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章

2012-08-20 17:26:53 发布 | 900字

知识小链接·郭姓名人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因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叫“沫水”和“若水”)。四川乐山人。曾经中国科学院院长,为现代著名文学家、史学界权威人士,蜚声国内外,致力于世界和士,蜚声国内外,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学学家、历史学家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

【姓氏起源】提到“虢”字,大概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三十六计》中那个“假道伐虢”的故事了。

春秋时期,晋国晋献公想吞并邻近的虞国和虢国两个小国。却苦恼于虞虢两国素来关系甚好。于是晋献公便听从大臣荀息的计策离间二国,以珍宝诱使本就贪得无厌的虞国国君虞公借道让晋国伐虢,取胜后,晋国转而攻打虞国,从而轻易取得两国。所谓“唇亡齿寒”便来源于此。

这个虢国是周王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分东虢、西虢、北虢,被晋国灭掉的,便是北虢。东虢的君主姬叔(虢叔)和西虢的君主姬仲(虢仲)的后代,便以国名为姓,称为虢氏。古代因“虢”、“郭”同音,所以虢姓人便声转而成了“郭”姓。

郭姓也有以居住地为姓的。中国古代有一些居住在城、郭、园、池的人,分别以“城”、“郭”、“园”、“池”为姓。其中居住在郭(外城)的人,便形成了郭姓。

【名人故事】有一年,私塾旁边的桃子熟了。郭沫若和小朋友们一起爬进附近的寺庙里,郭沫若旧居专拣熟透的蜜桃吃。不到半天工夫,庙里桃树上的甜桃几乎全都进了他们的肚子里。老和尚很生气,便去找私塾先生告状。先生觉得没有教育好学生,很是惭愧。可是追问之下,没有一个人承认。先生生气了,口出上联,挖苦讽刺偷桃的学生——“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并且事先声明:“谁要对得好,可以免罚。”大家你瞧我,我瞧你,半天也没有一个回答的。先生知道郭沫若最顽皮,他一定参加偷桃了,所以就叫他回答,也好罚他一下,警告他人。郭沫若只思考了半分钟,便对了出来——“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他实际上诙谐地回答了先生:昨日偷桃吃有我,将来能有所作为的也有我。

先生听了非常高兴,连声夸奖,心想:对句不凡,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结果全体偷桃学生,一律免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