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面孔俱乐部

2015-03-02 11:33:20 发布 | 22496字

001

英使马嘎尔尼如此描述初见乾隆时的印象:“仿佛真的见到了‘荣耀的所罗门王’,他的举止极有尊严,又不失和蔼关怀,带有一种恩赐的态度。他是个非常好的老先生,仍然健康、充满活力。”

002

美国作者伊莱扎·鲁哈马·西德摩在其著作中国,长寿帝国中这样描述慈禧:“少数几个见过这位慈禧的人将她叙述为一位个子高挑、容貌出众的女性。她的眼睛好像透射着一股灵气,有着明显的鞑靼人特征。她举手投足间都透出由内而外的高贵和傲慢,谈话中,话语里带有不可动摇的权威和绝对的威严。”

003

美国作者何德兰在其著作慈禧与光绪中这样描述大清国的皇太后:“慈禧身高中等稍矮,可是穿的鞋,鞋底正中有六英寸高的方形鞋跟,不知算不算是高跟鞋?慈禧身着一身华丽的旗装,不仅漂亮,而且显得她格外的修长而庄严,似乎骨子里就是一个皇太后。她的身材很匀称,无懈可击,她的一举一动无不显示出她作为一名杰出女性和统治者的丰姿。她的面容与其说是靓丽,倒不如说是活跃动人。她的肤色稍带橄榄色。浓浓的眼睫毛把她漆黑的双眸衬托得更加动人。”

004

约瑟夫·G亚历山大在担任世界禁烟联盟执行秘书时,这样公开描述李鸿章:“李鸿章是个身体健壮、思维敏捷的老人,虽然最近因对日作战失利被皇帝给予严厉处分,但他仍对西方的文化饶有兴致,他热爱和平,为他的国家鞠躬尽瘁,极力禁止东印度公司的鸦片贸易。”

005

1891年3月5日,光绪皇帝第一次接见了外国公使。对于公使们来说,自1873年与同治皇帝潦草马虎地会见之后,这是他们首次受到中国皇帝的正式召见。美国公使田贝对光绪进行了细致观察后,这样描述光绪皇帝:“光绪皇帝外表上是个体质很差的年轻人。他又瘦又小,给人以体力不支的印象,面色苍白,但看上去很聪明。他的眼睛又大又黑,脸庞光洁无须。”

006

美国人查尔斯·约翰斯顿在他的著作中国的危机中这样描述光绪皇帝:“光绪皇帝身材瘦小,身体虚弱,看上去几乎像个孩子。他的眼睛大而忧郁,面部呈橄榄色。他的表情透着随和,更多地表明了梦想而不是将梦想付诸行动的力量。蒙古部落的后裔中有这么空灵的一个人是很奇怪的。不过光绪皇帝也许可以被当做运气不佳的东方圣人的典型。”

007

1895年,美国驻华外交官何天爵在他的中国人本色一书中这样评价李鸿章:“他的言行举止和思维方式更似一名战士,而不像一位政治家。他的身材实属中国人中较为高大的一类,说话时声音略带些粗哑但却不失激情,再加上他一贯的优雅的微笑,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008

1896年,濮兰德任上海英租界工部局秘书长,兼任泰晤士报驻上海记者。后来,他在著作李鸿章传中,这样描述李鸿章:“他像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身材奇高、容貌仁慈的异乡人。他的宝石蓝色的长袍光彩夺目,举止沉稳端庄,他向看到的每个人投以感激而优雅的微笑。从容貌来看,这一代或上一代人都会认为李鸿章难以接近,他的神采给人以威严的感觉,像是某种半神半人的自信和超然,具有超越苦苦挣扎的芸芸众生的优越感。”

009

1896年4月24日,窦纳乐出任英国驻大清国公使。随后,窦纳乐热情地向英国外交部报告:“太后以她的和蔼亲切和谦恭有礼给人留下了相当良好的印象。在进入皇宫之前,有些人认为将会见到一位冷酷傲慢、态度专横的女人,带着这一观念走进皇宫的那些人发现太后是个和蔼有礼的女主人,不禁又惊又喜。她充分显示了女性气质中既机智又温柔的一面。”

010

1896年,英国驻大清国公使窦纳乐夫人在一家英国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对慈禧颇有创见的评论,评论中这样说:“太后是个极具性格魅力的女人,威仪却又不失亲切和善,这是所有和我在一起的女士们的共同看法。亨利·科伯恩是一位在中国和汉语方面拥有二十多年经验的绅士,在受到太后接见之前,他对太后的看法,我可以称之为‘被普遍接受’的那种。我丈夫特意请他留心记录整个会见的经过,尤其是那些有利于对她的真实性格达成某种评估的事情和细节。回来之后他有些激动地说,他先前持有的那些观念,已经被他亲眼所见的给彻底颠覆了,他将太后的性格概括为‘和蔼得近乎软弱’。”

011

1896年,76岁的李鸿章欧美八国行,纽约时报日夜跟踪、天天报道,胜似追踪明星。报道中称身高一米八三的李鸿章为“李大架子”,并说“李像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身材奇高、容貌仁慈的异乡人”。

012

1896年,李鸿章欧美八国行,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如此形容李鸿章:“他看上去就是个伪善的家伙,穿着一双厚底缎面朝靴,站着的时候,身高在6英尺4英寸以上。他中过一次风,这使他的脸有一部分不能动弹,于是看上去总是面带微笑——一个危险的男人却有着一张纯洁的笑脸。”

013

美国女画师凯瑟琳德·卡尔在禁苑黄昏中这样形容1904年的慈禧太后:“太后头在肩上的位置恰如其分,身材匀称;手非常之美,小而优雅,细嫩柔软;面部匀称白皙,构造准确,很是好看;精致宽阔的前额上方,乌黑的头发平伏地分成两半;眉毛弯而细长;一双有神的黑眼睛恰到好处地嵌在脸上;鼻子挺挺的,是中国人称之为鼻正的那种;翘翘的嘴唇,会使她的笑产生一种罕见的魅力。要不是我知道她已年近69岁,我会把她看成保养得很好的40岁女性。比所有这些外貌上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她看上去对自己周围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她才智过人,这使得她具有异乎寻常的魅力。”

014

1906年5月28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传导欧美文明的先驱伍廷芳记,文章中这样说:“伍廷芳应邀到美国各地讲演,受到美国听众的热烈欢迎,他的有些讲话已经载入世界最佳演说集。他每次出来,都穿着华丽的中国长袍,罩上一件同样华丽的坎肩,头戴一顶瓜皮小帽:前面缀着大宝石,仪表堂堂,令人难忘。”

015

1907年9月16日,是袁世凯的50大寿,英国驻北京公使馆秘书沃尔特·凯·禧在明写信给泰晤士报驻中国首席记者莫理循,信中说:“我遗憾的是你今天不在此地,没能目睹这最令人难忘的一幕场面。北京的权贵无一不在豪华的袁府里,各个客厅全都坐满了高官显贵,就连前院和内院都挤满了密密麻麻的官员。他们从全国各地送来的寿礼琳琅满目,堆满了许多厅堂。袁府所在的那条大街上停满了四轮马车和两轮蓬车,军队沿街站岗。这种盛况很是罕见。还有一长列皇太后、皇帝和皇后赏赐的各色礼品。我相信,中国再没有任何一个官员,过生日时能有如此盛大的场面。看到今天这个场面的任何人,都不能不相信,袁世凯现在是朝廷最受宠信的重臣。”

016

1908年6月14日,美国记者托马斯·F米拉德这样评价袁世凯:“袁是大清帝国最突出的高层官员,在过去十年里,他迅速成为清廷要员,并在过去三四年提升了自己的国际声望。他是第一个认真学习国外军队的组织方法和战略战术,并极力推崇军队现代化的大清官员。他详尽而精当地重组和指挥了朝鲜军队,在日清战争前不久,还作为清国官员居住在汉城。虽然这场战争对清国来说损失惨重,然而袁的个人声誉和威望并未受到损伤,这表明他具有异常的才智。”

017

美国作者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其著作龙夫人——慈禧故事中这样描述慈禧:“她大约有5英尺高,身形苗条,长相漂亮,惹人注目。一双灵巧的手,一副弯弯的眉,一对灵气饱满的黑眼睛,高高隆起的鼻梁,饱满清晰的嘴唇安放在坚强的下巴上。倾城一笑,众生披靡。即使70岁,依然风韵不减。她乌玉般的黑发,从宽阔的前额向后梳拢。当她还是小姑娘时,她外表上惟一稍嫌古怪的地方,就是她总爱在自己下唇的中间描上一点朱红,这是满族女子最普遍的一种化妆风格。她在做嫔妃的八年时间里,为了讨得皇上的喜欢,脸上涂满了粉黛,很像是京剧里的脸谱。而在她生命中的最后四十七年,生活的历练使得她的装扮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更多时候,她洗净铅华,以清新的面孔示人。不少外国使臣对慈禧甜蜜轻柔的声音赞赏不已。”

018

1909年1月2日,纽约时报刊发标题为中国一代枭雄,现代军队组织者的社论,在社论中声称:“摄政王载沣罢免袁世凯,理由是袁‘腿患风湿’。”

019

1910年2月26日,纽约时报报道:“大清国颁布法令,称十三世达赖喇嘛是一个生性残暴、放荡不羁、无宗教信仰、挥霍成癖的人,西藏人民极不欢迎他,因此,不再适合当西藏人的领袖。达赖被贬为平民,清廷下令西藏人选出达赖喇嘛的继承者,同时宣布所有藏人都是大清的子民,要遵守大清国法律,尊重同外国人缔结的条约。”

020

1910年2月26日,迫于内外各方面的压力,清政府不得不屈尊枉驾,重新起用袁世凯,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统摄一切军政大权。袁世凯出山后,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这样评价袁世凯:“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充当汉人与满清皇室之间的调停人角色了,他是汉人中最受人欢迎的代表人物。”

021

1910年2月,纽约时报在袁世凯出山后,发表文章评论袁世凯,文中声称:“他认为娶妻妾多少是男人有无本领的标志,喜欢女子裹小脚,喜欢金钱权利,想当皇帝,骨子里不喜共和,仇视农民起义,他身上也有混迹官场无法避免的一些传统恶习。”

022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随后,默默无闻的清军协统黎元洪,摇身一变,成为军政府大都督,震惊中外。上海出版的英文报纸大陆报的记者埃德温·丁格尔在第一时间采访了黎大都督,随后在报道中这样表述:“中国革命是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划世纪事件之一。如果没有黎元洪(他的名字早已传遍文明世界),就可能没有这场革命,历史将证明,黎元洪将军改写了中国的历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改革者。”

023

1911年11月,英国传教士兼记者丁格尔风尘仆仆地赶赴武昌,采访了新任总督黎元洪。丁格尔作为第一个采访新政权领导人的外国人,在大陆报上这样描述他眼中的黎元洪:“他眼神犀利、下巴宽大,稍胖的身姿使其军人神采稍有减损,倘若不了解他的军队背景,很容易将他误认为是一个富裕的商人。在接受采访时,这位中国将军努力用英语交谈,即使说的词不达意、磕磕绊绊,但他仍然很努力。采访结束后,这位中国将军将我送至门口,他停下来,把左手放在我的肩膀上,说:‘请不要忘记说,这次革命的发生完全是因为满人对汉人太不公平,没有其他的原因。’”

024

1911年10月14日,纽约时报对武昌革命的进展进行了多篇报道,其中有一篇名为孙中山贷款闹革命,秘密计划大曝光的长篇报道,披露了孙中山与英国银行家的来往信件。在文中,记者这样描写中国的这位革命领袖:“他身材纤细、体形矮小、温文尔雅,很有学者风范。多少年来,他一直都是满清王朝统治者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某个时候开始,他的头颅就被大清政府重金悬赏,然而他却能一次次逃脱大清政府编织的追捕网,并且在国际上积极从事革命宣传,努力实现他建立一个共和制新中国的梦想。”

025

1912年3月10日下午3时,在北京就任宣誓仪式上,袁世凯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这样报道宣誓仪式上的袁世凯:“袁世凯像肥硕的鸭子一样摇摇摆摆地走上主席台,他体态臃肿且有病容。他身穿元帅服,领口是松开的,粗短的脖子耷拉在领口上,帽子有些偏大,神态看似既紧张又兴奋,表情很不自然。”

026

英国传教士兼记者丁格尔在他的著作1911—1912年亲历中国革命一书中这样形容袁世凯:“一个身材臃肿的、敏感的、乐观的但又极其残忍的中国人。他是清廷握有兵权的重臣,有着巨大的权利。他常常把赌徒或其他诸如此类的人抓来杀掉。袁世凯被认为是清朝末年最伟大的军事改革者。他编练北洋军时,以严格的军纪把中国旧军队的一些固有缺陷降到了最低程度,培养了士兵对他的忠诚,提高了战斗力。他的生命和荣誉已经与中国未来的前途联系在一起了。中国有可能出现的两种结局:一种是从种族苦难中摆脱出来,得到世界支持;另一种是极度绝望、充满新仇旧恨、更多流血冲突。”

027

1913年10月,美国驻华公使芮思施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这样描述袁世凯:“袁世凯身材矮胖、表情丰富、举止敏捷。圆脑袋,粗脖子,外表看似臃肿,实则做事敏捷,精力充沛。他两只眼睛炯炯有神,敏锐灵活。他锐利地盯着来访的客人,但不露敌意,他友善而灵活,似乎总是充满强烈的兴趣。同时代人无不对袁世凯给予肯定。黄炎培(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夸他记性绝好、过目不忘。当地方官员被他接见,谈及地方事务和私事时,袁世凯广博的学识和记忆力常使来访者惊叹不已,因此他的下属从不敢大意。连阎锡山都感叹‘他一见面就把我想要对他说的话全说了,这让我颇感意外。他精力永远充沛,简直就是健康和精壮的化身’。”

028

1915年12月12日,纽约时报在报道中这样描绘袁世凯:“他矮小结实,粗脖子,身形微胖。”

029

美国纽约时报这样描述宋子文:“宋子文圆睁双目,眼神中绝无丝毫闪烁。他待人客气,然而却让人觉得有些心不在焉,若有人直截了当提出问题,他总会沉默片刻,大脑急速运转后,才缓缓说出自己的看法或决定。他惜语如金,字斟句酌。他的外貌怎么看都不像他那三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妹妹——蒋介石夫人、孙逸仙夫人和孔祥熙夫人。然而,他也非常英俊,卓尔不凡。”

030

1923年9月24日,曹锟的名字和照片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上,文章标题为仍无总统,内容为:“在北京,总统选举已失败,因为内阁不能召集齐580名议员,实际召集来的议员约为400名。直隶督军(军阀)曹锟在背后积极活动。据说,他答应贿选,每个议员从5000至10000元不等。一家中国报纸报道,一些议员因为拿不到薪金而决定接受贿选,另外200名正派议员尚未被收买。”

031

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照片。他就是直系军阀的真正首脑,吴佩孚。照片下有行注释:“中国最强者。”时代周刊对这个封面人物做了这样的介绍:“他是中国最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头衔是直鲁豫巡阅使,统治着除满洲之外的整个中国北方和中原各省。北京也在其管辖之内。他赞成民主制,但其目的是使用武力统一中国。他不仅是一位军事天才,还精通文化、科学和文学。他善于将哲学家的深思熟虑和政治家的老练果敢以及天才的军事战略的智慧集于一身。近来,他正在学习英语,还聘请了私人教师为他讲学。”

032

美国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美国人约翰·鲍威尔在对话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吴佩孚:“从1922年到1928年,蒋委员长建立南京政府之前,是中国的军阀混战时期。在这一混乱阶段,吴佩孚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统一中国,在许多方面,他都是一个能干而有个性的人物。吴佩孚在拜访他的外国人眼中很不寻常,因为他的面貌不同于一般的华北人,他留着一嘴短短的红胡子,长脸高额,鼻相很好。比起其他军阀,他也算受到过高等教育,是得过功名的前清秀才。”

033

英国作家韩素音在吾宅双门中这样描写宋庆龄和宋美龄:“北京饭店举行了一次有许多知名作家参加的招待会。宋庆龄全身洋溢着魅力。她洁白的皮肤、精致的五官和黑玉般的头发,显得格外出众。我认为她是宋氏三姐妹中最美的。她忠于自己的原则,是一个伟大的、受人尊敬的人物,也是对忠诚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的党外人士实行统一战线政策的象征。我在重庆见过蒋介石夫人。两姐妹说话的声音简直完全一样,都是那么的优美,那么富有吸引力。两个人都在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上过学。”

034

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千千万万中国人——一九二七年中国中部的革命中这样写道:“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是我见过的最杰出的女性。她温柔而高雅,洁净的旗袍展示了东方女性特有的魅力。她善良端庄,似乎与猛烈的革命斗争不太相称。她投身于革命,不仅因为她相信革命,也因为中国亿万老百姓对这个孙中山的遗孀充满了爱和希望。她与孙中山先生一样有着崇高的信念,为革命事业同甘共苦,在斗争中到处漂泊。如今,她一个人还在为实现孙中山的夙愿而奋斗。有人劝说她抛弃武汉政府,甚至为她备好了一艘出逃用的日本船。连她一向信赖的哥哥,做事沉稳的宋子文都劝她抛弃武汉政府。”

035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复始之旅中曾这样描述宋庆龄:“我在几次招待会上见过蒋介石和宋美龄。就在那些场合,我认出了宋庆龄,尽管之前我知道她就是孙中山年轻的妻子,但没想到她竟如此年轻漂亮。她当时有三十五六岁,但看上去像刚刚二十五六岁的样子。”

036

美国驻华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复始之旅中这样写道:“宋庆龄所信赖的中国,也是穷人的中国。她相信,在中国,最卑微的苦力只要团结在一起,就能像其他人一样挺起胸膛来走路。她向往的中国,是一个与世界各国都有交往,而不是以万里长城将自己封闭起来的国家。她向往人人都祥和而不是人人只顾谋私利的中国。她关心的不是外国人的权利,而是四万万人民的利益。在我看来,她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女性,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像她一样把这种考虑放在首要地位。”

037

1924年9月8日,张作霖成为时代周刊报道的焦点。文中称:“他是一位虔诚的帝国拥护者,即拥护君主制的人。”文中还这样说:“满洲大约有得克萨斯和科罗拉多两个州这么大,在中国北方拥有如此大的地盘,使张大帅成为无人可以取代的军阀。但是尽管张大帅思维敏捷,权力巨大,却不是吴佩孚吴大帅的对手,曾惨败于吴佩孚。”有意思的是,时代周刊随文刊登的照片,并不是张作霖的,而是一幅年轻的张学良的照片,照片说明为:张元帅。

038

纽约时报驻华记者这样描述近代中国国民党外交部部长顾维钧:“顾维钧博士担任中国外交部部长,其实只是徒具虚名的执政内阁中的一员。一天早上,他突然给我打电话,让我立即去外交部。外交部办公楼可称得上是美轮美奂,围墙环绕,广场敞阔。我进去时,见怒气冲冲的部长已经在等我。‘你没事发表这么一篇东西是什么意思?’他拍着桌子厉声问道。把早晨出版的英文导报递到我的跟前,一边指着那篇文章,一边用力抖动着报纸。那篇报道写的是中国拖欠一笔外国贷款的报道。”

039

1927年2月21日,时代周刊记者刊登了宋庆龄的照片,并做了相应的报道:“她喜欢每天收信和读报纸,可令人惊奇的是,这位相当娇小、羞怯的宋庆龄,后来并没有热衷于简单的收信和读报纸,而是转向了更伟大的事业。她腼腆、紧张、软弱的性格却爱上了一位有着高尚灵魂的爱国主义政治家、后来的中华民国之父孙中山先生。正是以他的名义,年轻的国民政府最近已经攻占了南方的半个中国。对国民党人来说,孙夫人足以继承他们伟大的已故领袖的英名。她没有放弃她的使命,今天,她住在新的国民政府首都武昌,坐一辆道奇轿车,她是民族主义这一伟大运动活的象征。”

040

1927年4月4日,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是担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选用的是蒋介石的一幅正面肖像速写,下面标注着:蒋介石将军。光头的蒋介石表情冷峻,目光凌厉,有一种威慑的气势。同时,封面上还写着大大的几个字“roseoutoftheSunset”,意思是在孙中山陨落之后升起。在这里Sun既是指孙中山,又是指太阳,因此,这句也可译为“在日落之后升起”。

041

1927年4月4日,时代周刊将“征服者”蒋介石进入上海的细节,生动地描述了出来:上周一下午,两点钟左右,一列长长的车队由南开进上海。车上坐着1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个个肩上斜挎着一杆冲锋枪。有一个人,穿着一件完全未加装饰的外套,坐在豪华的汽车上,他体型纤瘦,却是那个果断指挥南方军队的人。他便是征服了半个中国的伟大征服者、国民党军阀蒋介石。汽车专队趾高气昂地强行进入设有路障的法租界。一会儿,车队从法租界返回,这位征服者告诉人们是他的司机走错了路。很快,“征服者”和他的正规卫队在一座大楼前停了下来,挂起一面旗帜,红、白、蓝三色的国民政府旗帜随即在天空飘扬起来。蓝色的天空,将旗帜映衬得格外鲜艳,宛如田野上升起一颗白色的太阳。

042

1927年4月4日,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了张作霖的一幅照片,并在报道中这样写道:“满洲和中国北方最强大的野蛮军阀张作霖是旧式大军阀,他喜欢喝燕窝汤。他最近在北京打麻将,可以一口气连打37个小时,结束时总会赢。他绰号‘红胡子’和‘东北虎’,然而他却不是一位凶狠的、满脸络腮胡子、屁股后面插着两支快枪的土匪头子的模样。他身材矮小、性格温和、没有胡子。当记者问他年轻时在哪儿读的书,他眨眨眼,回答:‘绿林学校。’目前张作霖的实力依然还很雄厚,或许他可以挡住目前在长江一带作战的国民革命军,不让他们从已占领的中国南方进入北方。他治军严格,他部下的两个军官曾因无票强行进入北京剧院,被他砍了头。”

043

1927年4月16日,苏联的消息报在一篇描述中国中山大学学生对政变的反应的文章中这样写道:“蒋介石的儿子带领学生们到共产国际大厦前游行示威。就在前几天,他还在中国青年会议上说:‘我现在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儿子,我已和蒋介石断绝了父子关系。’之后,蒋经国还发表了公开声明,谴责他的父亲屠杀民众和共产人。这份声明被塔斯社译为多种文字广泛散发。”

044

1927年4月18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在上周,张作霖对一位法国记者暴跳如雷地说:‘以所有的神的名义,以它们的名义,我告诉你,法国必须帮助我——必须!’他霸气十足地用剑鞘敲打桌面,继续说:‘国民党挥师讨伐我,是国际性的重要事件。倘若布尔什维克主义在中国胜利,那么,它就会在全世界胜利。列强必须协助我打败国民党,把他们赶回长江以南。我和他们的领袖蒋介石没有冲突,之后我将以兄弟之礼对待他。’”

045

1927年4月25日,美国时代周刊以痛斥父亲为题,报道了1927年蒋经国在莫斯科的反应,文中这样写道:一名正在莫斯科留学深造的青年学生,是中国国民党独裁者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年轻的蒋在上周听到他的父亲开了杀戒,大肆屠杀的消息后,给莫斯科的一家报社投稿说:“蒋介石曾是我的父亲,真正的军人,革命的朋友。现在,他成了我的敌人。几天前,作为革命者的他已经死去,活下来的是一个反革命者。他曾用美丽的语言描述革命,但又在最便利的时候背叛之。蒋介石不会再和张作霖作战。打倒蒋介石!打倒叛徒!”

046

1927年4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与苏联关系最密切的中共领袖李大钊被奉系张作霖秘密绞杀,就义时年仅38岁。”当日,纽约时报和伦敦的泰晤士报也同时报道:“就在张作霖与参议员一起品茶时,张元帅的部下们正在相隔仅百米之遥的地方,忙于执行残暴的处决。”

047

1927年5月9日,纽约时报记者发表电讯,称张作霖就李大钊被杀一事向参议员这样解释:“是我下的命令。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我的地盘上有反对外国的主义存在。”

048

1927年6月18日,时代周刊发表题为“独裁者”发表宣言的报道,文中这样描述:在这种狂欢式的典礼仪式上,一位瘦小但却专横高傲的中国人是全场的焦点,他穿着一身富丽堂皇、亮闪闪的蓝色丝绸陆军大元帅服,据说样式是他自己设计的。此人就是满洲和中国北方的军阀,名声大噪的张作霖。日本人曾鼓动并支持他的“满洲政权”。他正式宣布自己为满洲的“统治者”。他几乎是扯着嗓子朗读自己的誓言,鼓励他的军队“消灭中国的共产主义”。

049

詹姆斯·贝特兰在不可征服的人们——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抗战中这样写道:在1927年的一天上午,在香港的孙中山的夫人告诉我:“我们已经懂得,中国的明天,不能对英国、美国或其他西方民主国家抱太大的希望。中国可能得孤军奋战了。对于这一点我一点也不感到害怕;但是,我希望你们的政府能为我们做一件事,那就是不要帮助我们的敌人。”她的话语中带着点讽刺的口吻,但一点也没有刻薄感。

050

1927年7月4日,美国时代周刊以“最后通牒”为小标题报道了冯玉祥向武汉政府发出的通电,通电内容为:“显然,为了实现少数激进组织的目的,整个国家都进入了混乱。现在,我考虑必须采取以下纠正措施:汉口政府执行委员会中的中国人,愿意出国的,应允许离开。汉口政府中那些忠诚信奉国民党原则的成员,应尽快加入南京政府。我们必须尊重孙中山先生的遗愿。其次,已被解雇的鲍罗廷应该立即回到他的国家俄罗斯去。”

051

1927年7月2日,美国时代周刊用简洁的标题张之后的张,报道了张学良在张作霖去世后的动向:一个年轻有为的中国军人,被跟随他的人奉为“完美的战士”,在经过17天谨慎的秘而不宣之后,于上周证实了他的父亲张作霖在撤离北京途中被炸身亡的消息。虎父无犬子,经过17天的周密部署,足以巩固其地位,看上去已获成功,所以他宣布,根据协议他继承了1000万元的遗产。从现在的情况看,他控制了局面,避免了因张作霖的去世而可能引发的奉系内部的混乱,从而粉碎了日本关东军的阴谋。在这一点上,少帅继承了他父亲的智谋和坚韧,令世人刮目相看。时代周刊还刊登了一幅张学良的照片,他双手叉腰,脚上一双长统皮靴,英俊非凡,镇定自若。

052

美国驻华记者鲍威尔这样评价张作霖:尽管东北三省长期处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张作霖常常不得不奉命行事,但盖棺论定,他无愧为一个爱国的真正男子汉。张作霖拿出大半的财产用于兴办学校,他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统治东北,在和日本人、俄国人玩弄国际政治这副牌时,却是一个精明的牌手,应付自如,得心应手,始终没有使东北领土丧失一分一毫。

053

美国作家彼德·兰德在他的走进中国中曾这样写道:“在我遇到过的中国人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让我敬佩。陈友仁琐碎、矮小、聪明、缺乏善意,甚至略显卑鄙,满脑子都是狡诈、圆滑,天性好斗,外表、声音和手势都带有一种震慑力。倒是孙夫人是一个不寻常的人。这个优雅的精灵,如此脆弱而胆怯,但实际上却是世界上最值得赞美的女革命家。她的高贵很自然地与威严的名声相吻合。她就是中国的圣女贞德。”

054

1927年8月,美国时代周刊以“英雄下台”为标题报道了蒋介石下野的消息,文中这样写道:“‘征服者’蒋介石将军在率领他的国民革命军横扫半个中国之后,最近因受到指责而下台。上周,他回到了他的家乡——上海南100英里之外的奉化的一个小村庄。他在午夜和黎明之间的夜色中抵达,因为在中国,一个‘丢脸’的人最好悄悄来去。他的秘书如是说:‘蒋介石将军和他的家人将住在这里,开始全新的引退生活。在为国民党的事业付出一年的辛劳之后,他想好好地休息休息。’”

055

1927年8月22日,美国时代周刊这样报道:“蒋介石的引退,将直接使他曾领导的南京政权——国民政府的分支失去意义,而使最初的汉口国民政府在国民党的整个事务中再度起到主导作用。被称作基督军阀的冯玉祥,他的出尔反尔可是出了名的,这次也不例外,他又在干涉汉口事务,因此人们猜测他可能想很快由他本人来控制全部国民党的地盘。”

056

1927年12月12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这样写道:“在中国,‘宋氏姐妹’是身世显赫的代名词。大小姐宋霭龄是孔祥熙的夫人,二小姐宋庆龄是享誉中外的孙夫人,是民族主义运动‘神圣’的奠基人孙逸仙的妻子。三小姐宋美龄,威尔斯里学院1915级毕业生。她和担任汉口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的哥哥宋子文一样,与汉口国民政府立场相当一致。她气质非凡,聪慧过人,言辞严谨,观察家通过对她的分析,推测她在上周与蒋介石结婚后,可能会使蒋介石不再隐退,而是重掌国民党军事力量的指挥权。”

057

1927年12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了发生在1927年12月11日的广州起义,文中这样写道:“起义后,广州的控制权由工人们掌握,起义的工人大约有5000人,而警察均被解除武装。该运动是由俄国人领导的,他们公开宣称他们是共产人。在起义的最初两天里,广州城到处被抢劫一空,大部分地区已被烧毁。直到第三天上午11点左右,军队才占领城市,粉碎了暴动。士兵们在城里巡逻,成批成批地处决嫌疑犯和抢劫犯。”

058

1927年12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了蒋介石重返政坛的消息,文中这样写道:“上周,一批称自己是国民政府的中国人在上海通过了一项与苏联决裂的决议。他们的领袖正是现在拥有半壁江山的蒋介石。蒋介石还说:‘我就是战死,也要竭尽全力实现国民党地区的和平,重整国民政府,提供充分的军备,与张作霖作战,只有将他彻底消灭,中国才会和平。’”

059

美国时代周刊1928年报道:“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三大巨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并排坐在一起,留下了现代史上一张珍贵的合影。据说,这张合影拍摄于1928年2月。那么,坐在中间位置的蒋介石此时此刻心里又作何感想呢?因为就在6个月前,1927年8月,蒋介石迫于冯玉祥、汪精卫等人的压力,不得不宣布下野,回到家乡奉化。这是他漫长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下野。”

060

1928年7月2日,冯玉祥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照片下面有这样一行解释:“中国的基督教战士——变乌合之众为规矩之军。”在内文中,时代周刊这样描述封面人物冯玉祥:“他站起来足有6英尺高,不似黄种人那样纤弱,是一个身材魁梧,有着古铜色皮肤的和蔼之人,他总是将圣经拿在手上或者放在口袋里,是虔诚的基督徒。他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军队——195000人的军队。他就是中国的最强者:冯玉祥元帅。”然后,时代周刊以“冯的优点”为小标题,这样描述冯玉祥:“这位最强者也会因他的诸多优点而令人难忘。冯玉祥18岁时,在清军里当兵,义和团运动后,由于表现突出,他很快升至军官。后来,他患溃疡,中医告诉他是‘不良生活所致’,想收取他的医疗费,此事对这位年轻的军官伤害很大,他最清楚自己的品行,拒绝了中医的治疗,转而去北京教会医院求医并痊愈。善良的基督教医生说的一番话令他终生难忘:‘你不必付钱。我只要你记住,上帝很爱你,是他派我来为你治病的。’”“自1913年,冯少校由一名卫理会牧师主持洗礼,此后,他又让自己的500名手下全部皈依基督教。1915年,他成为少将,在四川省主持了一次祈雨仪式,背诵圣经中以利亚先知为加尔默罗山祈雨而做的祈祷。”“冯将军信奉上帝后,作为一个省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数年之间他满怀热情反对鸦片、嫖娼、酗酒、吸烟。与此同时,他开始学习写作,还自己编写军歌,题为士兵之精神。”

061

1928年7月2日,美国时代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上周,这位最强者(冯玉祥)似乎高兴地去掉了自己身上背着的‘叛徒’这一烙印。他完全与新政权融为一体了。有消息称,他和国民党的总司令蒋介石有可能短期访问北京,在那里参加庆典活动,庆祝整个中国在民族主义口号下得到了统一。”

062

美国作家彼德·兰德在走进中国中这样写道:“孙夫人在1927年做出了选择,他将继续完成孙先生的革命事业。在1928年时,她还在莫斯科会见了斯大林并确信他承认共产国际在上海有一个支部。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孙夫人便已经开始联络一些上海记者,借推动建立反对日本侵略的联合阵线使中国共产人合法化。她还投入到反对蒋介石的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中。通过少数经过挑选的记者,孙夫人将她的事业传播到中国和国际上的西方人的心里。正是她的努力宣传,她被视为现代中国良心的化身。”

063

美国作家希恩在个人历史中这样描述宋庆龄:会客厅的门是开着的,走进一名娇小玲珑、典雅文静的中国女子,身着黑丝绸服装,她优雅而有力的手上,一手拿着一块绣花手帕,一手拿着宋子文为我写的介绍信。她一开口,声音很是让我吃惊:它竟如此柔和、舒缓,如此的甜蜜。怕热气进来,百叶窗是关着的,这样,当她走到我身旁时我才看清她。我颇有些疑惑,不知道她到底是谁。难道孙夫人有一个我从未听说过的女儿?我简直不敢相信,站在我面前的这位优雅文静、身体有点虚弱且有点腼腆的女子就是孙夫人本人,就是当今世界上最受尊重的女革命家。在人们眼中,她就像一座雕像。不靠体力,不靠知识的力量,而是以人格的真正力量、行为的纯洁性、绝对的忠诚,成为了英雄。在中国大革命失败之际,这位非凡的女性赫然耸立。将军们、演讲家们,或者投降,或者魂飞魄散,或者逃逸,或者沉默,没有被压垮、没有沉默的革命者,却是孙中山的娇弱的遗孀。“一个神经不正常的人”,有些人时常这样说到她。可是,这个世界上如果多几个这样的“不正常的人”,就会少一些让人抱怨的痛苦。

064

美国作家彼德·兰德在走进中国中这样写道:孙夫人多年来已经懂得了如何宣传中国,才能够吸引关心人权的活动家和知识分子的关注。她在佐治亚州梅肯的卫斯里学院的经历,无疑使她了解到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在什么时候让美国公众知道。她还从她的丈夫孙中山先生那里学到了政治宣传的技巧,他曾成功地利用宣传使得他的事业全球闻名。她一直与另一个社会活动奇才陈友仁一起工作。在中国,当她在1929年从欧洲回国之后,她的首要工作就是向海外揭露国民党的恐怖。

065

1930年,美国时代周刊这样描述阎锡山:十多年来,作为山西省的“模范督军”,阎锡山实际上耸立在一个独立王国之中——处于各军阀的包围之中。尽管目前晋西南地区还存在粮食短缺,但阎锡山为1100万人带来了繁荣。在中国,他们最富裕,因而他最引人注目。跟随他较久的人都知道,阎锡山的嗜好不是金钱、女人、鸦片,而是开拓道路、提高生产,维持秩序的警察、防御部队,发展优良的牛、马、耕具、家禽、肥料,他热衷于所有能为他的乡亲直接带来好处的事务。

066

1930年5月19日,阎锡山成为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在内文中,关于阎锡山的介绍如下:他是一个多月前爆发的中原大战的主要发动者。他是一位真正的“和平军阀”,这是他多年来的第一次战争。因此,一周以来,公众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这位勇敢的、长满胸毛、操着浑厚嗓音的阎元帅身上。

067

在张学良的外国顾问端纳的传记端纳传中,曾这样叙述张学良一天的活动:1931年9月18日,张学良人在北平,他的伤寒还未痊愈,身体尚需多加调养,他仍住在北平协和医院的病房里。9月18日是东三省和中国其他地区完全统一一周年的纪念日,当天下午,少帅离开了病房,在英国公使馆赴晚宴。宴会后,少帅特意去了剧场,观看了中国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的演出。

068

1931年10月5日,美国的时代周刊这样报道:“卖国贼!”群众叫喊着。“你出卖了中国!打死你,打死你!”毫无防范的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正廷还没站起来,一个墨水瓶就猛地砸到他的头上,顿时鲜血直流。群众随即蜂拥而上,用棍棒殴打王正廷,这位外交部长险些被打死,幸好有他的忠实的下属们赶来营救。一番争斗后,王正廷的下属们终于把王先生送上了车,赶往医院救治。医院的大夫在接诊后说:“他的伤势很严重,很难治愈。”

069

1931年10月12日,也就是殴打事件发生一个星期之后,美国时代周刊继续跟踪报道了南京外交部部长王正廷的伤势:不幸的王正廷先生,作为南京的外交部长,其“对日政策被认为不积极”,被爱国青年殴打致伤。上周,他的部分伤势已渐愈,其中仍有三处重伤未愈,膝盖严重骨折最令他痛苦。医生说,膝盖处的伤,将给他的行走带来很大的不便。

070

1932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创办者、主编卢斯开始了重返中国的行程。宋子文特地乘飞机从南京到上海与之见面,遗憾的是,卢斯此次来到中国,没有见到蒋介石。卢斯在他的备忘录中这样写道:“这位高个子的银行家,蒋的财政部长,擅长建立公共联系。宋子文正在欢迎一个重要的伙伴,一个他希望今后不需要巴结的人。”正是在卢斯的积极报道与宣传下,美国民众援助中国抗战的募捐活动才得以有声有色地展开。

071

1933年12月11日,蒋介石第三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封面上选用的是蒋介石在马上的照片。蒋介石身着军装,骑一匹战马,右手行军礼,看上去颇有几分英姿,似在检阅军队时拍摄的。时代周刊这样报道:中国上周乱作了一团。中国面积广阔,发生暴动、抢劫、骚乱、惨剧的地带,常常相距千里、万里,一位了不起的统治者,坚定地骑着健壮的白马,管理着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内战不断的国家,他就是蒋介石委员长。这位中国最高统治者,目前面临着严峻的战事,从广州到北平之间的一场广泛内战和六个主要叛乱地区的战争。倘若中国要想真正地全都平静下来,蒋委员长就要在60个地区而不是6个地区马不停蹄地奔跑。因为,中国几乎每个地方都有造反的军官。但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北平、上海、汉口、广州、以及首都南京,生活虽艰辛但却安全。狡猾的蒋委员长智高一筹,他不对付那些对中央政府权力不形成威胁的地区的叛乱。

072

1934年3月5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满洲大约有3000万民众,其中十分之一为正宗满族血统,满洲名义上的统治者溥仪,在一个月前,以即将登基的皇帝的身份首次接受了采访。他身穿威仪的“满洲”陆军元帅服,这是由日本政府特地为他打造的,肩章上装饰着绣花,显得人格外笔挺,军靴锃亮。溥仪尽管能讲较流利的英语,但还是安排了翻译,以防出现差池。他说:“我祈望上天保佑,使我能与周王朝的伟大君王相媲美。不管我们两国政治如何不同,我都保证满洲帝国愿和美国一起,共同努力创造长久和平。”十年前,中国抛弃了溥仪,日本却选择了扶持他,为了便于统治,日本需要他成为一个象征,向世界表明满洲国是独立的,这个眼睛深凹的傀儡皇帝吸引着满洲农民的目光。

073

1934年3月5日,溥仪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上,时代周刊这样报道:寒风瑟瑟的满洲,本周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大批的警察在长春的地界上展开了搜捕行动。其中,收缴了3000支步枪、15万发子弹;卡车满载粮食而来,分发给3万户贫苦家庭;同时,还为流离失所的人们提供住所。5000多名士兵被派来驻守尚未竣工的满洲国皇宫。一批驻华记者来到这个宽敞的院子里看到,宫廷要员们身着蟒袍,头戴皮帽,帽子上嵌有珠宝,朝着一个乌黑发亮、刷着中国漆的珠宝皇冠模型练习伏地长拜。原清国皇帝溥仪戴着一副近视眼镜,他经历了人生中的许多不寻常之后,将再次成为一个新的国家,大满洲帝国的皇帝。上周这里叫满洲国,两年前则被称作满洲。

074

美国著名记者阿班这样描述蒋介石:“蒋介石是一个头脑活络,心思敏捷的人,他对中国所有传统做派弃之如弊帚,也不顾及什么‘温良恭俭让’或‘照顾脸面’,早早就大权在握。一直到1936年年底,蒋介石在中国都不受欢迎。在外国军事专家眼里,他算不上杰出的军事指挥官,但他却天生慧眼,挑选出能干的政坛助手和军事将领为自己效劳。在日本大举进犯时,他在国际事务方面学到了一些东西,并以令人炫目的速度,从一个只关注一省一地的带兵人,成长为一个领袖。其对国际事务的见解,达到了伟大的政治家的水平。”

075

1935年,在时代周刊的国际新闻部分,中国与日本的战争局势还是远东地区最重要的新闻,仍然是长篇报道的焦点。

076

1935年3月18日,汪精卫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时代周刊以“沉重的负担”为标题,描写了汪精卫在1935年的变化:同一个汪先生,在1932年时他说:“日本也许能派来百万大军,可是他们会发现征服中国是不可能的!中日之间不应该也不可能有直接谈判!”而现在,他又亲自与日本使节进行谈判,他在谈判中说:“我们将尽力与日本一起缓和远东的经济紧张局面。”时代周刊还用小篇幅回忆了汪精卫当初的那段光辉往事:“皇家卫队逮捕了汪,把他押到载沣面前,载沣问他:‘你为什么想要我的命?’他机警地回答:‘原因有很多。你若是同意,我可以将它们一一写出来。’清朝的法庭已经衰败,大胆的汪虽犯有谋杀摄政王的大罪,但他临危不乱,反而被允许把他的理由洋洋洒洒地写出来,摄政王看后便没舍得杀他,结果汪被判终身监禁。不久,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被释放出来。”

077

1935年3月18日,美国时代周刊在描述汪精卫的政治经历时,以“鲸须汪”作为汪精卫的代称:“每隔几年,蒋委员长就对能言善辩、具有影响力的汪先生感到恼火,眼不见,心不烦,于是,他让汪先生到欧洲去度豪华的‘病假’,所有的花费全部由政府支付。1932年,蒋委员长对汪十分恼火,‘鲸须汪’见状赶紧躲到了上海的法租界。他未来的前途也只好让汪夫人出马去和中国政府交涉了。这时在逃的汪看出,就纯正的、本土的中国共产主义来说,委员长是个反动的落后分子,就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抵抗来说,蒋介石又是个胆小的懦夫。随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鲸须汪’回到了他以前的职位,出任中国政府的行政院院长。有一位政要官员去年很好地归结了汪的执政哲学:面积广阔的中国可以大胆地与小日本冒险赌一把,因为中国最终不会输!”

078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其著作复始之旅中写道:1936年,蒋介石在一次兵变中被张学良将军囚禁,蒋介石被软禁的两个星期,张学良和中共联合了起来。宋庆龄告诉我,蒋介石出事期间,她的姐夫孔祥熙要她谴责张将军,要求释放蒋介石。“张学良做得对。”宋庆龄告诉我她当时就是这么说的,“要是我处在他的地位,我也会和他一样,甚至还会走得更远!”显然,她对蒋介石极少表现出威斯莱卫理公会教派提倡的那种同情心。没想到宋庆龄除了这种坚韧、独立的性格之外,还具有淘气的禀性,喜欢看到炫耀自己的人落得可笑的下场。倘若说她偏袒中国共产人,是因为她认为他们是人民的化身,是实实在在“为人民谋福利”,而不是为私人谋利的缘故。她曾说过:“比起他人来,我对毛泽东还是信任的。”

079

1936年6月,周恩来偶遇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斯诺在后来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中这样描述周恩来:周恩来长得很英俊,胡子很浓密,身形瘦弱,有点像女孩子的单薄和苗条。

080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这样描写毛泽东:我到保安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个子高,很魁梧,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他像是一个东方巨人。他第一次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在傍晚,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边走边和旁边的两个农民亲切地交谈着,还认真地做着手势。我刚开始没有认出来他,后来身边的人指出,才知道那就是毛泽东。虽然南京国民政府悬赏二十五万美元要他的首级,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行人们走在一起。

081

1937年1月25日,美国生活杂志发表了一组照片,标题是中国漂泊的共产人的首次亮相。文中这样注解这组照片:这组照片是美国的记者斯诺几个月前在陕北“匪区”的探险中拍摄的。毛泽东喜欢蓄长发,很少戴帽子,斯诺为拍照特意将自己头上的八角帽戴在了毛泽东头上。这是毛泽东最好的一幅照片。毛泽东是他的名字,他的头值二十五万美元。后来,斯诺拍摄的这张珍贵的毛泽东肖像,成为世界上最经典的照片之一。

082

1937年,美国记者斯诺因为采访和报道了中国红区,而一度成为美国总统罗斯福面前的红人。在美国,媒体对斯诺及其作品的评价非常高。纽约时报这样评价斯诺的报道: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首次对中国共产主义的深刻报道,他对中国的报道是具有预见性的。而美国新闻周刊指出:1937年,红星照耀中国这部讲述中共游击战争以及领导者的作品的出版,使得埃德加·斯诺立刻成为最有名的关于中国共产主义的编年史作者。斯诺与中共领导人在延安的特殊关系给予他其他记者无法企及的优势,这一优势是他用正义和艰苦努力获得的。

083

美国学者伯纳德·托马斯在冒险的岁月——埃德加·斯诺在中国一书中写道:“美国著名记者西奥多·怀特到达中国不久,一位美国将领告诉他:中共军队总是能够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身上唯一的力量,源自于热衷于宣传他们的美国新闻记者。像你和埃德加·斯诺之类的家伙,谈论着中共的游击队和他们控制的地区,你们这些家伙使他们获得了力量。”

084

1938年1月3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日本政府认为,倘若不能在1937年打败中国,就将永远无法打败之。如今,蒋介石夫妇一直没承认中国已战败,他们早就宣布,中国已做好了准备,只要需要,他们将会持久作战,用游击战拖垮、消耗日本军队,最终将日本侵略者打败。倘若蒋委员长真的能拼尽全力与敌抗衡,并取得胜利,那他将成为本世纪的亚洲巨人,成为中国人民的英雄。能否获得这样的胜利尚难预料,但在此期间,他和蒋夫人已经使他们成为1937年的年度人物。”

085

美国作家格兰姆·贝克在一个美国人看旧中国一书中这样描述宋庆龄:宋庆龄作为一个民族的代表性人物,她举止庄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次在公共场合见到她时,当时我觉得她是一个很有民族感的刚毅女性。所以,当我第一次拜访她时,我惊奇地发现她谦逊、优雅,而且十分温和。当时,她已经五十岁了,她很年轻就和孙中山结了婚,但我第一次见到她时,仍觉得她十分美丽动人。虽是一起长大的姐妹,但是孙夫人和那位高傲而神经质的蒋夫人迥然不同,她待人平易而亲切。

086

美国作家格兰姆·贝克在一个美国人看旧中国一书中这样写道:“宋庆龄,她可能比她的妹妹蒋夫人更关心民众,更了解自己的国家,而且肯定比他的妹妹更受人尊重,因为她所做的一切是和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的。有时人们把她称为‘中国的良心’,她丝毫不隐讳她反对她那些贪婪的亲戚们,反对他们歪曲了孙逸仙的思想。自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后,她就和她的姐姐——孔祥熙夫人一起飞回国民党统治区。在重庆,政府为她提供了一所相当大的住宅,她在那里过着一种半隐居式的生活。”

087

1938年,美国时代周刊挑选了蒋介石、宋美龄夫妇作为1938年第1期的封面人物,评选蒋宋为1937年“世界风云人物”,并指出:“1937年,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国家是中国。在那里,中国人在陆地、海洋和天空,同残暴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在上海,中国军队连续奋战十三周,阻止了日本人前进。在这个关键时刻,领导这个国家的是最能干的领导人,是蒋介石和他杰出的夫人宋美龄。”

088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她的作品伟大的道路中这样写道:一个身材短小而健壮,穿着蓝布制服的军人从点着一支蜡烛的桌旁站起来。眼前的这个人就是朱德。果然,他看上去就像是红军的父亲。他亲切、平易近人,他早已年过半百,皱纹很深的面孔和蔼可亲。他丰厚的嘴这时咧出一个宽阔的表示欢迎的笑,并向我伸出了双手。我搂住他的脖颈,吻了他的双颊。朱德不仅像一位慈父,而且还是位骁勇善战的将军。

089

美国作家格兰姆·贝克在一个美国人看旧中国中这样写道:当我住在重庆期间,非常幸运,我大约每个月都能见到孙夫人一次。和她一起共进晚餐,谈话,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孙夫人很少谈及政治和她的那些亲戚们,即使有时候恰巧谈论到了,她一般也是采用一种旁敲侧击的委婉方式。比如当说到她的那位妹夫时,她有时会微微眯起眼睛,略带讽刺地拉长声音,用委员长这个称呼表达。我记得有一天晚上,她拍死了一只正在她脚上吸血的蚊子后,笑着说:“你看,我没有穿长筒袜,这是违反新生活运动规定的。但我买不起长袜,也不会像我那位女皇妹妹那样,到美国去买尼龙袜。”

090

1940年,海明威携夫人飞抵中国战时首都重庆。他分别与蒋介石和周恩来单独会晤后得出结论:周恩来不仅外表长相英俊,而且人情味浓,待人真诚,相当平易近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而蒋介石大元帅,他只相信武力,缺乏根本的民主思想。这位极有个性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回到美国后,并没有发表那种以中国战争为题材的脍炙人口的小说,而是在纽约人杂志上连续发表了六篇政论性报道,呼吁西方注意中国的内战危险,而且建议美国增加对华军援,支持中国的民主力量。

091

1941年春天,英籍女作家韩素英在重庆听了周恩来的报告后这样描述周恩来:“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周恩来,他非常英俊,整体印象是钢一般的明快,又给人以和蔼可亲的感觉,举手投足都极为自如,他或许是当今最富有才智的政治家,有着无懈可击的雄辩之才,而且很机智、有魅力。”

092

1941年6月16日,国民党军官陈诚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此时的陈诚是国民党党内、军内如日中天的人物。抗战爆发后,刚刚40岁的他先后出任军委会政治部部长,武汉卫戍司令,第九、第三、第六战区司令,三青团中央团部书记长等职。几年时间里,陈诚参与指挥了一系列重大战役,诸如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枣(阳)宜(昌)会战等,他的战绩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一度被外界认为他将是未来的蒋介石的接班人。

093

1941年6月16日,美国时代周刊在陈诚的图片下面这样标注:“陈诚,重庆的保卫者。”内文中,用“小兄弟”作为小标题来报道陈诚,以突出陈诚与蒋介石的特殊关系,文中这样写道:陈诚颇受器重,他是唯一一位被蒋介石称做“小兄弟”的人。这个中国式的昵称足见陈在蒋心中的分量。陈是一个极有政治抱负和野心的人,他在黄埔军校读书时,就把自己的战车和蒋介石这个明星绑在了一起。随后,他平步青云,其他的国民党军官望尘莫及。他在1926年的北伐战争中名声大震。此时,他与妻子离婚,由委员长安排,与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谭延闿的女儿结婚。陈诚是国民党中出类拔萃的人才,他精通军事,精通指挥,因此蒋介石才挑选他来守卫三峡——即守卫重庆。

094

美国人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史迪威经常在日记中把蒋介石叫做“花生米”。在1943年1月19日的日记中,史迪威这样写道:金钱、影响和职位是领导人唯一考虑的事情。领导人要阴谋诡计,欺骗出卖,虚假报道,索要任何东西,他独一无二的念头是让别人打仗,却从不关心民众。懦弱蔓延、走私漏税、勒索至上,全然愚蠢无知的参谋机构。残压百姓却无力控制派系争斗,富人和“知识分子”们都将他们的宝贝崽子送往国外读书深造,农家子弟离家去死,没人关怀、训练或领导。我们却处于这样一种位置:只能支持这个腐败的政权并赞美其挂名首脑,那个英明的爱国者和战士——“花生米”。天啊!

095

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应邀在美国众议院发表了重要的演说,这是美国国会第二次邀请女性演讲,第一次邀请的是荷兰女王。美国时代周刊就此作出报道:主持过数以千计记者会的罗斯福总统就像个纵容的叔叔在介绍自己美丽的侄女,他说“蒋夫人是个与众不同的特使”,请记者们不要问难以回答的问题。蒋夫人在演讲台上仪态翩然,铿锵有力的演说,风靡了全场。不过,宋美龄此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在好莱坞露天会场发表的演讲。中国人熟悉的好莱坞明星英格丽·褒曼、凯瑟琳·赫本、亨弗莱·鲍嘉和秀兰·邓波儿等都到场和她寒暄,并向中国的抗日战争捐款。

096

1943年,宋美龄再次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封面人物和年度风云人物。1943年11月,宋美龄随同蒋介石出席中、英、美三国首脑开罗会议,她穿梭于蒋介石和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之间,文思敏捷,充分显示了卓越的外交才干。由于蒋介石不会说英文,其间翻译协调的工作全部由宋庆龄负责。罗斯福事后说:“我对蒋先生的印象十分模糊,现在想想,我对蒋先生的认识,几乎全部是通过他的夫人。”而丘吉尔则对罗斯福说:“这位中国女人可不简单!”

097

1943年11月,在开罗举行的首脑会议中,蒋介石第一次与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见面,蒋夫人为丈夫做翻译,丘吉尔的军事顾问艾伦·布鲁克将军推测说:“宋美龄当时通过暴露她裙子下边修长的腿,将别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他丈夫身上。我甚至听见了那些参加会议的年轻人所发出的刻意压制的嘶嘶声。”

098

1945年,美国作家福尔曼的北行漫记出版,书中这样写道:中共的领袖非常的朴实,和普通的老百姓并无多大区别。他们保持着劳动者的本色,实行的是集体领导。尤其是在生活起居上,更是十分简陋,毛泽东的会客室是一个有着简单砖地、白墙壁和笨重粗糙家具的窑洞。在暗夜的窑洞里,唯一照明的火光,是一支蜡烛。招待客人的是淡茶、土制糖果和香烟。

099

1945年,美国作家福尔曼在其出版的北行漫记中这样描述毛泽东:毛泽东在中国人当中,属于身材高大魁梧的,肩膀宽阔、体格结实,就像个东方巨人。约有五十岁左右,看起来和四十多岁的人一样。他的额角异常高,一头黑发,一双特有表情的眼睛显得炯炯有神,他很爱微笑,温柔地讲话,在他的热诚中,简直带些稚气。他有吸烟的坏习气,而且是一支接着一支地抽,那皱缩的嘴唇都被熏成了黑色,他的会客室经常烟雾缭绕。毛泽东在延安并不像神灵一般不可接近,也不是所有智慧和指导思想的唯一源泉,他的话更不是不可质疑的法律。不可否认,毛泽东的建议和观点对方针政策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但这些只是供中共领导成员讨论和最终批准的基础,这些领导人决不是些人云亦云的人。

100

1947年2月,美联社记者约翰·罗德里克等11名美国记者随同军事调停处执行部中共方面的最后一批人员从南京撤回延安,这是他们对革命圣地做的最后一次联合采访。采访结束之后,约翰·罗德里克这样描述他离开延安时的情景:毛泽东站在延安机场的飞机跑道上,身上围着一条羊毛围巾,他望着远处的山,正在沉思。当我们向他告别的时候,这位中共的主席几乎有些勉强地垂下视线,微笑着向我伸出手。他说:“你要走了,请你把这里看到的如实地写下来吧。”我说:“毛主席,照目前的情况,中国共产主义的前景确实黯淡,您将来做何打算?”毛泽东微微笑了笑,想了想,慢声说:“罗德烈(约翰·罗德里克的中国名字),我邀请你两年之后来北平看我。”

101

1947年3月,时代周刊的封面故事这样描述马歇尔将军:时代周刊在采访马歇尔时,还问了一个极不和谐的问题:“马歇尔将军还有办法处理他即将面临的中国问题吗?”倘若他继续帮助中国,那么世间任何一个形容词都难以对其进行描绘。他将是一个伟大的斯巴达式的人物:博学、果断而冷酷。他在和平时期的表现丝毫不逊色于他在战争时期的表现。

102

1949年1月3日,美国生活周刊以北京,最后一瞥为题,发布了特邀记者、法国著名的摄影记者布列松深入北京拍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北平前的一组照片,每张照片下都配发了文字说明,从打太极拳、逛旧书摊的人到茶馆里闲聊的人。这组照片从紫禁城拍到老胡同,从军警拍到部队,从养鸟的人拍到葬礼上的人,布列松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着处在历史大动荡中的北京城,以镜头的方式记录了当时的北京人和北京文化。

103

1949年2月,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斯蒂尔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城的情景,他这样表述:进城的队伍当中,有几百辆从国民党那里缴获来的美国军用卡车,后面有几十门美国大炮。

104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美国生活周刊独具匠心地发表了一组历史照片,题为国民党的兴衰,用图片回顾了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最后的镜头定格在中共的三位伟人身上,图片下面的说明赫然写着:红色的胜利。

105

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第一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封面上的毛泽东抬头仰望,面带笑容,封面标题为“民主统一”四个字。时代周刊还这样描述毛泽东:“37年前,在湖南长沙的省立图书馆里,这个19岁的农村小伙在复习功课之余,第一次突破他狭窄的视野,开始阅读世界地图。毛泽东后来回忆说,当时看到,原来地球上还有那么多的国家,于是就对视野之外的世界产生了热情和兴趣。就在上周,这个已经不再稚嫩的中国男人再次阅读了世界地图,不过,这一次,他不再用铅笔做标记,而是用铁和血。毛泽东,正用他的号召力,引领着中国加入世界共产主义的强大阵营。中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西方而言,这是一场巨大的挑战,其后果目前还无法估量;对共产主义而言,却显然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最伟大的胜利;对这些年受尽苦难的中国百姓而言,这将意味着和平,意味着安定——战争也许会迅速结束;对毛泽东本人而言,则意味着名垂青史。5亿从战争中解脱出来的中国老百姓,上周见证了毛泽东的辉煌——他们进入了北平。”

106

1949年8月16日,美国艺术家协会公布了一条消息,宣布宋美龄荣登“全世界十大美人”之榜首。消息中这样写道:“据美国艺术家协会秘书长柯纳宣称:此项选举系由会员投票产生。美人遍布世界各地。宋美龄之鼻与面部其他部位协调、匀称,乃世界最美之鼻,名列十大美人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