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2015-09-13 13:03:08 发布 | 5132字

一心为赵的名将廉颇

名言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

——海涅

故事

廉颇这个名字大家也听说过,他在中国历史上也称得上是大名鼎鼎的。廉颇是今天的山东德州人,他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廉颇出生和死亡的时间现在都不是很清楚了,他比较活跃的时期是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三个赵王时期,即公元前298年到公元前236年左右。

这时候已经是战国晚期了,秦国独大,正虎视眈眈地想吞并其他六国,而六国之中赵国又是地理上与秦国最为接近者之一,又没有楚国那么强大。因此秦国要灭六国,统一天下,首先想灭掉的国家之一就是赵国。

相对而言,赵国要救亡图存,首先就要抵抗秦国。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廉颇横空出世了。关于廉颇,我们看到的就是他一次次的统兵出战,击败一个个的强大对手,其中尤其是强大的秦国。

赵惠文王初,位于西部的秦国向东攻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使秦国知道想先吃掉赵国是墙上挂帘子——没门的事。这样就迫使秦国改变了战略,在赵惠文王五十四年(公元前285年)与赵国讲和——实际上赵国不该答应,此后赵国与秦国又加上韩、燕、魏共同攻打齐国,齐国哪是五国联军的对手,大败。其中廉颇率领赵军大举攻入齐国,夺取了大片土地。回国之后,赵王封他为上卿,这是很大的官,只比宰相小点儿吧。

这时候就出现了中国古代史上最著名事件之一的“将相和”,还有与它相关的“负荆请罪”的故事。

这事首先起因于赵国的“和氏璧”,这可是当时最最有名的宝贝,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宝玉。秦王十分想得到这块玉,就向赵王提出要用15座城来换。这样不可思议的大价钱赵王当然不敢不答应。而且只要不答应秦国马上就有理由来攻打赵国了。

这时候,一个小官出现了,他就是蔺相如,当时仅仅是赵国宫廷中的小人物、宦官缪贤手下的一个更小的人物,他勇敢地站出来,作为赵王的特使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了。

到秦国后的经过我们在中学课本里应该知道了,总之结果是蔺相如以他的大智大勇既使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又使秦国没有理由攻打赵国。这就是另一个成语“完璧归赵”的来源。不用说,赵王赏了蔺相如一个大官做。

又过了几年,秦国又找到借口来打赵国了,打败了赵军,当然不是决定性的胜利。赵国的损失虽不大,但这让赵王更怕秦国了。于是,当秦王表示说要同赵王在渑池相会,同赵国结盟议和后,赵王怕得要死,不敢去。但廉颇和蔺相如都告诉赵王,他应该去。

无奈,赵王硬着头皮去了。结果,又是蔺相如的大智大勇使赵王在与秦王会面时不但没有吃亏,还得了些便宜。

这下赵王更服蔺相如了,封他为“上卿”,这大约相当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了,官比廉颇还大!

廉颇当然不服,认为自己出生入死,军功卓著,结果还比不上一个靠嘴皮子吃饭的家伙,准备找机会好好羞辱一下蔺相如。

这事的结果我们也知道了,由于蔺相如识大体,为了国家让着廉颇,使廉颇既感动又惭愧,于是赤了背,背上绑着荆棘,去向蔺相如请罪,这就是成语“负荆请罪”的起源,两人起誓一辈子当好朋友,共同保卫祖国。

后来的日子,由于廉颇与蔺相如齐心协力抵抗秦国,使秦国长时期不敢惹赵国。赵国也一度国力强盛,成为诸侯阻挡秦国东进的屏障。

又过了多年,这时赵国的另一个名将赵奢已经死了,蔺相如也病重了,能够为赵国出力的只剩下廉颇。于是秦国又打来了,这时候已经是赵孝成王在位了,他命令廉颇统率20万赵军在长平阻挡秦军。

由于秦军力量太强,廉颇采取了坚壁清野、筑垒固守的方针,坚决不与秦军正面交战。这样的方法当然是正确的,秦军一点办法也没有。

结果,秦国又使起了诡计,派人去赵国贿赂奸细,让赵王相信秦国不怕廉颇,最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

于是,上了当的赵王便派赵括去代替廉颇迎战秦军。

结果,只会“纸上谈兵”(这也是“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起源)的赵括很快被秦军打败了,更可怕的是,这次赵国派出了全国所有的精锐军队,为数达40万,全被秦军俘虏活埋了。

这一仗赵国大伤元气,秦国大军也几乎年复一年地大举攻赵,赵国虽然没有马上灭亡,甚至以后还对秦国打了些胜仗,但灭亡已经是不可避免了。

此后一段时间,廉颇仍是赵军的主要统帅,他率领赵国的老弱残兵一次次地与秦国以及趁火打劫、攻打赵国的魏、燕等国血战,并且取得一次次的胜利,堪称战争史奇迹。

直到了秦始皇二年,即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死了,他的儿子赵悼襄王继位。赵悼襄王又是一个楚怀王似的昏君,竟然听信了像楚国的上官大夫一样的赵国奸臣郭开的谗言,撤掉了廉颇的军职。廉颇被迫离开赵国逃到了魏国的都城大梁。

这时候的廉颇已经是白发苍苍了,虽然在大梁住了很久,但并没有为魏国出力,后来他又到了楚国,当了楚国的大将,也并没有为楚国立什么功。因为他心里想着的还是赵国,只想继续为赵国而战,但由于郭开等奸臣的诡计,他再也没有得到为国效劳的机会。

为此,廉颇一直郁郁寡欢,甚至忧思成疾,后来死在了楚国的寿春,就是今天安徽的寿县。

廉颇前后征战数十年,攻城无数,歼敌无数,从来没有因为他的原因而打过败仗。

廉颇死后不过十几年后,赵国就被秦国灭亡了。

解读

廉颇将军是屈原之后,又一个爱国者的悲剧。他们一文一武,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天空中交相辉映,至今思来还令人感动不已。

徐特立血书激群情

名言

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歌德

故事

在解放初期就被人们尊称为革命“五老”之一的徐特立,一生都在执著地追求真理。他从一个乡村塾师,成长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他由最初信仰康、梁改良主义、孙中山三民主义,最终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纵览徐特立的人生轨迹可以发现,执著追求真理是其不断进步的重要原因,而其原动力则来源于他那炽热的爱国责任心。

徐老曾对他的名字“特立”二字解释为:“特立独行,高洁自守,不随流俗,不入污泥。”徐特立的名字由来是有一段小故事的。他16岁时曾搭乘由十余名同乡合租的小船溯湘江而上到南岳衡山去。一路上,那十余人对船工态度蛮横,无端苛责,对此他极端不平,非常同情贫穷的船工。他告诫自己,我若是一船夫,不运人、只运猪。我以后若科举及弟,就只任教官,决不当欺压百姓的官员,从此他改名“特立”,表现了他青年时就志向不凡,有一颗为民谋福利的赤子之心。

1909年,正是清王朝覆灭的前夜,内忧外患,有识之士十分焦虑,帝国主义侵略者在华的多端恶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满腔怒火。有一天徐特立到修业学校去演讲,在历数了帝国主义的种种罪恶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之后,徐特立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声泪俱下,泣不成声。他号召青年人要把“救国的挑子挑起来”,激励热血儿女,“义之所在,虽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说完,他当场拿起一把菜刀,将自己左手的一节手指砍断,并用殷红的鲜血写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几个大字。徐特立的这一爱国壮举,使在场的爱国学生热血沸腾,当时的长沙报刊纷纷登转了这一消息,燃起了广大爱国人士的爱国主义熊熊烈火。

徐特立的举动决非一时的冲动,而是他爱国思想的明确表白,正是基于这种爱国主义思想作基础,才促使他对革命真理的步步追求。1928年,徐特立赴莫斯科学习,革命意识得到进一步深化。他针对青年时期改名“特立”的思想,进行反思,认为只是“特立独行,高洁自守,不随流俗,不入污泥”还是不够的,他说:“真正要做一个无产阶级的战士,为了改造污浊的社会,必须深入社会,与群众为伍,以了解各种情况;只应该要求自己入污泥而不染,而不是不入污泥。”徐特立在革命的岁月中,对自己总是高标准严要求,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全国青年、全国人民的楷模,被喻为“无字的教科书”。陆定一在人民教育家一文中,对徐特立的两件感人的事,作了高度评价。一件事是徐特立参加共产.党时年已50岁,并且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许多动摇分子纷纷脱党,甚至投降敌人的情况下加入共产.党的。第二件事是徐特立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已经58岁,是长征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他和大家一样,有马不骑,自己行走,和年轻人一样爬雪山,过草地。陆定一评价说:“徐特立是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写了没有字的教科书,它比什么教科书都好,也比什么教科书都重要!”“困难不能使他皱眉,相反,越困难他越有精神,他的生命越在困难之中就越加显得辉煌。”毛泽东也在徐特立六十寿辰的时候,专门写了祝贺信,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对徐特立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解读

徐特立是毛泽东的老师。毛泽东称赞他是“坚强的老战士”,刘少奇评价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周恩来赞扬他是“人民之光,我党之荣”——他就是中国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但他首先是一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他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他以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和赤忱的爱国主义精神来教育青少年一代。

夏完淳视死如壮游

名言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毛泽东

故事

1647年9月的江南大地,依然笼罩在清军血腥镇压汉族人民反抗斗争的恐怖气氛之中。南京,清朝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洪承畴的大堂内外,戒备森严,如狼似虎的军士,凶神恶煞般的衙役,从大堂里面一直排到了大门外。随着一连串“带夏完淳”的高声吆喝,清秀而又略显憔悴的夏完淳被带到了总督大堂。虽然身上戴着刑具,又处在虎狼环伺的总督大堂,夏完淳却显示出了与他年龄不相称的镇定与成熟。他没有露出一点点的恐惧与慌乱,也完全没有把坐在大堂正中的洪承畴放在眼里。夏完淳不跪不拜,只是坚定地站在那里,眉宇间透出了一股正气。

“跪下!”两旁的军士和衙役齐声大喊。

夏完淳冷冷地扫视了他们一眼:“大丈夫顶天立地,我上拜天地,下拜父母,岂能拜你们这些强盗!”

洪承畴知道夏完淳素有“神童”之称,9岁时已有诗作问世,在江南颇有影响。于是,他假惺惺地说:“你不就是少年才子夏完淳吗?你是一个读书人,知书达理,怎么能干这种叛逆造反的事情呢?你要赶紧迷途知返,痛改前非,对以前的事情,本官念你年幼,既往不咎。你归顺了朝廷,以后还可以为皇上做事,为国家出力嘛!”

洪承畴本以为他的话多多少少能打动夏完淳。不料,夏完淳却开口道:“你不就是已经阵亡的明朝松山总兵洪承畴吗?”此话一出,洪承畴立刻脸上红一阵儿,白一阵儿,像霜打的茄子,再也不神气活现地劝降了。原来,洪承畴曾经是明朝的将领,在山海关外同清兵作战。当时传说他兵败战死,崇祯皇帝下旨为他建祠立碑,并且率文武百官祭奠他,洪承畴一时成为抗清捐躯的英雄。谁知,他不但没有死,反而和吴三桂等人先后投降了清军,勾结他们杀进山海关。正是洪承畴这些叛徒们不遗余力地为清军卖命,才使大片地区迅速地被清军平定。现在,夏完淳一开口就击中了洪承畴的要害。他继续说道:“我年纪虽然小,但是抗敌报国的道理还是明白的。我一定要向英勇杀敌、为国尽忠的洪老先生学习,决不能贪生怕死,卖国求荣。”

夏完淳义正辞严的一番话,说得刚才还威风凛凛的洪承畴哑口无言,说得站着数百军士和衙役的总督大堂一片寂静。

这时的夏完淳,年仅17岁。

夏完淳是松江府华亭县人。他的父亲夏允彝是江南久负盛名的学问家。在父亲的影响下,夏完淳从小就读了许多书,感受到了明朝末年动荡、危险的社会气氛,他十分崇尚当代那些有本领、有气节,能在变革时代有一番作为的英雄人物。他写的易水歌“白日苍茫落易水,悲风动地萧条起。荆卿入秦功不成,遗恨骊山暮烟紫。”表达了他对荆轲不惜牺牲自己生命而反抗暴秦这种英雄行为的向往与怀念。

公元1645年,清军继占领北京之后,渡过淮河,南下江南,到处烧杀抢掠,制造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惨案,激起了江南人民普遍的反抗斗争。夏完淳告别新婚3个月的妻子,和父亲一起从军抗清。后来,夏允彝忧时伤世,投塘自尽。夏完淳变卖了全部家产,捐献给太湖抗清水军作军饷。在太湖,夏完淳所在的义军利用水上优势,取得了多次胜利。夏完淳在军宴中写道:“十万艨艟偃翠微,风雷黄石问兵机。月寒壁垒侵金柝,风入旌旗动铁衣。”当时,夏完淳的心里充满了对抗清事业的信心和豪情。

太湖义军失败以后,夏完淳回到家乡,广泛联络各界人士,继续抗清。不幸的是,夏完淳被叛徒出卖。他拜别了母亲,写诗道:“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

公元1647年9月17日,年仅17岁的夏完淳慷慨就义。

解读

英雄少年夏完淳的品格和气节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楚在民族危急的关头,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做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