富裕不起来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老二按照“俭”字的标准来生活,每天省吃俭用,俭朴持家。可是干活出勤不出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早上睡到八九点才起床。有时候白天也在家里睡懒觉,地里的草长得比菜多,田里的稗子草长得比禾苗高。他过着干活懒、吃饭悭的生活。有一年,黄烟很值钱,村里人全都抢着种黄烟,老二也种了不少。到收烟叶的时候,老二只收了一些上好的烟叶就算了,乡亲们劝他勤劳一些,把烟叶全收回来。要知道,再次等的烟叶也能卖三四块钱一斤。谁知道老二却说:“六月天这么热,外面的太阳像火一样。我情愿少吃一点,也不想太累。谁要谁去收好了。”听了老二的话,有人把他地里剩下的烟叶捡回来,晒干卖了,竟得了两三千块。老二知道了,却一点不心疼,还说:“劳累不如少吃苦,别人发财不眼红。”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尽管老二省吃俭用地过日子,甚至一分钱掰开两半用,可是,他的家里还是没有富裕起来。“我是够节省的了,为何还这么穷呢?”他很困惑,想不出个究竟来。

兄弟俩对家训产生了怀疑,他们心想:我是按照传家宝说的来做的,怎么就是不富裕呢?是不是家训骗人的呢?

老大从正厅摘下红木做的“勤”字,气愤地扔出门去。老二也摘下红木做的“俭”字抛出门外。两块木板并在一起,合成“勤俭”。兄弟俩一起连念了几遍:“勤俭,勤俭……”

突然,兄弟俩茅塞顿开,终于悟出了家训的真谛了:“勤俭,即是勤劳、俭朴,既要勤又要俭。”他们又重新把家训捡回来,挂在正厅上。

从此以后,兄弟俩既勤劳干活又节俭生活。不出几年,他们都攒下了殷实的家业,过上了红红火火、美好幸福的生活。

解读

勤俭作为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它本身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勤”即勤劳、勤奋、勤勉;“俭”就是俭朴、俭约、俭洁;其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努力工作固然能增加收入,但还要懂得当用则用,当省则省,计划开支,量入为出,这样才能积储财富。省吃俭用虽然能节省开支,但离开了勤奋工作,艰苦奋斗,足不出户,坐吃山空,那样总有弹尽粮绝的那一天。

新时代赋予勤俭以新的涵义,那便是富而思进,合理消费,努力有为,奋斗不止。

曾国藩信守俭朴家风

名言

金玉非宝,节俭乃宝。

——朱元璋

故事

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涵,号涤生,清湘乡县荷叶塘(今双峰荷叶乡)人,道光进士,湘军首领,曾以大学士任两江总督,官至礼部侍郎。为人以公忠、诚朴著称。对国人之事有一套独到的见解,善决断,居官治军都颇有建树,为晚清的“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学者评价曾国藩学重义理、文词考究、卓绝一代、为世所宗,他著有曾文正公全集。章太炎认为:“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这位封建官吏,位高权重,集文治武功于一身,但真正令人称道的却是其节俭自守,崇尚寒素的家风。他的曾祖父制定过八字治家信条,其中“蔬、猪、鱼”三字,就是要求曾家子孙治家要勤俭、自立。曾国藩对此信守不渝。

相传,曾国藩做官30年,日常衣着始终布衣布袜。30岁时制买的一件青绒马褂,只有遇到过节和庆典时才穿,60岁时“衣犹如新”。每日吃饭,也很简单,以一荤为主,有客略有增加,被时人称为“一品宰相”。

曾国藩治家极严。他亲自为妻子、儿女、儿媳制定了尚俭科目,男耕女织,生活俭朴,几十年不因为自己的升迁而有所改变。

曾国藩任总督、三弟任巡抚后,门第更加荣耀。加上子孙增多,故居旧宅简陋窄小,不够用。曾国藩的九弟擅自花3000串钱建了一处新房舍。曾国藩听后大怒,驰书斥责道:“新屋搬进容易,搬出难,吾此生誓不住新屋。”事后果真信言,病故时仍然住在两江总督旧宅。

曾国藩在给长子的一封信中曾写道:“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三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息,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可也,略丰亦可,大丰余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习惯懒惰,不论大家小家,仕农工商,俭苦守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解读

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勤俭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曾国藩严格履行祖父的家训,并严格管教自己的子女,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翻开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以勤俭治国、勤俭持家的典范不胜枚举。我们今天谈论勤俭节约这个话题,并不是要简单地模仿作秀,而是要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能够以史为镜,在继承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超越古人,并在新的时代里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之文明精华。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学习,勇于进取。那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国家只有团结并领导各民族人民勇于进取,才会使这个国家逐步走向富强。可以说,立壮志,善于学习,积极进取是实现民族富强梦的必要路径。

男儿志在四方

名言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

故事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被继母骊姬陷害,受到父亲晋献公的怪罪,被逼逃到翟国去避难。因为他为人贤德又有才干,声望很高,所以晋国的赵衰、狐偃、孤毛、胥臣、狐射姑、先轸、颠颉、介子推等一些知名人士,都追随他去了翟国。

重耳在翟国一住就是12年。这期间晋国发生大乱,晋献公死后,以里克为首的大臣们,发动政变,杀死了骊姬的独生子奚齐和公子卓子,清除了骊姬和她的党羽。大臣们公议,派人迎接重耳回国做国君。重耳考虑到自己这样回去,就等于承认在幕后操纵:趁父亲丧葬时策划叛乱和主使人杀死两个异母弟弟,因而坚决拒绝。大臣们没法子,后来只好接了他的异母弟公子夷吾回去做国君,也就是晋惠公。晋惠公猜忌他会回来抢夺君位,派出刺客到翟国去行刺重耳。重耳事先得到消息,被迫匆匆离开翟国,再次开始流亡的生活。

重耳和他的随员到了卫国,卫文公不理睬他们。他们在路上没有吃的,曾经向耕田的农民乞食,受到农民的嘲弄。

后来他们到了齐国。齐桓公很尊敬重耳,把自己的宗女齐姜嫁给他,还送他非常丰厚的嫁妆,各方面都给予优厚的待遇,光是驾车的马就有80匹。从此,重耳就在齐国舒舒服服地住下来,再也不想走了。他的随从赵衰、狐偃等人却不满意重耳过这样安逸的生活而丧失志向。

不久,齐桓公死了,齐孝公做了国君。赵衰、狐偃等人觉得齐孝公没有什么作为,不可能帮助他们复国,他们必须很快离开齐国,但是重耳却不打算离开。

一天,赵衰、狐偃等人偷偷在桑园商议,准备设法叫重耳出走。不料姜氏的一个养蚕的女仆,正在桑园里采桑叶,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于是她马上把这个秘密报告了重耳的夫人姜氏。姜氏怕她把事情张扬出去,就叫人把她杀死了,然后对重耳说:“我知道您有远大的志向,您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不惜走遍天涯海角,你放心去吧,听到你们秘密的那个女仆,我已经把她杀掉灭口了。”重耳惊讶地说:“没有这回事,我并没有打算离开你。”姜氏劝他说:“你走吧,一味迷恋妻子,贪图安逸的生活,会妨害您的前途。”

重耳还是坚持不走。姜氏就和狐偃想出了一个计策。他们用酒把重耳灌醉,趁他昏迷熟睡的时候,把他抬上车,立即离开齐国而去。等他醒来,早已赶过好多路程了。重耳虽然对狐偃等人的做法非常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后来,重耳又到过曹国、宋国、郑国、楚国和秦国,最后终于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解读

重耳在外逃亡多年,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是他遇到了一个好妻子姜氏和几个随从。后来人们把姜氏的话引申为“志在四方”,用来说明一个人不贪恋安逸,胸怀大志,目光远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就需要有志向,如果没有志向就如同行尸走肉,没有意义。所以,人们都要树立目标,志存高远。

伍子胥为父兄报仇

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

——刘秀

故事

伍员,字子胥,是楚大夫伍奢次子。伍奢有一个政敌叫费无极,他非常嫉妒伍奢,于是就找机会治伍奢于死地。

楚平王七年(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听信费无极的谗言,把伍奢抓了起来。费无极又说:“伍奢的儿子很有才能,如果他们到了吴国,必定会使楚国担忧,为什么不以赦免他们父亲的名义召他们回来呢?他们很仁义,一定会回来。要不然,他们就会成为祸患。”

楚平王派人去召他们回来,说:“只要回来,我就赦免你们的父亲。”

伍奢的儿子伍尚对他弟弟伍员说:“你到吴国去,我准备回去送死。我的才智比不上你,我能为父亲而死,你能为父亲报仇。听到可以赦免父亲的命令,不能不赶快回去;亲人被杀戮,不能没有人报仇。赴死而使父亲得到赦免,这是孝顺;掂量成功的可能性而行动,这是仁义;选择重任而前往,这是明智;明知必死而不躲避,这是勇气。父亲不可以抛弃,名誉不可以毁掉,你努力而为吧!这样总比两个人跟在一起好。”

伍尚回去了。伍奢听说伍员没有回来说:“楚国君王和大夫恐怕不能按时吃饭了!”楚平王把伍奢和伍尚都杀了。后来,伍子胥逃到了吴国,投入公子光(即阖闾)门下,帮助阖闾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并使吴国强大起来。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孙武率军攻打楚国,五战五胜,破楚国的郢都。以功封于申,故又称申胥。至此,伍子胥才真正为父兄报了仇。

吴王夫差时,他因劝国君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因而被疏远,后来又被赐剑自杀,投尸江中。

解读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伍子胥的父兄都被楚平王杀害,他只好离开楚国,寻找报仇的机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终于发动了吴楚战争,一直打到楚国的郢都。尽管这是伍子胥报仇的故事,但是也充分体现了他的个人志向,而且最后取得了成功。所以说,有志者事竟成。

勾践卧薪尝胆

名言

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故事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和越国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率军攻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发生了一场战争。吴王阖闾不但打了败仗,而且自己也中箭受了重伤,加上年事已高,回到吴国就咽气了。阖闾临死时对儿子夫差说:“不要忘记报仇。”

夫差后来即位,他不忘父亲的嘱咐,还叫人经常提醒他。他经过宫门时,手下人就扯开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吴王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

吴王夫差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嚭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过了两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越国。越国有两个很能干的大夫,一个叫文仲,一个叫范蠡。范蠡劝说勾践道:“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次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勾践不同意,于是发兵和吴国人拼个你死我活。最后越军大败。越王勾践带了五千个残兵败将逃到会稽,结果被吴军围困起来。勾践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他跟范蠡说:“懊悔没有听你的话,落到这步田地。现在该怎么办呢?”范蠡说:“咱们去求和吧。”勾践派文仲去求和。文仲到了吴王营里,在吴王夫差面前把勾践愿意投降的意思说了一遍。吴王夫差想同意,但是遭到伍子胥的反对。文仲听说吴国的伯嚭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就私下送给伯嚭一批美女和珍宝,请伯嚭在夫差面前说些好话。经过伯嚭在夫差面前一番劝说,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请求,但是勾践要亲自到吴国去。

文仲回去向勾践报告了。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仲,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牵马;他生病时,勾践还好好照顾。两年后,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就答应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卧薪尝胆”。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订出奖励生育的制度。他叫文仲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经过十几年的奋斗,越国终于强大起来。

公元前482年,勾践趁吴王夫差与诸侯会盟之机,率军偷袭吴国,大败吴军,并俘吴太子友。公元前473年,勾践最后灭掉了吴国,夫差自杀。从此,越国成为江淮一带的强国,越王勾践也成为历史上的霸主。

解读

“勾践卧薪尝胆”是历史上有名的励志故事。越王勾践为了洗刷自己受到的耻辱,十几年卧薪尝胆,招兵买马,发展生产,积蓄力量,最后终于报仇雪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所追求,并为了自己的志向刻苦自励、奋发向上,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名言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

故事

赵国的国君武灵王,目光远大,很有魄力,想方设法要把国家改革一番。

有一天,赵武灵王对臣子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古部落名)。我们如果不奋发图强,随时会被他们清灭的。我觉得我们要好好进行一番改革,我们穿的服装,长袍大褂,干活打仗都不方便,不如胡人的短衣窄袖,脚上穿皮靴,灵活得多。我打算仿照胡人的风俗,把服装改一改,你们看怎么样?”

楼缓非常赞成,说:“我们不但可以仿照胡人的穿着,也可以学习他们打仗的本领啊!”

赵武灵王说:“说得好!我们打仗全靠步兵,或者用马拉车,但是不会骑马作战。我打算学胡人的穿着,就是想像胡人那样骑马射箭,和敌人交战。”

这个议论传开以后,就有不少大臣反对。赵武灵王很想马上实施,但是大臣们反对的多,赞成的少。

有一天,赵武灵王专门找来一个大臣肥义商量:“用胡服骑射来改革国家的风俗,你觉得应该怎么办?”肥义说:“要办大事就要果断行事,犹豫肯定办不成大事。大王既然认为这样做对国家有利,何必怕大家讥笑呢?”

赵武灵王听了很高兴。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武灵王首先穿着胡人的服装出来。大臣们见到他穿着短衣窄袖,都吓了一跳。赵武灵王把改胡服的事向大家正式讲了,可是大臣们总觉得这件事太丢脸,不愿这样办。赵武灵王有个叔叔公子成,是一个很有影响的老臣,但是他非常顽固,听说赵武灵王要改服装,就干脆装病不上朝。

赵武灵王下了决心,非实行改革不可。他知道要推行这个新办法,首先要疏通叔叔的思想,于是就亲自上门找公子成,和他反复地讲穿胡服、学骑射的好处。公子成终于被说服了。赵武灵王立即赏给公子成一套胡服。

第二天,大臣们一见公子成也穿起了胡服,没有话说,只好跟着改了。于是,赵武灵王就正式下了命令。没过多少天,赵国人不分贫富贵贱,都穿起胡服来了。后来,赵武灵王又号令大家学习骑马。不到一年,赵国就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亲自率领骑兵打败临近的中山,又收服了东胡和临近几个部落。到了实行胡服骑射的第七年,中山、楼烦都被收服了,还扩大了好多土地。赵武灵王就打算同秦国比个高低。

赵武灵王经常带兵在外打仗,把国内的事交给儿子管。公元前299年,他正式传位给儿子,称为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自己改称主父(国君的父亲)。

赵主父为了要打败秦国,决心亲自到秦国去考察地形,并且观察一下秦昭襄王的为人。他打扮成赵国的一名使臣,带着几个手下,来到秦国咸阳。他以使臣的身份拜见秦昭襄王,还向他报告了赵武灵王传位的事情。

秦昭襄王接见了赵主父以后,觉得他举止大方威严,不像个普通人,于是派人去请他,发现他已经不告而别了。经过仔细查问,秦昭襄王才知道他接见的原来是有名的赵主父。秦昭襄王大吃一惊,立刻叫大将白起带领精兵,连夜追到函谷关,可是已经晚了。

解读

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盛,力主改革,主动向胡人学习,穿胡服学骑马。但是古时候都以中原为主,没有向胡人学习的,要改变人们的观念是何等的困难啊,在楚国官吏中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论。楚灵王先把有威信的叔叔公子成说服了,其他官吏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最后这一政策终于得以实施。后来楚国强大起来,成为与秦国相抗衡的国家。所以说,有志向很好,但在实施时也要注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