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2012-08-20 17:27:03 发布 | 1290字

邯郸

知识点:邯郸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早在七千多年以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历朝历代也都曾在这里设州置府。现在的邯郸市交通发达,资源丰富,有许多可供游览的景点,素有“成语之都”的美称。

相传,邯郸城西有一条大河名叫沁河。这条河冬春季节没有水,可一到夏秋便洪水泛滥,巨浪卷着黄土直奔邯郸城而来。洪水来势凶猛,很多庄稼和房屋被冲毁,牲畜被冲走或淹死,灾后,还会流行瘟疫使大量人畜死亡。人们没有东西吃,没有地方住,还受到疾病的威胁,生活苦不堪言。城里的一部分百姓背井离乡到别的地方生活,剩下的一些老弱病残没有办法离开,便在这等死。

鲁班周游天下,来到邯郸,看到此处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非常同情,便下决心为赵苑坐落在邯郸市区西北部,占地2100亩,是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地带规模最大的、融古代文化与现代游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园林。他们修建一座不怕水淹的邯郸城。消息一传出去,邯郸城的百姓们都拍手叫好,甚至跪地磕头,感谢鲁班前来帮助他们摆脱苦难。可是鲁班自己心里明白,尽管他曾经修建无数亭台楼阁,但是要建一座不怕水冲的城确实是不容易啊!鲁班的朋友劝他放弃这种想法,以便保持自己的好名声,但鲁班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决定。他实地考察,然后又做了详细的分析。工程开始后,鲁班不辞辛苦,日夜操劳,无论刮风下雨,他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也从来都没有懈怠过。

邯郸城里有一个名叫张老三的人,是城里的一霸。他整天仗势欺人,鱼肉百姓,百姓们既恨他又怕他。他的家在城西北角,并没有列在修建范围之内,他非常生气,带着很多打手去找鲁班,非要让他把自己家圈进城内。

娲皇宫位于邯郸西部的涉县鲁班面对这些恶人,毫不畏惧,说:“我修的这座城非同一般,不能长,不能短,也不能凸凹,这样才不怕水淹。我不能因为你而害了全城的百姓!”张老三拗不过鲁班,只得带着人回去了。

没过多久,一座新的邯郸城修建完成了。这座城远看好像一条船,南北长,东西窄。最为奇妙的是鲁班在城四角的地下各放了一只金蛤蟆。这四只金蛤蟆个头不大,但力大无穷,可以支撑着整个邯郸城。

城池修完没几天,该地区连降暴雨,沁河的河水泛滥成灾。转眼间,平地就积了三丈多深的水。可奇怪的是,整个邯郸城被金蛤蟆顶着,仿佛悬浮在半空中,水涨城也高,水降城也落。人们在城中行走自如,一点儿都不用担心会被洪水淹着。邯郸的百姓们有了这座保险城,高兴极了,大家跑到街道上欢呼雀跃,感激鲁班的帮助。

邯郸著名的学步桥谁知好景不长,那个被圈在城外的张老三,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当上了兵部尚书。他对鲁班修城这件事始终耿耿于怀,当上大官之后,他仗着权势强行把挨着他家的那段城墙拆除,重新垒了一道向外凸出的城墙,把他的家圈进了城内,并把城西北角的那只金蛤蟆据为己有。

由于城西北角没有了金蛤蟆的支撑,城的东南角仰起,西北角陷落。当洪水来临时,邯郸城又像从前一样被淹。人们恨透了张老三,于是全城的举人和秀才联名上京告状,说他私挪城墙,导致民不聊生。皇帝将他斩首示众,并下令按照鲁班原来的设计的重新修建。邯郸城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从此,再也没有受过水灾,人们在城内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