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忠实英勇的红军领导——刘志丹

2015-03-27 14:15:26 发布 | 10000字

简述

刘志丹(1903—1936),原名刘景桂,字子丹。陕西保安县(今志丹县)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卓越的36位军事家之一,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刘志丹于1921年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曾任学生会主席,组织领导学生运动,同军阀井岳秀等封建势力做斗争。1924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天,奉党的命令,入黄埔军官学校。大革命时代,刘志丹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政治处长等职,积极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奔走于湖北、安徽、陕西等省,从事组织起义的工作。1928年,与其他人一起组织渭南华县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组织了西北反帝同盟军,任副总指挥及参谋长,后来,反帝同盟军改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刘志丹历任副总指挥、总指挥等职。1932年成立红二十六军,刘志丹仍负领导责任。1935年秋,红二十六军与红二十五军会师,成立第十五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这年秋天,刘志丹受到机会主义分子诬陷,被关押起来。毛主席、党中央到达陕北,刘志丹才得到释放,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北路军总指挥、红二十八军军长等职。1936年4月,刘志丹率部队东征,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光荣牺牲,时年33岁。

生平

刘志丹1903年10月4日出生在陕北保安县金汤镇。6岁时,随母亲到金汤镇北三十里的山村志家楼子沟,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刘志丹的祖父是清朝拔贡,秉性刚直,喜欢打抱不平,对刘志丹影响很大。

刘志丹

“追求真理,救国救民”是刘志丹一生的夙愿。他从青少年起,就对除暴安良的英雄人物十分崇敬。特别是“五四”运动后,他在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下,崇尚科学民主,反对封建压迫。他生长在贫瘠落后的陕北,亲眼目睹了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的凄惨景象,对旧中国的黑暗状况十分不满,立志救国救民,决心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社会。

1921年,刘志丹从永宁县县立高等小学堂毕业后,进了离家五百里的榆林中学。时值“五四”运动之后,偏僻的陕北,也被新思潮的影响所波及。榆林中学是当时陕北二十三县唯一的一所中学,校长杜斌丞是位爱国人士。刘志丹入学后,正是魏野畴、李子洲等进步教师陆续来校任教之时,刘志丹深受他们的熏陶和影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924年榆林中学组织起学生自治会,刘志丹被选为主席。1925年他加入了青年团,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决心“为自己的信仰奋斗到底”。

青年刘志丹

1925年秋,刘志丹按照中共陕西党组织的决定,投笔从戎,和杨国栋等人由组织选派去黄埔军校学习,这是他军事生涯的开始。刘志丹毕业后,参加北伐,在东路军中工作,后又被派到冯玉祥的国民军中工作,任第四路军马鸿逵部党代表兼政治处长。

大革命失败后,刘志丹深深地懂得中国共产.党独立掌握军队和领导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他说:“我们没有枪杆子,只靠笔杆子不行。结果人家一翻脸,我们就只有滚蛋。”这是他对大革命失败教训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党内右倾机会主义严重危害的深刻认识。从此,他更加坚信毛泽东提出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为创建党所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战斗历程。

1927年夏,冯玉祥实行“清党”,将刘志丹等几十名共产.党员“礼送”出去。刘志丹费尽周折,抵达武汉,后经党组织安排,回到陕西担任省委交通,往返于上海和豫陕间,做秘密联络工作。

在“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陕西省委决定组织兵变,发动农民暴动,建立党领导的独立武装。1928年春,省委派刘志丹、唐澍、廉益民、吴浩然、谢子长等人前往驻洛南新编第三旅许权中(共产.党员)部准备起义。

组织领导渭(南)华(县)起义,是刘志丹创建革命军队的起点。1928年5月,他按照中共陕西省委的决定,同唐澍、谢子长等领导我共产.党控制的国民党军新编第三旅,与渭华地区的农民暴动队伍相结合,正式宣布起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渭华起义是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我党在国内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敌我兵力悬殊等原因,起义军遭受重大损失,唐澍等壮烈牺牲,起义遂告失败。

刘志丹却毫不灰心,继续投入战斗。1928年冬,他按照中共陕西省委的决定,到达榆林担任陕北特委军委书记。

随后所在部开赴高塘进行改编,成立西北工农革命军,刘志丹为军事委员会主席。革命军和暴动农民相结合,烧毁地主文约、没收地主粮食和财物,打击反动民团,惩治罪恶累累的劣绅,在渭南崇宁镇建立起陕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当时,陕北军阀井岳秀镇压工农运动,残杀共产.党员,气焰嚣张。特委书记主张只做点宣传工作,不搞武装斗争,甚至要党组织暂停活动。对此,身为特委军委书记的刘志丹竭力反对,他鉴于当时陕甘地区各派军阀正在竭力扩张势力,即于翌年四五月间在红石峡主持召开陕北特委会议,提出“变敌人的武装为革命的武装”的重要思想。这是刘志丹为建立革命军队而提出的大胆创见。他积极主张进行武装斗争,提出武装斗争可以有“白色的”(国民党军队中做兵运工作)、“灰色的”(改造土匪武装)和“红色的”(建立人民武装)三种形式,决定以开展兵运为主,相机建立人民武装。

1929年春,刘志丹回到保安县,和曹力如、王子宜通过斗争,夺取了该县民团的团总职务。把一个本来反动的民团,改造为党掌握的一支武装力量。从1929年到1931年期间,刘志丹、谢子长利用各种关系,还先后打入陕甘边界一些军阀部队和民团进行兵运活动。

刘志丹在兵运中,出生入死,累建奇功,成为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但他认为这并不是根本办法。他说:“利用军阀是暂时的,利用军阀以公开名义是搞不成的,准备好了条件,我们就单独去搞。”

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刘志丹把南梁地区的游击武装,连同分散活动在合水、庆阳山区的民间武装改编为党所直接领导的南梁游击队,亲自担任总指挥,并成立了中共队委会。按照古田会议的精神,对这支部队进行了艰苦细致的教育和改造,使之不断成长壮大为一支活跃的革命武装力量,为尔后组建正规的红军和开辟革命根据地创造了重要条件。

后来,根据省委指示,刘志丹领导的部队与杨春远、师诸杰、杨琪等领导的部队会合,阎红彦、吴岱峰率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大队突破黄河天险进入陕甘,刘志丹和谢子长按照陕甘省委的指示,与吴岱峰、阎红彦一起将晋西游击大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总队,对外暂称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谢子长任总指挥,刘志丹任副总指挥兼第二支队队长(后任总指挥),与谢子长率部转战陕甘边,创建革命根据地,学习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开辟以照金、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苏区。

1932年2月14日,西北反帝同盟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5月,刘志丹为总指挥。他指挥游击队积极发展游击战争,开辟了以旬邑、正宁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同年12月24日,经整编的游击队正式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红二十六军第二团。这是陕甘地区建立的最早的一支正规红军,是进行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和创建革命根据地的骨干力量。

刘志丹手迹

当时,任二十六军政委的中央特派员,执行王明“左”倾错误政策,指责刘志丹、谢子长等人为“游击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剥夺了他们的指挥权,致使部队被敌人前堵后追,全被冲散。

1933年夏天,王泰吉率领耀县起义军余部,陈学鼎、张帮英带领耀县游击队,先后进入照金根据地,8月中旬成立了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10月,刘志丹由南山脱险回到照金,即被任命为副总指挥兼参谋长。11月后历任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参谋长、师长,率部北上庆阳、合水,与地方武装相互配合,开展游击战争。

1934年1月,刘志丹任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师长,2月,陕甘宁三省的国民党军队,对陕甘根据地和红二十六军发动了第一次反革命围剿。敌十倍于我,形势异常紧张。刘志丹指挥红二十六军主力,在地方游击队的配合下,采取避强打弱的战术,寻机歼敌,九战九捷。

在第二次反围剿中,刘志丹立足战略全局,缜密地分析了敌情,制定了集中主力在运动中各个击破敌人的方针,首先打击刚刚入陕的高桂滋部第八十四师。他认为:高部是围剿陕北根据地的主力,但他人地生疏,没有同我军作战的经验,更不善于山地作战,集中兵力首先打退其进攻,对于巩固和发展陕北根据地,乘胜打通与陕甘边根据地的联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高桂滋与陕北军阀井岳秀矛盾很深,难以协同作战,便于我军利用矛盾,各个击破。

刘志丹命令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主力北上陕北,与红二十七军第八十四师协同作战;留下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一部就地开展游击战争,骑兵团相机向外线游击;地方游击队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活动,牵制和打击敌人。于是,形成了主力红军与游击队相结合、游击队与群众武装相结合,主攻方向与牵制方向相配合,外线作战与内线作战相配合的阵势,充分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强大威力。他还成立了前敌总指挥部,亲自担任总指挥,加强对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的统一领导和指挥。由于战略决策正确、部署和指挥得当,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

而且,同时实现了把陕甘、陕北连成一片的战略意图,游击区扩展到三十多个县,根据地人口超过百万,主力红军发展到五千多人。由于西北红军的英勇奋战,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北上。当时这个全国仅存的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的落脚点。

5月,刘志丹任中共陕甘边军事委员会主席,同年秋任陕甘边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后兼任军政干部学校校长,与军校政委习仲勋、常务副校长吴岱峰一起亲自编写军事教育大纲、政治工作训令等教材,分批训练各级干部和战斗骨干。

刘志丹总结以往经验,认识到根据地应同时成立几个,以互相支援,粉碎敌人进攻,促进革命发展。他提出“狡兔三窟”的设想,拟建立陕北、陇东、关中三个游击根据地,以南梁为中心,红二十六军居中策应。此后,红二十六军在刘志丹的领导下不断发展,逐渐开创出陕甘革命根据地。

西北红军第二次反围剿取胜时,正是中央红军长征快要到达陕北的时候。蒋介石为了使中央红军无立足之地,于8月间,又发动了对西北工农红军的第三次围剿。

这时,刘志丹获悉徐海东、程子华等率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保安,非常兴奋。他认为,这是事关战略全局的大事,要求陕甘地区的各级党组织,迅速动员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欢迎红二十五军。并派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刘景范前往迎接。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同红二十五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为了迅速打破敌人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大规模围剿,被人们称为“活地图”的刘志丹,提出了一个理想的伏击区——劳山,并积极协助军团长徐海东指挥了著名的劳山战役,全歼敌东北军两个团及一个师直属队,为粉碎敌人的第三次大规模围剿奠定了重要基础。

避强击弱,是刘志丹灵活用兵的重要指导思想。他说:“打仗一定要灵活,不要硬打。能消灭敌人就打,打不过就不打。游击队要善于隐蔽,平常是农民,一集合就是游击队,打仗是兵,不打仗是农民,让敌人吃不透。”

刘志丹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制定了集中主力红军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方针,趁敌部署尚未就绪之时,先发制人。8月中下旬,首先打垮了刚渡过黄河的阎锡山部两个旅,迫使阎军退回山西。接着又集中兵力进攻北线敌人。9月,刘志丹指挥了劳山战役并取得重大胜利。

至11月,粉碎了敌人对陕甘边区的围剿,红二十六军发展到五个团,开辟了十多个县的根据地,正式成立陕甘边工农民主政府。

刘志丹善于捕捉战机,出敌不意,攻敌不备,以劣胜优,敢于采取敌进我进的方针,深入敌后,发动进攻,打破敌军的围剿。西北红军正是在这种正确思想指导下,仗越打越精明,战绩越来越辉煌,特别是西华池一仗,歼敌一个团部及两个整营,创造了步骑协同作战的范例。

三次反围剿斗争胜利后,陕北、陕甘边两块苏区连成一片,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北上抗日红军长征之后的落脚点。9月,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与长征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会师,组成红十五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陕甘边与陕北两地区的红军会师,是西北地区红军发展的里程碑。从此,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在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刘志丹等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逐步成长壮大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力量。刘志丹亦被朱德称赞为“忠实英勇的红军领导”。

正当反围剿斗争胜利进行的紧要关头,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陕北的代理人攻击刘志丹“一贯右倾”,甚至干脆给他戴上“白军军官”和“反革命”的帽子。当时刘志丹正在前线,他们采取欺骗手段将刘志丹调回。

在途中,刘志丹碰到从瓦窑堡来的通信员,通信员说有一封军团的急信,顺手将信交给刘志丹。刘志丹打开信一看,原来是保卫局下令逮捕自己。具有极高党性的刘志丹为不使党分裂、红军自相残杀,将信交还通信员。他策马扬鞭,直趋瓦窑堡,打算向中央驻西北代表团申诉,宁愿自己被捕,不要逮捕前线其他指挥员。

但刘志丹一到瓦窑堡,随即被投入监狱,带着5岁幼女的妻子同桂荣,也被禁闭起来。刘志丹蒙受不白之冤,面对随时可能被处死的残酷现实,始终泰然处之。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突破敌人的围剿到达陕北吴起镇。当了解到根据地的严重形势后,毛泽东立即下令“刀下留人”并制止捕人。刘志丹等受诬被捕人员才被释放。

刘志丹获释后,毛泽东、周恩来亲切地接见了他,并深情地对他说:“你和陕北的同志受委屈了。”

刘志丹十分感动,对党中央表示衷心感谢。他还多次告诫受冤屈的同志和西北红军指战员:“革命利益高于一切,要识大体,顾大局,绝对服从中央的领导,听从中央的调遣。”在他的带领下,西北红军同到达陕北的各路红军亲密无间,情同手足。

周恩来说:“刘志丹同志对党忠贞不二,很谦虚,最守纪律,他是一个真正具有共产主义品质的党员。”

刘志丹在红军战士和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陕北人民对他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当年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着刘志丹罚自己担水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34年春末夏初的一天黄昏,红军部队来到一个村头场院准备宿营。刘志丹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同志们三三五五亲热地围拢他坐下。平时,刘志丹和战士们像亲兄弟一样,总是谈笑风生,不分彼此,因此,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刘或志丹。可今天不知为什么,他板着而孔,带着一点沉痛的心情,开口就问大家:

“同志们,我们是什么队伍啊?”

“老百姓的队伍呗!”大家回答。

“老百姓的队伍要是谁违犯了群众纪律怎么办?”

“那就处罚吧。”。

“要是领导呢?”

“领导咋的,一样处罚。”

“对啊!爱护群众利益光荣,损坏群众利益可耻,谁破坏纪律都得受处罚。”志丹坚定地说。

话说到这儿,大家心里很纳闷儿,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时气氛有些紧张,场院里鸦雀无声,多少双眼睛都在看着他那消瘦的脸。

志丹来回踱了几步,痛心地说:“违犯群众纪律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今天在看地形的时候,我的马吃了群众的麦子。大家讨论讨论吧,该怎么处理?”

一听这话,大家先是一愣,接着场院里像开了锅,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马夫急忙站起来解释:“这事不怪志丹,那马是我没看住,应该处分我。”

不知是谁大声嚷着:“说是老刘的马,我看是大家的马,行军打仗他骑过几回,咱凭良心说,要处分大家都有份。”

志丹叼着旱烟袋,一边听,一边吧嗒吧嗒地抽着,越听越觉着大家的发言不对劲。他深深吐出一口烟,把烟袋锅往鞋底下狠磕两下,霍地站起来说:“马给大家骑是应该的嘛。问题不在谁骑,而在谁管,我的马我负责,谁也不能顶‘罪’。处分我还不应该吗?”

停了一会儿,刘志丹接着又说:“军民的鱼水关系很重要,大家都要维护,丝毫损坏不得。我是领导,领导做错了就更应该严格执行纪律!”

会场又静了下来,只听见春风吹动着麦浪唰唰地响。大家琢磨着,沉思着,都感到刘志丹的话入情在理,有的点头同意,有的表示:“处分就处分吧,这都是为大家好。”

看到这情景,刘志丹满意地笑了,诚恳地说:“现在就请大家说说,给我个什么处分?”

话题一拉开,同志们又争论起来。有的说:“向群众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有的说:“就吃那十多棵麦子,检讨一下算了。”“那可不行。”有的不同意。

这时,有人提议罚他给老乡挑水。大家都说:“对,对,这个法子好,就这么办。”

认识统一了,刘志丹愉快地接受了罚他挑水的处分。为了执行好纪律,他还要求选派两名战士监督执行。

部队进了村,人人都忙着做群众工作,刘志丹便挑着水桶,一担一担不停地挑,出这家,进那家,头上的汗水顺着脸直往下淌,一连挑了十多家。

按说,挑水、扫院子是刘丹常做的事,可今天却不同,他是在自觉地执行纪律呀!大家看着刘志丹挑水的情景,不由得哼起了家乡小调:

正月里来是新年,

陕北出了个刘志丹。

刘志丹来是清官,

他带着人马上了横山,

一心闹共严……

刘志丹常说:“革命需要建立统一战线,敌人越少越好,朋友越多越好。我们增加一份力量,敌人就减少一份力量。”他坚决主张在政治上消灭地主阶级,而在生活上要给一般地主以生活出路,允许富农分得一部分好田,使地主、富农也有安身立命之本。同时,他对根据地周围的民团和地主武装也采取区别对待政策,打击反动的,争取中间的,团结友好的。实践证明,他实行的这些灵活的政策和策略,对于削弱敌人力量,壮大革命力量,巩固红色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5年11月著名的直罗镇一仗,使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宣告彻底破灭,红军声威大振,根据地空前发展。党中央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将陕北与陕甘根据地重新划分为陕北、陕甘两个省委和关中、神府两个特委,并相应地建立了政府机构。刘志丹先后被任命为革命军事委员会西北办事处副主任(周恩来兼主任)、红二十八军军长、红军北路军总指挥和中央所在地瓦窑堡警备司令等要职。

1935年年底,华北事变以后,全国抗日形势迅速高涨。

1936年2月上旬,中共中央决定为适应全国人民抗日救亡的迫切要求,组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渡河东征。17日发布东征宣言,并随即派主力红军一军团和十五军团,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在汾河河谷击败阎锡山的堵截,逼近同蒲铁路,积极准备东出河北、察哈尔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战。

蒋介石对毛泽东亲自率红军渡河东征怕得要死,慌忙下令从洛阳、徐州等国防要地,调遣十个师以上大军配合晋绥军拦截红军去路;同时,又令东北军和十七路军进攻陕甘红军后方。为了粉碎蒋介石的阴谋,党中央命令刘志丹和宋任穷率领红二十八军担任侧翼,从佳县以北渡黄河,插入晋西北地区,配合中央红军迅速打通走向抗日前线的道路。

刘志丹率领部队向黄河挺进的行军中,沿途受到根据地群众的热烈欢迎。人们听说刘志丹带着红军回来了,甚至专程几十里跑来看望,刘志丹的宿营地经常挤满了亲切慰问的群众。

一次在神木县境,一位七十多岁双目失明的老大娘,也拄着拐棍,颠颠簸簸地赶来探望,众人笑着说:“大娘,你怎能看见老刘啊!”她说:“看不见,我还摸不着吗?”刘志丹立即站到老人家面前,拉着她的手,亲切地说:“大娘,我就是刘志丹。”老人家把他从头摸到脚,又从脚摸到头,激动地流着热泪说:“好哇!……好哇,你真是咱们老百姓的好人啊!”在场的好多人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充分反映了他和广大劳苦群众的血肉联系。

3月,红二十八军打下神木沙峁镇后,住在贺家川一带进行紧张的渡河准备。刘志丹在广大群众的帮助下,经过昼夜不停的详细调查研究,最后选定在通往山西兴县的沙峁头渡河。

3月底,在刘志丹的指挥下,部队胜利渡过了黄河。渡河后立即摧毁罗峪口敌军指挥部,随即向兴县黑峪口、康宁镇横扫过去,沿途连获胜利。

当部队进至山西临县白文镇时,接中央军委急电:为了配合红军进逼汾阳,威胁太原,并打通前方与陕北之联系,保证红军背靠老苏区,着令二十八军即向离石以南黄河沿岸地区进击。并可相机攻占中阳三交镇,牵制和调动敌人。

刘志丹率领部队立即由白文镇出发,经过激烈战斗,按时到达三交附近。三交镇是山西省中阳县一个重要渡口,河西就是陕北根据地绥德。该镇周围都设有坚固工事,并有一个团敌人防守。

4月13日,彭德怀司令员、毛泽东政委下达了消灭三交镇敌军的命令。刘志丹为打好这一仗,昼夜不眠,亲自观察地形,仔细研究敌情,严密部署战斗。

4月14日,在围攻三交镇的战斗中,刘志丹一直在军部指挥所里紧张地指挥战斗,由于过度疲劳,眼里充满了血丝,同志们劝他休息一会儿,他怎么也不肯,笑着说:“不知怎么一回事,枪一响,一点也不困了。”

当刘志丹得知一团攻击不太顺利时,便立即和政委宋任穷商议,让宋留在军指挥所掌握全面情况,他亲自来到一团指挥所,和指战员一起研究突破敌军碉堡的方案,指出:“这次战斗与河东整个红军的安危有关,要号召每个共产.党员拿出最顽强的毅力,狠狠打击敌人,争取战斗的胜利。”

当日午后,正当他在前沿阵地观察敌情,指挥战士向敌人发起冲锋时,不幸左胸中弹,伤了心脏,当即昏迷过去。清醒过来后,他仍以顽强毅力,断断续续地告诉身边同志:“让宋政委……指挥部队……赶快……消灭……敌人。”说完就停止了呼吸。

刘志丹牺牲时年仅33岁,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毛泽东获悉后十分悲痛。他说:“我到陕北只和刘志丹同志见过一面,就知道他是一个很好的共产.党员。他的英勇牺牲,出于意外,但他的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精神永远留在党与人民中间,不会磨灭的。”后来,他在一次干部大会上又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死了开追悼会,群众的反映怎样,这就是衡量的一个标准,刘志丹同志牺牲后,陕北的老百姓伤心得很,这说明他是真正的群众领袖。”这是对刘志丹光辉一生的最好褒奖。

后来,毛泽东为刘志丹题碑:“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为他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1943年,张闻天为他题词:“志丹同志的路线,是我党领袖毛泽东同志的路线,是我党的布尔什维克的路线,是真正中国的马列主义的路线。志丹同志,精神不死!”

总结

刘志丹烈士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英勇善战,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忠心赤胆,为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被毛泽东同志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的革命生涯体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具体表现为:坚如磐石、始终如一的崇高理想,坚忍不拔、愈挫愈奋的革命意志,热爱群众、忠于人民的赤子情怀,相忍为党、顾全大局的崇高品格,实事求是、审时度势的求实态度。

青少年时期的刘志丹,在进步思想的熏陶下,萌发了改造社会、复兴中华的愿望,终生没有动摇。他对祖国表示出的强烈热爱与忧患之情,是他信念坚定不移的根源所在。刘志丹的理想信念一经确立,就坚如磐石,始终如一。他从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加入中国共产.党之日起,就把一切都献给了党,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对自己的选择没有怀疑过,对自己的信念没有动摇过。

刘志丹所走的是一条充满荆棘与坎坷的革命道路,为了革命胜利,不畏艰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直到英勇献身。

刘志丹之所以成为杰出的革命家、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热烈拥护,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热爱群众、忠于人民,时时处处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刘志丹无论在地方还是在部队,都非常重视时时处处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与战士的利益。正如林伯渠同志所说:“志丹一生献身革命,对党,对自己所热爱的人民,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所创造起来的边区,是和他的血肉分不开的……”

刘志丹在为革命奋斗的短短十多年里,曾先后三次被捕,多次被错误地降职和无端批评,并错误地受到处分,但他都能坚持真理,相信“乌云遮不住太阳”。他从没有怨言,更不计较职位高低。在身陷逆境的情况下,他始终维护团结,顾全大局,对党毫不动摇,忠心耿耿。特别是王明“左”倾错误使刘志丹深受其害。刘志丹宁愿自己被捕也想方设法保护前线的同志。面对随时都有可能被活埋、枪毙的危险,却泰然处之,保持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气节。

刘志丹在领导创建陕甘红军和根据地过程中,坚持把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指导工作。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刘志丹很善于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并经过无数的失败挫折与成功,形成了适合西北地区军队和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思想。实事求是、审时度势正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