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知识青年

2011-09-16 08:38:04 发布 | 1580字

吴建华穿上军装,背起行囊去武汉入学的情形,令很多学生羡慕。这也是元青一心向往的,他将来也想考军事大学。可是接下来,高考取消了,上高中也是经贫下中农推荐。从小到大,元青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最优秀的。可是事实就是那么严峻,他不得不提前回家扛起了锄头。

好在平时农忙的时候,一直帮着下地干活,一时不上学了,天天出工也没什么不习惯。下个月生产队里买的拖拉机就要来了,元青被安排去学习拖拉机驾驶培训,这让他有点喜出望外,能开个拖拉机在田野里驰骋,倒也暂时弥补了因为上不了高中的缺憾。

宅上的孩子,元贞出嫁两年以后,雪儿也和水狗结婚了。元贞带了男孩回到娘家,让大家很是欣喜。元贞也许因为做了母亲,疯疯癫癫的毛病似乎好了很多。母亲三茄等不得孩子断奶,就把母子俩接了过来。元青喜欢孩子,天天逗着小堂妹元秋和小外甥顾军玩。

开拖拉机这活很吃香的,农忙时耕地,农闲时为农户去砖窑拉砖瓦。农户一般付运费给队里,还另请司机吃饭。

今天元郎大哥,要元青开着拖拉机去公社接两个知识青年。因为那是两个女青年,元青叫上了雨儿。他们两个同年,从小一起长大,是上下辈,雨儿一直叫元青为青叔。

“青叔,有女的开拖拉机吗?”

“没有的。拖拉机都是男的开。”

“毛主席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为何只有男的开?我也想开。”

“不行。你们女的力气小,马达摇不开的。”

“要不,你让我试试,看我能不能摇开。”

“好吧,等把她们接到宅上的时候,再让你摇摇看。”

公社大院里,热闹非常。一辆两吨卡车上,有两个人正在卸下行李。那些方方正正的被褥如炸药包似的,被卡车上的人一一扔下地来;一人站在车边,接那些从车上递下来的网兜,那里面装着盆盆罐罐。

有一名干事模样的人,正在一个本子上记着什么。元青把拖拉机熄了火,和雨儿来到那干事身边:

“黄岸大队七队的,哪两位跟我们走?”

“等等,黄岸七队。崔英,冯晓梅,”干事向人群中的知青叫道,“谁是崔英,冯晓梅?”

一个女生,齐腰的辫子,瓜子脸,身材高挑,走了过来:

“我是崔英。”

另一个胖胖的,圆脸,短发,跟在崔英后面:

“我叫冯晓梅。”

“来,你们俩,跟着他去黄岸大队七队。”

元青把她们俩的行李放到了拖拉机的车斗里,雨儿先爬到车上,伸出手来先把冯晓梅拉了上去,接着又把崔英也拉到了拖拉机上。

元青奋力摇动了拖拉机的马达,拖拉机得得得地抖动起来。

一会儿工夫,拖拉机开到了老宅。

把两位知青安顿好,雨儿要元青让她摇拖拉机。

雨儿虽说快十七岁了,她活泼好动,平时喜欢唱唱跳跳,很多人说她像电影英雄儿女里王芳。有时她还会唱上几句样板戏红灯记中小铁梅的唱段: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

她喜欢在腰间束一个武装带,再加上她身材高挑,一副英姿飒爽的样子。太奶奶一直说雨儿像极了年轻时的姑奶奶婉姑。

“青叔,把手柄给我。”雨儿从元青手里抢过手柄,插入拖拉机马达中,奋力摇动起来。可那拖拉机如泄了气似地,得得了两下,又停了下来。

“我说么,你们女的不行。”元青道。

“我倒不相信,我偏要摇出来不可。”雨儿就是那样,脾气倔。

一连试了五六次,雨儿终于把拖拉机摇发动了,拖拉机得得得怒吼着。

“让我开着试试。哎,来呀,我要开拖拉机了。”雨儿一大步蹬上驾驶座。元青赶紧跟了上去。在跟前看热闹的元星元春也上了拖拉机。

一群孩子,开着拖拉机出了老宅的桥门。

这时,宋仁平骑着自行车回家,他忙下车,大喊着,让拖拉机停了下来。

“啊,谁在开呢?青青,这拖拉机可以随便给人开着玩的吗?”

青青一向害怕叔叔,经叔叔一骂,吓得不敢出声了。

“二叔公,是我自己要开的。”雨儿调皮,平时和二叔公没大没小的。

“你们这样会出人命的,知道不知道?”

“以后我们再也不敢了。”

“那知识青年呢,来了吗?”

“来了,在屋里呢。”

宋仁平将元春和元星放在自行车前横杠和后座上,推着进了老宅的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