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姓社还是姓资

2011-09-17 08:31:56 发布 | 1492字

年终的决算,一直是让宋仁平最头疼的。他已经让陈三逐一和各小队的会计校对核实,他和大队支部成员开会讨论过多次,希望把年底前的一部分出售棉花的收入纳入下年度。即使这样,黄岸大队的农民决算还是很有可能在全公社是最高的。尤其七队,每次大队里发下来的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手表票,七队总嫌不够,他们是全大队拥有这三大件最多的小队。

宋仁平担心,决算完了,黄岸大队又会被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典型。他平时和农民交谈,有意无意地透露出,让农户多砌羊圈。通常一户为一个羊圈,现在规定一户只能养两头羊,上面检查也是去羊圈看圈内的羊多少。假如一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羊圈,他们又看不出来。这确实是个好方法,比起有的农户在检查时,手忙脚乱地把羊东躲西藏好了很多。

入冬以后,黑市面上的羊肉收购价格很高,黄岸大队的农户,在神不知鬼不觉中都发了一笔小财。有人向上面举报,宋仁平又在资本主义道路了。

屋檐下的有线广播里,又响起了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乐曲,公社又有会议通知了:

“请大家注意,现在播报一个通知,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下,国内国际形势一片大好。在这片大好形势下,有人妄想复辟资本主义。为遏制资本主义苗头在本公社蔓延,大公公社党委决定,在黄岸大队召开现场会议。出席对象:各大队支部书记、大队长、民兵连长。会议时间为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五日上午十点。地点为黄岸大队大队办事处。请大家准时出席。”

黄岸大队的老百姓听到了这个通知,整个大队风声鹤唳。相互间通知,把羊尽快转移,霎时间,灶台后,床底下,都成了羊儿们的临时居所。

那些贩羊的小贩们,更是停下了脚步。看来,这黄岸大队又一次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典型了。

十点不到,黄岸大队的办事处,很多人都来到了这里,有的还不是开会的干部,他们是这个大队的社员。

一会儿人越来越多,公社里一个组织会议的干部,不得不把大家转移到不远处的竹园小学去。大队部前面的场地太小,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

那干部看样差不多了,开始点名:

“新港大队。”

“全到。”

“岸南大队。”

“缺民兵连长。”

“镇东大队。”

“全到。”

……

接下来由黄岸大队的陈三会计向大家回报,一九六八年黄岸大队的年终决算情况。很多人听完后与会者啧啧称奇。接下来,把参加会议的人分成十组,分别去黄岸大队的十个小队,看农民的副业情况,看完后大家回去吃饭,下午一点半,集合竹园小学讨论。

大家回绕着黄岸大队,农民的收成和副业,到底算不算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很多人义愤填膺:

“这黄岸大队,家家有副业,每户单单养羊的收入就达一百多元,还有生产队分红,也有两百多元,我看他们走资本主义道路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现在是新社会,可不能再让红旗变色啊!”

“这宋仁平本来就是个黑典型,头上还戴着走资派的帽子,他太胆大妄为了!”

“看看这黄岸大队,家家都是大瓦房啊,他们真的是离资本主义不远了啊!”

“有必要向县里市里反映,我们先把宋仁平拉出来批斗,阶级斗争本来就该常抓不懈!”

“打倒走资派宋仁平!”

“把这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走资派,批倒批臭!”

“他人呢?拉出来示众!”

人群中,几个推推搡搡之中,把宋仁平被推到了前面。

本来主持会议的人,想让大家讨论,这黄岸大队到底是姓社(会主义)还是姓资(本主义),现在看来黄岸大队姓资是毋庸置疑的。

讨论会一边倒,即使是有人心里羡慕黄岸大队老百姓收入的,嘴里也不敢说宋仁平一句好话,在这个风口浪尖之上,谁还敢做出头的鸟呢?

现场会议结束后第二天,宋仁平又被通知去了县五七干校,没说是学习还是去改造。就连二月十七日的春节也不准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