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巡回医疗队

2011-09-06 08:19:59 发布 | 1855字

浮肿病的起因是因为没粮食进肚,树皮和草根有的还有毒性。宋仁平的母亲已经半个月没起床了,她浮肿厉害。

偏偏这个时候,施玟还怀着孩子,元星又太小,不懂事,整天叫着肚子饿,家里只要有吃的就先照顾着他们母子。施玟很愧疚,可肚子里孩子就这么不死不活,都七个月了,看上去好像只有四五个月大。她怕是这孩子生下来也活不了的,婆婆病成这样,丈夫宋仁平的肚子也是贴着背脊,他的脸色越发灰暗了,嘴角上起着很多泡泡。他还要每天去各生产队巡视,看望各队的社员。这个日子,怎么个熬呀。

今天宋仁平从大队回来,带了一封姐姐施琳写来信。信上说,市里组织一批巡回医疗队到乡下,她报了参加来崇明岛的医疗队,就等上面批准,估计这个月底就会下来。

施玟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姐姐来了,或许他们就有救了。

先期到达的施琳,带着其他四个医生,首先住到了老宅上。那几间土改时盖的草房,自从竹园小学搬离后,就成了7队的食堂,食堂关闭后,就一直空着。

施琳抱着小外甥元星,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都知道现在是国家困难时期,不知道竟然会难成这样!这孩子,严重的营养不良,还伴有轻微腹水。”

“你们先看看他奶奶吧,我们担心她会捱不过这个冬天。”

施琳抱着元星和一个男医生来到了元星奶奶的房里。

“妈妈,我姐姐带着医生来了,我们有救了。”施玟来到床前,俯身对床上的病人道。

那位男医生,看了老人的肚子,说:

“必须排除体内积液,然后输葡萄糖液。再不采取行动,有生命危险。”

施琳放下手中的孩子,马上和其他三位医生一起,取出行李中的药品,着手抢救病人。宅上的三茄和大凤搬来桌凳,拼凑着作为病床,大家七手八脚,忙碌了一阵子,人们一传十十传百,纷纷来到了老宅上,外宅上的人家,来时也带来桌凳。医生们一时来不及顾及这么多病人,目测着病情轻重,先收治了七个大肚子病人。

夜深了,煤油灯下,为首的程医生队长,向市卫生局的领导写了一份报告,要求马上增援医生和药品。这里的情况太糟糕了,没有电灯,输液治疗都得在白天进行。而且食物紧缺,他请求领导,在增派医生和药品的同时,再派送一些食品,用来医疗队的自给。这份报告,经过再三斟酌后,由元郎去大公镇上的邮局发电报。

三天后,一份电报送达:请安排数人去码头接八号早上八点半的船。

宋仁平元郎等七人用担子挑来了药品和食物,医疗队又来了十一名医生。老宅上无法容纳这么病人和医生,大家建议把这个临时医院,转移到竹园小学校里去,本来这个学期,学校就没上过几天的课。

一个漫长的冬季,一点点地熬到了春节,宋仁平和陈三一起清点县里派发的食物票据。按照户口本每户一票,凭票去大公镇的供销社领取一份过年的食物:五斤籼米,一斤酱油,三斤玉米粉。据说,就这批食物,国家已经动用了战时的储备。

施玟在一九六一年的大年初一夜里,提前三星期产下一不足三斤重的女婴。还好有巡回医疗队的妇产科医生在,否则那小生命的小命难保。

施琳为小外甥女喂奶,那一包奶粉是她来崇明时带来给元星的。奶粉在上海市区也是奢侈品。她婆婆从香港寄来两包奶粉,一包她留给了自己十岁和六岁的两个女儿,一包就被她塞进了行李箱里。小妹施玟皮包骨头,自身根本没有奶水,这一包奶粉就这么拯救了一条小生命。

施琳看着骨瘦如柴的妹妹,很是心疼。想着当初因为替父亲看病,家里几乎倾家荡产。否则说什么也应该把妹妹留在上海。小妹和大哥回了老家,大哥在东北角的东平林场当老师,四十岁了,至今仍孤身一人。可施玟说,多亏了她跟着大哥回来了,她才有机会认识宋仁平,生活很苦,但她很幸福。

“我姐夫去川沙巡回医疗,啥时候结束?”施玟转了话题。

“估计要过了夏季,春夏季是吸血虫的高发期,那里患吸血虫病的人很多。”

“还好,我们这里只是浮肿病。没有吸血虫病。”

“是啊。这里的水质好,都是流动的活水,再说人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饮用井水。也不在河道里刷马桶。”

“妈妈一个人带两个孩子,也是挺辛苦的。”

“嗯。她一直不放心你和大哥,一直说要回来看看。可诚诚和谊谊都得有人带。”

“医疗队会很快解散吗?浮肿病人已经差不多治好了。”

“是的。不过我们会留下几名医生,协助这里建立公社卫生院,他们会待上两三年的。”

“卫生院建在大公镇上,以后这里的老百姓看病就不用上县城了。”

“是啊,有了医院总是好的,听仁平说,岸外马上也要拉电线了。”

“嗯,牛壮壮作为第一批电工,开春就要去县里培训做电工呢。”

开春了,麦苗绿油油的,长势喜人。医疗队要回上海市区了,很多人来竹园小学送行。元郎仁安还有几个壮劳力,跳着担子将医疗队的物品送至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