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2012-08-20 16:59:18 发布 | 2340字

第8章

隋炀帝还创立科举制,开设进士科,以考核诗赋为主,选择“文才秀美”的人才。这种制度削弱了门阀大族世袭的特权,为选拔下层优秀知识分子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除此之外,隋炀帝还掘长堑、置关防、开驰道、筑长城、置粮仓,大修文治、制定新制度,方勤远略威震八方等许多功绩,这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在其统治的前期,曾多次减免钱粮,连续4次大赦天下,可是国家的财富依旧是越来越多,人口也是不断增长。《资治通鉴》也说:“隋氏之盛,极于此矣。”

以此看来,那些关于隋炀帝是十恶不赦的暴君的野史传说,就显得愈加荒诞而不可信了。平心而论,就隋炀帝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建树,他也可以堪称是一位伟大的帝王。这也给我们以启示:在评论历史人物时,不能只看其一,要正视历史,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功不折罪,瑕不掩瑜,最终我们要看他在历史活动中有没有推动历史的进步。

唐宣宗出家之谜。

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维护统治,封建帝王大都对佛教采取宽容的态度。而唐代武宗时期,却发生了大举毁佛灭佛的行动,将佛像、佛堂的钟、磬等改铸为钱币、农具等物,史称“会昌法难”。而武宗之后的宣宗刚一即位立刻诏告天下,复兴佛教。这叔侄二帝对待佛教的态度,据说都与宣宗未继位前的一段“出家”经历有关。

唐宣宗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名叫李怡(后改名李忱),封光王。公元841年,李炎即位,称唐武宗。唐武宗做了皇帝,对他的叔叔光王很不放心,百般迫害,故光王为避祸,长期流落民间,并曾遁迹为僧。一日游方,在庐山遇到希运禅师,一同观看瀑布。禅师刚咏一联,“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唐宣宗听后,应声而答:“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表达了他身在民间,却念念不忘帝业的雄心壮志,“其后竟践位,志先见于此诗矣”。几年后,光王真的登上了大唐的皇帝宝座,实现了他平生的夙愿(《庚溪诗话》、《佛祖统记》)。禅宗里有“顿悟”与“渐悟”之说。禅师们有时用“棒喝”的方式启发弟子的悟性。在佛教典故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唐宣宗做王子时,曾在寺庙中做小沙弥,因见黄檗禅师在大殿礼佛,就问:“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要礼拜什么?”黄檗打了他一巴掌,说:“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常作如是礼。”(《削指录》)而据《豫章书》和奉新旧志记载:唐宣宗为僧云游四方时,曾到过奉新县的百丈寺。奉新西南部的“驾山”因唐宣宗经常登临而得名,“驾山”之南的“王见山”因唐宣宗看过而得名。唐宣宗即位后,对为僧云游的日子难以忘怀,对百丈寺僧人对他的照顾心存感激。因此一即位,就赐百丈寺“大智寿圣禅寺”匾额,并在天下推崇佛教。

黄檗山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大宗之一的临济宗的开创地。其中有一“皇叔塔”极为珍贵,据说就是为纪念唐宣宗李忱在此习禅而建立。始建于唐代的香岩寺,是唐朝著名国师慧忠的道场,有“千顷香岩”之称,与少林寺、白马寺、相国寺并称中州四大名刹,传说唐宣宗曾在这里削发为僧避难。霍山的灵山寺,也曾留下唐宣宗为僧时的足迹。唐朝历代帝王多尊崇佛教,而唐武宗即位后,却大举灭佛。有人推论,是源于同他叔父宣宗的矛盾。武宗毁灭佛教的原因,在于宣宗从宫中逃出之后,隐身于佛门(传说逃入杭州齐安寺为沙弥)。灭佛是为了查找宣宗,毁灭他的栖身之所。会昌二年、三年,武宗屡次下令对寺院僧尼加以勘问盘查,特别是严查沙弥、俗客、保外僧,后来又对寺院实行戒严式的管制,这其实是借机对在逃的宣宗进行搜捕和追拿(《唐武宗灭佛原因新探》)。

唐宣宗继位后,便“尽革武宗乱政”,下令恢复佛寺,并诛杀赵归真、刘玄靖等撺掇武宗灭佛的十名道士,“以平民怨”,其中就有对佛教报恩的个人因素在内。因为据说为隐藏唐宣宗,许多寺庙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唐宣宗出家为僧一说,未有明证,姑且存疑。

唐玄宗为何被封为“梨园领袖”人们习惯上称呼戏班、剧团为“梨园”,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梨园”是怎么和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的呢?“梨园”在什么地方?其性质如何?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

唐玄宗前期,全国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许多亚非国家的使臣、学者、商人纷纷齐集长安。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下,唐朝的音乐得到空前发展。唐玄宗本人素喜音乐,公元741年原来隶属太平寺的倡优杂技人才被划分出来,设立左右教坊,又挑选好乐工数百人,在蔡苑的梨园进行专门训练。有关这个艺术组织——“梨园”的建立,《旧唐书?玄宗本纪》载道:“玄宗于听政之暇,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号为皇帝弟子,又云梨园弟子。以置院近于禁苑之梨园。”《新唐书?礼乐志》则说:“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也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梨园法部,更置小部音声三十余人。”

从此,“梨园”成了唐代一个重要的艺术活动中心。它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清人汪汲《事物原会》卷三十七条“教坊梨园”说:“今西安府临潼县骊山绣岭下,即梨园地也。”关于梨园的出处,一般都认为它原是唐代长安的一个地名,但在具体地点上发生了分歧。有人指出在长安县西南香积寺附近今黄良乡立园村,此村最早叫梨园村或栗园村。还有人认为是在今西安城东南隅曲江池附近汉武帝所造宜苑旧址旁的春临村一带。第三种说法认为梨园在今西安城东北唐大明宫东侧附近三华里的午门村。第四种说法指出它在今西安临潼县骊山绣岭下。另外还有人认为唐代长安有两个“梨园”。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说一个在光华门北面,一个在蓬莱宫的旁边。《辞海》也持有“梨园”说,指出唐代长安“梨园”有“禁苑梨园”,在长安城北芳林门外东北的禁园中,“乃唐代真正梨园所在”。“宫内梨园”,分男女二部,皆称“皇帝梨园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