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章

2012-08-20 16:59:19 发布 | 2014字

第17章

康熙四十四年初,康熙帝认为虽然河工已经告成,但是仍然需要察验形势,筹划善后之规,于是第五次南巡又开始了。康熙帝乘船到扬州城北高桥,对河道总督张鹏翮说道“河工已经告成,善后方略更为要紧。朕今亲临阅视,修建天妃闸,甚当”。可见,康熙对于河工一事是非常上心的。然而几个月后,河工又出了问题。黄、淮再次发生多年未有的暴涨,造成古沟塘、韩家庄、清水沟几处堤岸冲决,发生水灾。康熙帝闻讯十分着急,立即降旨“今春朕欲亲视高家堰”。于是康熙与臣子商议新的治河方案——溜淮套方案。康熙帝对溜淮套工程十分不放心,这么大的工程,若是有什么闪失,劳民伤财,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康熙四十六年,康熙第六次南巡。

康熙六下江南,主要是看堤防和了解东南地区社会和民生的疾苦,每次都很俭朴。且多数情况下是微服私访,没有惊动地方百姓。而他的孙子乾隆帝也进行过六次南巡,声言他的目的和祖父一样,其实恰恰相反。乾隆帝在江南游山玩水,耗用了大量民脂民膏,他的目的与作用怎能和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同日而语?

雍正继位之谜

康熙晚年,两度废太子,诸皇子虎视眈眈地觊觎着太子的宝座,勾心斗角,令康熙十分头疼。

而在激烈的夺嫡之争中,皇四子胤稹终以胜利者的身份登上皇位,接着展开对众兄弟的残酷报复。关于雍正嗣位的传闻,一直是历史上著名的悬案。一是篡改遗诏说。雍正喜欢结交剑客力士,康熙病重期间,雍正带着剑客入京。当时康熙已经拟好诏书,欲传位十四皇子。雍正则将遗诏盗出来,将“十”字改成“于”字。自己入宫问疾,命令心腹在宫外阻止其他人进宫。康熙临终时,宣召众大臣,过了许久不见人来。蓦地睁眼,却看见雍正站在跟前,十分震怒,取下玉念珠向雍正扔过去。过了一会儿,康熙就驾崩了。雍正走出来告诉大臣们,说皇上已册立自己为太子,并且取出念珠为证。大臣们无法辨别真假,只好奉之登极(《清朝野史大观》)。二是下毒说。是说胤稹向康熙进奉了一碗人参汤,康熙皇帝喝完就死了。影射胤稹在人参汤里放毒药,害死了康熙(《清代皇帝传略》)。当时在园内的意大利人马国贤回忆时也写道:皇上驾崩之夕,园子里有呼号的声音,其不安之状,说明一定是发生了某种“突然大变”(《明清宫廷疑案》)。

对于这两种说法,始终有人存疑。如篡改遗诏一说。清代文书中在写道皇子时,都写作“皇某子”,若是十四皇子,即书写为“皇十四子”,而不会只写“十四子”,那么雍正根本无法改动。何况当时“于”与“於”并不通用,在正式诏书中,不会写作“于”。至于人参,有资料表明,康熙认为北方人不宜用参,不喜欢服用。雍正即使要下毒药,也不可能用父皇素来不喜欢的东西呈献。第三种说法是,雍正嗣位事件是以武力为后盾,精心策划的一场宫廷政变。康熙六十一年冬,皇上在畅春园“静养斋戒”,一时与外界隔绝。胤稹极力拉拢守卫京师的步军统领隆科多,使畅春园处于胤稹与隆科多严密控制之下。他们先给康熙下了迷魂药,十一月十二日夜,康熙昏迷不醒,隆科多矫诏将皇子们急召到畅春园,让他们参与对康熙的照料,实际上是变相软禁。而胤稹则做了充分的应变部署后,才回到畅春园。康熙即崩,隆科多假称受先帝所托,宣读遗诏,由胤稹继位(《中国深宫实录》)。

雍正以非法手段取得皇位的传闻,当时就有多种。甚至朝鲜李氏王朝祝贺胤禛登极的专使回国后都指出“雍正继立,或云出于矫诏”(吴膈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十一册)。雍正为平息社会上种种传言,自撰《大义觉迷录》一书。书中记载,当康熙去世,新皇继位时,皇八子胤禊、皇九子胤禧都有十分激烈的反应。如果平时康熙有传位于胤稹之意,两人何至如此?而雍正在政局稳定后,遂对众兄弟展开报复。将皇八子、皇九子名字改为阿其那、塞思黑(满语中“猪、狗”的意思),进而远谪,两人郁郁而死(也有说被雍正派人害死)。皇十四子胤禵因是同母兄弟,故只派去看守皇陵。而这些都可能说明事发时众位皇子因受到武力威胁,被迫奉胤稹登极,而后时有愤激不平之语,遂被雍正加以迫害。

第四种说法认为胤稹是康熙的指定继承人。一是康熙晚年对胤稹的重视有增无减。康熙五十七年四月,命胤稹奉送太后灵柩安放地宫,读文告祭。康熙六十年命胤稹前往盛京,告祭祖陵。六十一年十一月南郊大祀,因自己身体不适,特命胤禛恭代。甚至应胤稹之邀,几次赴胤稹花园筵宴游玩,父子关系颇为融洽(《清代皇帝传略》)。二是康熙极为喜爱胤稹之子弘历,对弘历的宠爱,远远超出其他皇孙。康熙六十一年夏天,康熙在承德离宫传见弘历生母时,连称她为“有福之人”。以爱孙而传位于子,历史上亦有先例。故礼亲王昭裢在《啸亭杂录》中评论说,康熙对弘历宠爱异常,“而燕翼之贻谋因之而定也。”据朝鲜《李朝实录?景宗实录》记载,朝鲜官员金演曾听译员讲过,康熙病重时,“召阁老马齐言曰:‘第四子雍亲王胤禛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稹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雍正勤于政务,在位时颇有建树。然而关于他嗣位的由来,始终是历史界争论的一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