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 分智慧篇:

2009-12-14 16:49:54 发布 | 10894字

从小培养男孩机智勇敢的头脑

诸葛亮为什么次次都能打胜仗?因为他不是用剑来打,而是用脑子;曹冲为什么得到了父亲曹操的喜爱?也是因为他善于动脑;晏子用两个新鲜的大桃子就把三个大力士给干掉了,真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聪明!让孩子知道,脑子只会越用越灵,越用越聪明,机智勇敢的男孩到哪里都招人喜欢。

空城计

——学会逆向思维,更能出奇制胜

三国的时候,最聪明的诸葛亮犯了个大错误,他在带兵去攻打魏国的时候,派大将马谡守着最重要的街亭,但诸葛亮没想到,马谡是个骄傲自满的人,竟然连他的话都不听,自作主张去行动,结果被魏国的军队把街亭占领了。当时,诸葛亮正在西城守城。

魏国占领了街亭后,由司马懿带着十五万人来攻打西城。这可让西城里的人大吃了一惊,原来呀,当时西城只有诸葛亮和一些文官,武官都没在。原来城里就只有五千人马,但是有一半人出去运粮草了,城里只剩下两千五百人。一些不会武功的文官带着两千五百人守着西城,和一座空城没有什么区别,怎么能打得过魏国的十五万强兵呢?大家愁得眉头皱头一团,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

这时,诸葛亮登上西城城楼,向远处看了一阵儿,对大家说:“大家别着急啦,我有办法,我只要用个小计策就能让司马懿退兵。”大家都好奇地望着诸葛亮,问他:“丞相,您有什么好计策?”诸葛亮笑了笑,便开始安排大家了。

按照我们的想法,在魏国的军队到来之前,诸葛亮应该怎么做呢?他肯定是要派人准备好大量的木头、石块,紧紧地顶住城门,再派所有的人准备好石块、武器到城楼上埋伏,以防魏军万一爬墙上来,做好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可是,聪明的诸葛亮却没这么做。

只见诸葛亮命大家把所有的旗子都收起来,不许露在外面,两千五百名士兵全都守在原地,哪里也不准去,也不准出声儿。他还专门派人管理纪律,谁要是敢到外面去或者发出大的声音,就立刻砍头。

然后,他让士兵们把四个方向的城门全打开,又让八十名士兵换上老百姓的衣服,二十个人一组,分成四组在四个城门里一边向街上泼水,一边扫大街。

最后,他自己披上大衣、戴上帽子,在望敌楼的栏杆前坐下,派小书童点燃了三炷香,慢条斯里地弹起琴来。

魏国军队的先锋队最先到了西城下,向城上一看,只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弹琴,两个小书童正在身后伺侯着,一幅悠闲自在的样子。这可把魏军的先锋队吓了一跳,他们想,我们带着十五万军队来攻打诸葛亮,他竟然一点不紧张,还有闲心在这弹琴,该不会是做好了埋伏,想引我们进去吧?

魏军的先锋想了又想,还是担心有埋伏,所以赶快命军队原地不动,然后派人火速回去向司马懿报告。

司马懿听到了这个消息,根本不相信。他决定亲自去看个究竟,于是他快马加鞭赶往西城,还没等到城门口,他远远地就看到诸葛亮笑眯眯地坐在城楼上弹琴,城门大开着,二十个老百姓正在若无其事地洒水扫街,根本没在意城外不远处的魏军。司马懿也很纳闷,这个诸葛亮这是要干什么呢?恐怕是有埋伏啊!想到这里,司马懿赶快命令军队向后转,原路返回,撤军。

司马懿的儿子听到父亲的这个命令,急忙来问司马懿:“父亲,诸葛亮这个样子恐怕是装出来的,一定是他城里没兵,故意做出这个样子来吓唬我们,我们为什么要退兵呢?不如直接杀进去啊!”

司马懿教训他说:“你懂什么?诸葛亮向来做事小心翼翼,有危险的事绝对不会做,如果他为了吓唬我们才这样做,难道他不怕万一我像你一样鲁莽,带人冲进去把他打败吗?他才不会冒这个险呢,你太小看诸葛亮了,随便一个人就能看得出来的计策,他才不会用呢!现在他敢坐在城楼上弹琴,敢城门大开,还让百姓们假装在城里扫地,就是为了骗我们,让我们轻敌,冲进城去,其实他的军队正埋伏在暗处。如果我们冲进去了,他肯定会马上下令关上城门,把我们关在里面,然后他的军士们肯定会冲出来打我们,那时候我们就惨了。唉,年轻人啊,凡事要多考虑,听我的话,赶快下令,撤退。”

魏兵就这样全都走了,而只有几个文官和两千五百名士兵的西城,连仗也没打,就取得了胜利。诸葛亮的这个计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空城计”。

当我们的能力在困难面前显得很弱的时候,可以尝试从相反的方向去思索。其实有些问题倒过想反而使问题更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更容易,甚至还会有新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呢!

曹冲称象

——遇事多动脑的人更聪明

大概在距今1700多年的时候,有一个小孩名叫曹冲,他非常聪明,因为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都喜欢多动脑筋,用他那从不闲下来的小脑瓜,不断的想出不同的办法来解决各种问题,久而久之,他的脑子越来越聪明,成了尽人周知的小名人。

曹冲的父亲叫曹操,是一个很有名的大官,曹操有很多很多的朋友,所以经常会收到不同的礼物。有一天,曹操的一个外国朋友就送给了他一头大象,这大象曹操可是从没见过的,更别说他手下的那些官员了,所以看到这么一头庞然大物,大家都很好奇,有人想摸摸他的长鼻子,有人想研究一下他的象牙,有人在猜想他平日里都吃什么,一顿该吃多少才能饱呢?

可是,曹操不关心这些,他心里有他的想法啊!我平日里驰骋沙场身经百战,原以为自己身下的坐骑当是物中之魁首了,不想竟然还有比我的宝马更庞大更强壮的动物存在,我平日里骑过的宝马少说也有一千多斤,可要是跟眼前这大耳长鼻的家伙比起来似乎就小多了,只是不知这大象有多重呢?不如叫人来给我称称,也好解开我心中的疑惑。

想到这里,曹操低头轻咳一声,身边的大臣立刻安静下来,都等着看曹操要说出什么话来。

“我看这大象倒是着实生的憨厚可爱,只是不知他比起我们平日里骑得宝马到底强过多少呢?”

“哦?大人莫不是要让这大象和宝马赛跑?”身边有人问道。

“非也!”曹操摇头回答。

“那,不比速度,莫不是大人要比重量,看看这大象到底有多重?”又有人说话了。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

在场的人纷纷附和,觉得这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于是,大家立刻七嘴八舌开始讨论称象的方案,可是那时候还没有那么大的称啊,要把这么一头庞然大物的重量准确地称出,还真的是个难题,在场的人绞尽脑汁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都围着大象叹起了气。

正在外面玩耍的曹冲听到这件事,立刻跑到众人面前大喊:“我有办法,我有办法!”

大家都愣住了,虽然平日里知道曹冲聪颖过人,可是,面对这么大一头大象,大人们都束手无策,你一个小孩能有什么办法,该不是胡捣乱吧!就连他父亲曹操也说:“乖孩子,这是大人说话的地方,不要捣乱,快出去找你的兄弟们玩去吧!”

可是固执的曹冲却梗着脖子不肯离开,他说:“父亲,孩儿有办法,你就让我试试吧!”

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曹操不禁动心了:“也好,那父亲就给你一次机会,你先给我们说说吧!让我们看看你的办法可不可行。”

可是小曹冲却自信地说:“我称给你们看,等我称完了,你们就明白了,不过,你要让他们都照我的吩咐去做!”

“哈哈,好的,没问题!”父亲答应了他的请求。

接下来,曹冲就开始称象了!

首先,他让人把大象牵到了河边,正巧,河里有一艘空着的大船,大船的大小刚好能让这头大象站上去。

当大象站到船里面以后,船就开始往下沉了,等到船沉到停止不动的时候,曹冲就让人在船和水接壤的地方划上一道线,然后让人再把大象牵出来。

大家纷纷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不知道他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没想到接下来的时间,他却吩咐人去挑石头,一担又一担,然后把挑回来的石头统统放到船里面,直到石头又让船沉到刚刚划的那道线上的时候,他才吩咐停下来。

最后,曹冲开始让人称石头的重量了,因为石头小,又方便称,所以很快就称完了。最后他让人把所有石头的重量相加起来,然后拿着最后的数字走到曹操面前说:“父亲,孩儿称完了!”

这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曹冲用了等量换算法,因为石头和大象使船沉到了同一个刻度,那么大象的重量不就是石头的重量吗?虽然这个办法看起来很简单而且很好实行,可是,如果没有曹冲多动脑,大人们又有谁会想出来呢?看来,曹冲的确是个聪明的小孩。

生活当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多多动脑,多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千万不能被困难吓倒。只有我们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了,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而且动脑越多,办法也就越多,这样头脑才会越来越聪明。那么,想一想,你还有比曹冲更好的办法来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吗?

郑人买鞋

——只顾形式不顾实质注定会失败

古时候,有一个郑国人。他是个死脑筋,干什么事常常陷入困境,因为他不懂得变通,不懂得动脑筋想办法。

一次,他的鞋子已经破得不能再穿了,鞋底都磨漏了,于是,他决定去集市上买一双新鞋。这天,这个郑国人起了个大早,在家里找一根小绳子量好了脚的尺寸,还打了一个结,然后就出门往集市上去了。

郑国人的家离集市挺远的,他赶到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了,集市上人来人往,卖什么的都有,热闹极了。他找到了卖鞋的店铺,挑来挑去,终于选了一双看起来还不错的鞋子,对鞋店的老板说:“老板,给我拿一双这样的鞋子!”

鞋店老板答应一声,问他:“您穿多大的尺码啊?”

听店老板问他要多大的鞋子,那个郑国人忽然想起了量尺码的那条小绳子,于是伸手到怀里去拿。当他的手伸进怀里的时候,他的脸色变了,原来,那根小绳子竟然没在怀里。

这下这个郑国人傻了,他在鞋店里开始满身地乱找,差一点脱下衣服来翻翻。这让店老板很吃惊。鞋店老板赶忙问他:“怎么了?您丢了钱吗?”

这个郑国人回答说:“不是不是,是我量脚的尺码不见了,看来,可能是我忘记带出来了,这可怎么办?”

鞋店老板松了一口气,说:“嗨,我当怎么了呢,没丢钱就好。是您自己穿的吧?没带尺码怕什么,我拿几双鞋子来给您试试不就行了吗?”

郑国人说:“那可不行,没有尺码,只靠脚来试,万一买得不合适了怎么办?你等等我,我这就回去取尺码,一会儿就回来。”没等鞋店老板回答,他就转身一溜烟儿地跑回去了。鞋店老板目瞪口呆地愣在那里,好半天都没弄明白这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郑国人一路跑着回了家,打开门一看,那条打了结的小绳子果真放在桌子上,他大喜过望,把小绳子拿起来往怀里一揣,锁上门又开始撒腿向集市上跑。

可是,等他再跑回集市上的时候,太阳早就落山了,集市已经散了,做生意的人都已经回了家,店铺也都已经关了门。

他沮丧地敲鞋店的门,可是来开门的小伙计告诉他:“老板不在,我们已经关门了,不卖货了,改天再来吧。”

这一路郑国人跑得口干舌燥,喉咙里都要着火了,可到底还是赶得太晚了。他又累又渴,垂头丧气地坐在鞋店门外的台阶上。

旁边经过的人看到他这副样子,都关心地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把今天的事情给大家讲述了一遍,大家哭笑不得。

有人问他:“你是给自己买鞋,又不是给别人买的,你自己用脚试一下鞋子不就行了吗?还有比自己的脚更准的尺码吗?为什么还非得大老远地跑回家去拿尺码呢?”

他回答说:“尺码是我亲自量出来的,一定是最准确的,我宁可相信我量的尺寸,也不能相信我的脚。”大家听了他的话都哄堂大笑,说他脑子笨,不够灵活。

这时候天已经黑了,而这个郑国人却还在离家很远的集市上,沮丧地坐在鞋店门口,看着自己那双破得越来越严重的鞋子,又脱下鞋看了看脚底磨起的大泡,觉得委屈极了。他在想,我也没有做错啊!

做事要学会变通,很多事情都不是只有一种解决办法,只要是方便可行的,切合实际的,就可以拿来用。比如在做题时用这种方法解答不出来了,可以试试其他方法。那些不考虑实际情况,不懂得变通,固守一种方法的人,会走很多的弯路,甚至根本不可能获得成功。

田忌赛马

——换一种思维,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古时候,齐国有一个大将军名叫田忌。田忌非常喜欢马,尤其闲下来的时候,他特别喜欢跟别人赛马。这些人不但包括和他一起打仗的将军,还有他的国君齐威王。

有一次,田忌又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赛马比赛,不过这次跟以往不同的是,他们都要把自己的马分成上、中、下三个等级。比赛的时候就要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而下等马自然也要对应下等马。

比赛开始了,大家都为田忌捏了一把汗,因为田忌的马虽然厉害,可是他毕竟只是个大将军,他的马虽然经过自己的细心照料,也经历过很多场比赛,然而,齐威王毕竟是一国之君,他的马都是经过各地的官员精挑细选的,都是身经百战,品种相当优良的马,所以齐威王的每一等级的马自然都要比田忌的马强一些。

果然,几场比赛下来,田忌实在输得有些惨,还没有等到比赛结束,田忌就不想比下去了,他觉得这样下去的话自己太没有面子了,于是垂头丧气的打算离开赛马场。

就在这时候,田忌感到有人在拍打自己的肩膀,回过头来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孙膑,在好朋友面前被别人打败,田忌更加觉得自己不好意思,于是苦笑一下准备离去。没想到孙膑却说:“不要灰心,我有办法让你赢得这场比赛。”

“嗯?你真的有办法?”田忌惊奇的问道。

“当然!”孙膑回答的胸有成竹。

“什么办法?更换赛马吗?我没有更好的马了!”田忌还是有些担忧。

“不,什么都不用换!还是这几匹马,只要你照我说得去做,就一定能够赢得比赛。”孙膑说得神秘兮兮却又信心百倍。

反正已经输了这么多场,如果按照孙膑要求的去做,再输一场也无妨,但如果赢了,那我肯定能挣回不少面子和银子。想到这里,田忌便对孙膑说:“好吧!那我就听你的,再比一次!”

于是,他们转身返回赛马场。

原以为田忌早已经离开了赛马场,所以,齐威王一直在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马如何如何厉害,甚至说田忌的马实在太差劲,所以今天才会输得那么惨。可是,齐威王却没有想到,田忌又回来继续比赛。看到田忌和孙膑重新走回赛马场,齐威王的心里也打起了小算盘。

难道田忌还要杀个回马枪?看他那么自信的表情,是不是背后又想出了什么新花招要对付我?不过,管他呢,反正我已经赢了这么多场,倘若继续比赛,只要不换马,田忌肯定赢不了我的。

这么一想,齐威王的底气便足了不少,他冲着田忌骄傲的叫道:“我的手下败将,你又回来是什么意思?难道还要继续出丑吗?哈哈哈!”

齐威王本来是想用这话把田忌激怒,这样可以把他气跑,终止这场比赛,可是,田忌却大声的对在场的人喊道:“我要重新比赛!”

听到田忌的话,齐威王先是一愣,但还是嘲笑田忌说:“看来你是觉得今天输的还不够了?哈哈!好啊!你要继续比,那我奉陪到底了!等到你颜面丢失了可别怪我不留情面啊!”

田忌没有理会齐威王的冷嘲热讽,想到刚刚一路过来孙膑告诉自己的绝妙主意,田忌只是淡淡地说:“我要继续比赛,但需要稍稍更换自己马匹比赛的出场顺序。”

已经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齐威王丝毫不在意田忌的要求,轻蔑的说:“没有关系,想换就你就换吧!”

一声令下。赛场回复安静,比赛重新开始。

看到田忌那么自信的样子,大家也都想看个究竟,于是个个大气都不敢出,等待着比赛重新开始,看看有什么奇迹发生。

可是,让大家惊奇和失望的是,第一场比赛下来,田忌竟然拿自己的下等马去和齐威王的上等马比赛,自然输的是一塌糊涂。齐威王更加洋洋得意了。

但是,还没有等齐威王回过神来,第二场比赛开始了,这时候,田忌是拿自己的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所以,还没有等齐威王的马跑到终点,田忌的马就早已一马当先,提前赢得了这场比赛。

这时候,大家才看出田忌的不同凡响,齐威王可是担心下一场比赛了,因为下一场,田忌将要拿他的中等马对自己的下等马了,要是照刚刚这样的结果比下来的话,这一场齐威王一定又要输了,可是,还没等齐威王考虑明白,第三场比赛已经结束了。

果然,这一场齐威王的下等马一点都不是田忌中等马的对手,田忌又赢了。

最终的结果是,三场比赛下来,田忌输一场却赢了两场,最终取得了胜利,打败了齐威王。

同样的马,同样的人,不过是换了一种思维方式,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竟然就反败为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难题,我们可以想各种办法去解决,如果一般的方法解决不了,那我们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或者发散、或者逆向,稍稍转变一下思路,也许就会像田忌赛马一样,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草船借箭

——借他人之力来达自己目的

三国时期,东吴的大都督周瑜虽然人很聪明,但却是个很爱妒嫉的人。蜀国的诸葛亮是有名的聪明人,总能想出比周瑜更好的点子来,这让周瑜很不高兴,很想除掉他。

有一天,周瑜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派人把诸葛亮请到大帐中来,假装说想请诸葛亮帮忙造十万支箭,准备在和曹军打仗的时候用。诸葛亮答应了。

诸葛亮问周瑜:“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啊?”

周瑜说:“很着急呀,十天能做好吗?”

周瑜本以为诸葛亮用十天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做出十万支箭,所以故意给了这么短的时间,哪知道诸葛亮却说:“十天哪行啊,太长了,会耽误大事的。我看啊,就三天吧,三天之后你派五百个人到江边来搬箭。”

周瑜大吃一惊,他说:“这可是正事,可不能开玩笑啊!”诸葛亮说:“我也在说正事啊,都督不信吗?不然,您派人拿纸笔来,我写个军令状。”

周瑜这回高兴了,他想:“哼,想抓你的错误还抓不到,你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立了军令状更好,你要是三天内做不出十万只箭来,我就可以处置你了!”周瑜命人拿来纸笔,诸葛亮当着周瑜的面写下了军令状。

诸葛亮走后,周瑜对谋士鲁肃说:“这个诸葛亮,真是自不量力,竟然夸下这么大的海口,想要三天之内做出十万只箭来,真是做梦!不过,我们也得小心他一些,不要让他钻了空子,你先去打听打听,他想怎么造这十万只箭,都需要什么东西。”

于是鲁肃来找诸葛亮,诸葛亮对他说:“你来得正好,我正想请你帮忙呢!”鲁肃埋怨地说:“你真是自找的,给你十天你不要,非要三天,我怎么能帮得了你呢?”

诸葛亮说:“你借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站三十个军士,然后用布把船围起来,把军士挡住,再在船两边排满草把子。”

鲁肃很不题解诸葛亮在搞什么鬼,纳闷地问:“你这是要干什么?”诸葛亮神秘地笑了笑说:“做箭啊!不过呀,你可不能告诉都督啊,不然就不灵了。”鲁肃答应了。

回到周瑜那后,鲁肃刚一进门,周瑜就拉住他问:“诸葛亮想用多少做箭的材料?我得告诉管材料的军士,不能他想要多少就给他多少。”鲁肃回答说:“他没说要那些东西,只说到时候就能交出十万只箭来。”

鲁肃是个老实人,而且也向诸葛亮,既然答应了他,就没跟周瑜提诸葛亮借船的事儿,周瑜一听说诸葛亮什么材料也不用,非常纳闷,不知道诸葛亮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按照诸葛亮的请求,鲁肃悄悄地为他准备好了二十条船。也不见诸葛亮动静,鲁肃就坐在家等诸葛亮的消息。结果,第三天天还没亮,鲁肃睡的正香做着美梦呢,就被诸葛亮吵醒了,拉着鲁肃陪他一起去取箭。

鲁肃穿好衣服,就跟诸葛亮到了江边。只见诸葛亮命人把这二十条船用绳索连在一起,开着船就向曹操在水上的营寨冲了过去。

那天正好下大雾,即使是面对面的两个人都看不清对方,再加上天还没亮,曹操的营寨里根本没发现这二十条正在向他们冲过去的船。诸葛亮的这二十条船很容易就靠近了曹操的水寨。等到二十条船一字排开地停在了曹操的水寨边后,诸葛亮命令每条船上的三十个军士,一边敲鼓一边大喊:“冲啊!杀呀!”

鲁肃被吓了一跳,担心曹兵出来攻击他们,诸葛亮笑着说:“这么大的雾,这么黑的天,他们连咱们有多少人、有几条船都看不清,才不会有胆子出兵呢。咱们就等好消息吧!”

曹操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安排自己的手下说:“现在这么大的雾,敌人来攻打我们,我们也看不清到底有多少人,还是不要出去,派弓箭手向他们射箭,别让他们靠近就行了。”

于是,曹操赶紧安排了一万多名弓箭手,一齐向发出鼓声和喊叫声的方向射箭,就像下了一阵箭雨一样,没多大一会儿,二十条船上正对着曹操水寨方向的草把子上就已经插满了箭。

诸葛亮命令船队掉头,把没插上箭的那面对着曹操的水寨,结果又过了不一会儿,另一面的草把子上也插满了箭。

这时,天已经渐渐亮了,诸葛亮看了看船上的箭的大概数量,觉得差不多有十万只了,就命令船队按照原路返回,离开曹操的水寨。在临走前,他还命令军士们向着曹营的方向大喊:“多谢曹丞相送给我们的箭啊!”

曹操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可是想追已经追不上了,诸葛亮的这二十条船,回去的时候正好顺风,风吹着船飞快地向前跑,一转眼已经离开曹营水寨几十里地了。曹操只好认倒霉,回去吃早餐了。

二十条船回来了,周瑜的五百个军士也准时来到了江边,准备搬箭,等到大家把这二十条船上的箭全都取下来一数,竟然远远地超出了十万只。

周瑜万万没想到,诸葛亮竟然准时完成了任务。他问鲁肃诸葛亮做箭的办法,鲁肃这才把整件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

听完后,他叹了一口气说:“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他知道我要害他,却不挑破,他知道鲁肃忠厚,所以向鲁肃借船,还让鲁肃保密,他知道曹操多疑,不敢出兵,所以敢靠近曹兵,他算出今天有雾,能算出今天的风向,并用这个好条件,引着敌人主动把箭送上门来,我真是比不上他啊!”

草船借箭的故事告诉我们,有的时候,如果我们遇到自己不能一个人解决的困难,而恰好我们身边的人又能够对我们进行帮助时,不妨借用别人的力量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成功的人一般在不于自己有多聪明,而在于如何借助别人的聪明。

两桃杀三士

——巧用智慧,有四两拨千斤之力

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处在春秋时期,那时候在这片土地上有很多小的国家。大家相互之间你争我夺,都希望自己的国家可以变得无比强大,然后把别的小国打败,让他们都听自己的话。

齐国的大王叫齐景公,他觉得要想打败别的小国,必须要养很多的武士,这样打起仗来自己的国家才有实力。经过严格挑选,他选中了三个武士:一个叫田开疆,一个叫公孙捷,一个叫古冶子,号称“齐国三杰”。

这三个人的力量都非常大,武功也特别高,据说能够打死山中的老虎,齐景公很喜欢他们三个,给他们封了大官做。他们三个看见皇帝这么宠爱自己,非常得骄傲,不但不把别的大臣放在眼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且就算有些事情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或者纪律也满不在乎。

当时齐国姓田的人势力越来越大,他们联合别的家族打败了当时朝廷内其它实力比较大的家族,大家都很害怕田氏家族的人,看见他们都不敢吱声。“齐国三杰”中的田开疆也姓田,而且他的手中还掌握着大量的兵权。齐国的大臣晏子很担心他们会推翻齐景公,然后自己做皇帝,他几次劝说齐景公杀了“齐国三杰”,但是齐景公不以为然,不同意这么做,为此,晏子的心里十分的焦急,晚上都睡不好觉。

有一天,鲁国的大王鲁昭公带着大臣孙蜡来齐国拜访齐景公,齐景公在大厅里准备了丰富的饭菜款待他们,让晏子跟着自己和他们用餐。用餐的时候,“齐国三杰”站在大厅上,表现的非常没有礼貌,晏子忽然脑筋一转,想到了杀死这三个人的办法。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晏子看见两国的大王都吃得很开心,突然说:“园子里的桃子已经熟了,请皇帝派人去摘几个,大家品尝一下如何?”

齐景公一听,很高兴,他大声说到:“来人!去园子里摘几个桃子来!”

正在这时,晏子站了起来,他弯下身子,对皇帝说:“园子里的桃子是大臣进贡来的,是桃子中的精品,很难得到,让我亲自去摘下来给各位品尝一下吧,免得别人把这么珍贵的桃子给搞坏了。”

齐景公同意了。

一会儿,晏子就捧着六个桃子来到了大厅内。大家一看,这六个桃子又大又新鲜,红彤彤的,十分美味的样子,让人忍不住要流口水。

齐景公问道:“怎么只摘了这么几个?”

晏子说:“还有几个没有熟透,所以就摘了这几个回来。”

齐景公拿了一个给鲁昭公,然后又拿了一个自己吃。鲁昭公一边吃一边夸奖桃子好吃。齐景公看了看鲁王带来的大臣孙蜡说到:“这桃子真是好吃啊,孙蜡天下有名,是个贤明的大臣,这么好的桃子当然要给他一个吃。”

孙蜡看了看晏子,谦虚地说:“我根本比不上晏子,他才是真正的天下有名啊!这桃子应该给他吃。”

晏子连忙说:“不!不!该给孙先生吃。”

两人都非常谦虚,不肯吃这个桃子。齐景公看见了,笑了笑,说:“你们都是天下有名的大臣,这样吧,你们每个人喝一杯酒吃一个桃子!”两人一起向齐景公道谢,然后每人各吃了一个桃子。

盘子里本来有六个桃子,现在被吃了四个,还剩下两个。晏子说:“既然这桃子这么难得,不如分给大臣们吃了吧!”

齐景公问道:“那给谁吃合适呢?”

晏子说:“谁的功劳大就给谁吃吧。”

齐景公点点头,表示同意。这时,站在大厅里的公孙捷第一个走了过来,他拍拍自己的胸脯,大声说:“有一次我陪大王去打猎,突然有一只老虎从树林中扑了出来,为了保护大王,我冲上去把老虎打死了,救了大王,我觉得我的功劳很大,应该吃一个桃子。”

晏子听了,竖起大拇指说:“救大王一命当然是很大的功劳,应该吃一个桃子!”于是公孙捷拿了一个桃子,十分得意地吃了起来。

古冶子看见了,心里很生气,他走到大家面前说:“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了不起的!以前我陪大王出游的时候,一只水里的怪物要吃大王,我立刻跳到水里把怪物打死了,那只怪物有好几米那么长,样子十分凶猛,可是它还是死在了我的刀下!我也救了皇帝一命,该不该吃个桃子啊?”

晏子听后,连忙说:“您真是了不起,这么大的功劳当然更应该吃一个桃子了!”于是,古冶子高兴地拿起一个桃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田开疆看见两个桃子都被吃光了,心里那个气愤啊,真是没法说!他急得跳了起来,大叫道:“以前我奉大王的命令去打仗,在战场上不顾自己性命,打死了多少个敌人啊?所有的人听到我的名字都害怕,很多地方都归顺了我们的国家。我的功劳是最大的,那些打虎、杀怪物有什么了不起的!”

晏子点了点头,说:“你的功劳这么大,当然应该吃一个桃子,可是现在桃子都被吃完了,只有等到下一次桃子成熟的时候,你再吃吧!”

田开疆听后,气得说不出话来。他觉得自己为国家做了这么多事,可是却连一个桃子都没吃到,真是太没面子,以后还怎么在其他人面前抬头下命令。于是他一恼,奋力地拔出自己的剑,当场自杀了。

公孙捷看见田开疆死了,非常伤心,他哭着说:“我这么小的功劳都吃到了桃子,田大哥这么大的功劳却没有吃到桃子,是我害得他自杀了,我还有什么脸活在世上!”说完,他也拔剑自杀了。

古冶子看见他们俩都死了,想着大家以前在一起打仗、喝酒的场景,心里十分伤心,也拔剑自杀了。这样“齐国三杰”因为吃桃子的事情而全部自杀死亡了。

鲁昭公看见三人拔剑自杀的场景,叹了口气说:“听说这三个人都是擅长打仗的人,没想到今天都死了,真是太可惜了!”齐景公听了,流下了眼泪,不知道说些什么。

正在这时,只见晏子站起来,不慌不忙地说:“两位大王,请不要伤心。”齐景公和鲁昭公都很吃惊,不明白晏子为什么这么说。晏子接着说:“这三个人虽然很善长打仗,但是因为吃桃子这么小的事情,就都自杀身亡了。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是没有智慧的人啊!”两位大王听后,都觉得非常得有道理。

后来,晏子向齐景公推荐了一位自己很看重的大将,这个人既擅长打仗又非常聪明,为齐景公建立了很多的功劳,齐国变的越来越强大了。

有时我们会遇到很多让人发愁的问题,困难到光凭一个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解决。可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巧用智慧,就有四两拨千斤之力。我们遇事应该多动动脑筋,巧用一些智谋来处理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