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明天的共产主义

2011-09-03 07:54:32 发布 | 1621字

且说着老宅上,搬走了小学校,也并不冷清。宅上的三户人家相继添丁进口。元郎家自有了雪儿后,大凤在三年后,就添了一个女儿,取名为雨儿。接着仁安家三茄,生个了儿子,叫元青。去年施玟为仁平添了个儿子叫元星。

时值大跃进,成立了人民公社。原来的村长宋仁平现在是大公公社黄岸大队的大队长。生元星时,正当全国都在放高产卫星。什么水稻亩产超十万斤卫星;母猪一窝生猪仔一千多头卫星;奶牛产奶超吨卫星;家家建高炉,户户炼钢铁。卫星放得一个比一个高,当初为适应形势,大队长的宋仁平,也想放个卫星,可他的生产大队,水稻在收割前夕,遭受强台风雷暴雨,减了产;母猪的肚子也不争气,最多的一头也就产了十九个小猪仔,当天还死了三个。公社里催着报数字,宋大队长急呀,就是报不出来,大队会计陈三提醒他:随便报一个吧,否则小心被打成右派。

卫星没放成,施玟老师为他放了卫星——生了个儿子,于是就取名为元星。

施璋搭乘一段林场买树苗的拖拉机,又步行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老宅上。大半年多没来了,这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曾经是竹园小学的三间大草房,又翻了新,现在是黄岸大队第七生产队的食堂,家家户户的锅啊铲啊的,都交去炼了钢铁。人们一窝蜂地窝在老宅的竹园里,就等着吃饭。

谁都在感受着人民公社的好,敞开肚子吃饭不用钱,明天或不多久的日子就要实现共产主义了。到那时,想要什么,政府就给什么,哪怕是老婆孩子。

宋队长开始犯愁了,他所管辖的十个生产小队,没人开始愿意回到田里。眼看要到晚稻插秧的时节了,好几个小队都没有育秧,有人开始怀疑他的大声疾呼,说他落后形势,太“右”了。

这两天,他和陈三挨个去了各个生产小队,发现各队的仓库里已经没有余粮了,有的开始打起了种子的主意了。

“大哥,你那边林场怎么样?”宋仁平问还没坐下喝口水的施璋。

“我们就是天天种树,我们的粮食是去粮管所买,可前两天上面说,我们的定量粮食无法得到满足了,要我们自给自足。我们又不种粮食的,去别的农场调剂,可他们也在敞开肚皮吃饭,库存的粮食也不多。去了相邻的几个农场,都说马上那个共产主义了,按需分配,不要劳动。只调到不足两百斤的玉米和六七十斤的麦子,我们好像最多只能坚持一个多星期。”

“看来哪里都一样,我们好像又要面临灾难了。”

“主啊,保佑我们。阿门。”施璋在胸前划了十字。

“大侄子来了呀,快叫大舅,大——舅,星星叫。”仁平的妈妈抱着元星过来。

星星睁着大眼睛,陌生地看着眼前这位大舅。

奶奶把星星给舅舅。

“来吧,大舅抱抱哦。这孩子太瘦了。”

“是的。没营养啊,现在又和大人一样,天天吃食堂。”奶奶说。

“马上连食堂都没的吃了哦,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瑶瑶来信说,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苏联又在卡我们,接下来,我们可能会更糟。”施璋忧心忡忡,他在心里又默默地祈祷万能的主来拯救这个世界。

“快来吃饭了。”施玟过来招呼大家。

“怎么又喝粥呀,谁受得了啊,人家六队的食堂就从不喝粥。”有人在队伍中发牢骚。

“是啊,是啊,我们为何老喝粥?队长呢,队长说说。”大家七嘴八舌地吵吵嚷嚷。

“你们不要吵,我看大家马上就要连粥都喝不上了。早稻烂在了田里,晚稻的秧苗刚刚播下,仓库里的粮食最多能维持半个月,我们七队最好的了,六队的食堂明后天就得解散。人家没粮食了,晚稻也没播,他们这两天就在喝种子煮的粥。”宋仁平在等着吃饭的队伍前面和大家解释。

“啊,啊,怎么会这样呢?不是说马上那个共产主义了吗?按需分配呀,我们的需要是粮食,人民公社不分配给我们吗?”

“那大家又得出去讨饭了呀。”

“会饿死人吗?”

“早知道会这样,不应该吃食堂呀,家家自己吃,还节约些。”

“那些钢铁炼了也没有用,都在田里,废铁都不如。”

“明天大家赶紧去田里插秧吧,晚稻再不插,真的就要饿死人了。”

“对,对,赶紧插秧去。我们还是听宋大队长的,农民还得种田。”

“那么共产主义呢,就实现不了了吗?”

没人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大家的肚子都还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