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高情商,女儿一生的财富

2009-12-14 15:36:14 发布 | 15039字

人们总愿意用“柔情似水”来形容女人,因为有“情”,女人才水润起来,才有了善解人意、贴心知暖。不过,女人的这些“情”可不是一朝形成的,女孩只有出生之后就浸泡在父母的亲情里,才能得到一生幸福的种子。第十一节情商,女孩的生命线

在全球每天超过36万名降生的宝宝中,每位宝宝的父母都想从自己孩子身上看到莎士比亚或是爱因斯坦的潜质。但是,很遗憾,几百或者几千年以来,莎士比亚和爱因斯坦只有一个。或许,父母要从另一个方面看看自己宝宝的幸福——情商。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儿童发育专家斯坦利格林斯潘教授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情商甚至比智商更重要,因为随着未来社会的多元化和融合度日益提高,较高的情商将有助于每个人获得成功。”因为当人们面对挫折、失败和危险的时候,仅靠理智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它还需要情感来作为引导。

关于情商的作用,从美国心理学家的成功方程式中可以更加明晰地看出来:20%的IQ+80%的EQ=100%的成功。占据着人类精神世界核心地位的情商,在危急时刻,更能凸显它对成功的主导作用。而那些情商低的人,经常会因为不理智而造成失败事件,因为愤怒“爆炒”老板;因为嫉妒让自己和别人都受伤……

由于情商的发育对婴儿长大成人后在人际交往和工作中取得成就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父母,不能忽视宝宝情商的发展,相对男宝宝来说,情商高的女宝宝幸福的意味更强。情商高的女宝宝长大后成为高情商的女人,那就是她一生丢不掉的幸福。

高情商的女孩,为人处世,外向而愉快,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以在关键时刻助她们一臂之力,并且她们还会因此带来满足感和幸福感。情商低的女孩,人际关系一般都非常糟糕,她们不懂说话的技巧和策略,没有什么朋友,自然也经常感到生活的空虚和寂寞,没有幸福感。

现在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情商对于女性的作用:

行动才是真理

高情商的女人,她们懂得假如不去尝试,就永远实现不了自己的目标。所以高情商的女人很少需要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认真去做工作。她们不管情绪如何,总是坚持正常工作,她们努力培养自己“坐下来”的能力,使自己置身于一个最可能取得成功的环境之中。

热忱的力量

我们看过不少杰出的天才在失败的边缘徘徊,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情商不高。高情商女人也许不是人群中最聪明的,但都是热忱而顽强的人,对成功而言,并不是必须要有很高的智商。

积极的力量

高情商的女人经常对别人微笑,自然也得到别人微笑的回报。她们对事态的认识往往是积极乐观的,这让她们不遗余力地去为之奋斗,当结果出现,她们也会给予积极的评论,正确的认知,所以,和高情商的女人在一起,别人也会感到愉快。这为高情商的女人提供了广阔的人脉。

所以,为了宝宝女儿一生的幸福,为她建造情商的生命线吧!

第十二节渴望爱的小公主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原本天真无邪的宝宝女儿竟然装病,会不会十分失望?那么,你想过宝宝为什么要装病吗?也许这要从你自身的错误说起。

心理学家发现,健康心理的宝宝是很少装病的,大多装病的宝宝总是有些心理缺陷,比如任性、抑郁、胆小孤僻。而这些性格形成的原因多由于父母没有给宝宝足够的爱(溺爱也会出现性格缺陷)。

一项统计数据表明,学龄前儿童心理疾患的发病率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1.5%上升到了6%。婴幼儿教育专家研究发现,父母缺乏对孩子关爱是孩子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

大多数父母觉得3岁前的宝宝只要不生病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其实不是的,在0~3岁期间宝宝十分需要父母足够的爱进行呵护。如果父母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要,没有为孩子的内心种下阳光,孩子就无法拥有阳光的笑容,也无法阳光地面对生活。那些受到“冷落”的宝宝发现自己生病时,爸爸妈妈就倍加关心和爱护自己,于是她们就明白了病的好处和作用。于是就用装病来让父母注意她,关心她。

可以说,0~3岁宝宝的心理健康与否主要源于父母的爱,父母的爱是他们天然的和谐剂和营养素。另外,3岁以下宝宝的心理健康更是心理健康的起点,此时期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会影响她以后的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到她成人后的心理素质。

那么,宝宝缺乏爱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特点呢?

研究发现,如在早期宝宝由于种种原因父母和孩子分离,那么她就会出现哭闹、拒食、消化紊乱、夜惊、发育缓慢、脾气古怪、个性孤僻、不容易与他人相处、感情脆弱、情绪不稳等情绪障碍和个人异常。

宝宝缺乏爱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因为工作关系,将宝宝交给老人带,或者让别人照管。父母以为宝宝4~5岁时,再接回自己身边抚养没有什么,其实不是的。如果等到宝宝4~5岁,父母再将宝宝接回自己的身边就难以建立起早期的亲子关系了,缺乏早期的亲子关系还会影响到今后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所以,父母如果有精力的话,最好还是将孩子一直放在身边,防止宝宝因为缺乏爱,而产生心理疾病。

那么,如何让宝宝得到所需要的爱呢?

母爱是促进婴幼儿健康地生长的源泉。0~3岁时,妈妈对宝宝的爱抚和情感依托,如护理、哺乳时的微笑面孔、爱抚动作、亲切的语言,为宝宝提供了外界环境的良性刺激,进而形成条件反射,这标志着宝宝心理活动的萌芽和发展。

除了一些基本的爱抚动作,父母还可以帮宝宝做些轻柔的动作来锻炼她承受外界刺激的能力。这些动作主要是为了缓解肌肉紧张,如抬头、翻身、站立、四肢伸展等。宝宝经常进行这些动作可以很好地避免因为环境的突然改变而产生心理不适应。当然,这些训练应循序渐进,而不是给予“突袭”。

除父母外,爷爷奶奶等家庭其他成员、托儿所保育员,同样也可以给宝宝母爱般的护理、照顾,使她情绪愉快,对周围人物产生信任。当宝宝逐渐对周围世界信任后,家庭气氛和托儿所的气氛就会对她的心理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和谐、愉悦、轻松的环境氛围,也是宝宝心理健康的重要源泉。

总结来说,爱为宝宝提供物质营养同时又培育了她健康的心理。心理养护得当的宝宝一般不认生,如果她长久地处在自己熟知的母亲身边,还能避免产生害怕和易哭等情绪。这样的宝宝即使处于陌生的环境也可以很快地适应,并且表现得十分活泼机灵。

不过在此提醒的是,为宝宝提供爱,父母要注意“过犹不及”,对宝宝溺爱,是不可取的。

第十三节幸福感——宝宝高情商的胚胎

你知道自己的宝宝幸福吗?也许你会说,我给我的宝宝买了最新的动画,买了漂亮的衣服,买了她想要的芭比娃娃……但是,或许你的宝宝并不会因此而感到幸福。因为你的宝宝总是会和你吵闹要新的玩具,不让你去安心的做事,甚至打个电话,宝宝都要从中阻拦……这样的宝宝一点儿都不幸福。

给宝宝幸福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的幸福有着深刻的内容。宝宝拥有的幸福感,是宝宝一生受用的财富。因为当宝宝拥有了幸福感,宝宝才会拥有自信、乐观、有控制世界的感觉,随之而来的还有宝宝潜能的发掘。

所有的宝宝都喜欢被善待、喜欢长大、需要小小的惊喜刺激他的感受。这种感受就是幸福感,它与物质享受无关,真正的幸福有着深刻的内容,它能让宝宝的精神与世界融合。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每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建立两个幸福感:“首要幸福感”和“次要幸福感”。

0~3岁是建立宝宝首要幸福感的关键时期。首要幸福感的完全建立是在3岁左右。3岁前,宝宝需要父母经常地向自己用语言和行动来表达爱,以达到宝宝确认父母对自己完全爱的确证,坚信父母永远无条件地爱自己。

宝宝首要幸福感确立后终身不会发生变化,即使父母不在身边,宝宝也能感觉到他们的爱。如果宝宝首要幸福感牢固的话,她的快乐不会被日常生活高低起伏所左右。而当宝宝长大后遇到挫折困难时,也不会丧失自信心或一蹶不振。

宝宝次要幸福感也是从出生就开始了,但是延续时间很长。它是指宝宝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取的快乐,比如搭积木、过家家、拉小提琴、玩儿篮球等。

值得注意的是,宝宝首要幸福感不牢固,次要幸福感也很难健全。一个孩子如果没有牢固的首要幸福感,她就会把快乐过度依赖于外在的“成就”:是否马上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食品,妈妈是不是在身边,而长大后她会依赖于考试成绩是否好、老师是不是喜欢我、我是不是得到老板的赏识、同事是不是喜欢我、这次提拔有没有我、比赛是否能得大奖等。

由此可见,给予宝宝幸福感不是简单的玩具、衣服和食品,如果父母用这些来代替宝宝的幸福感,那么宝宝也就依赖了这些外在的东西。

那么,家长怎么培养宝宝的幸福感呢?

研究表明,下面一些方式都可以给宝宝带来不尽的快乐,提升宝宝的幸福感:

让宝宝无拘无束地体验成功;

教宝宝学习关心、帮助别人;

让她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

给她讲笑话,让艺术走进宝宝的心灵;

对宝宝微笑,认真聆听宝宝的诉说;

教宝宝自己解决问题;

教她学会面对失望;

给宝宝展现自己的机会;

教宝宝学会鉴赏她拥有的一切;

适当给宝宝赞扬;

偶尔对宝宝退让,允许她有厌倦情绪;

延迟满足,让宝宝学会等待幸福,比如,宝宝看见别的小朋友有一个奥特曼的玩具,也想要妈妈去买。妈妈可以告诉宝宝:“宝宝,你看今天妈妈没带钱,等明天,妈妈一定带钱给你买(一岁内的不使用)。”

让宝宝不受时间限制地去接受自然,比如,捉萤火虫、玩泥巴、堆雪人、看蜘蛛织网、蚂蚁搬家……

第十四节爱心培养,让孩子懂得关心别人

离园时,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陆陆续续被爸爸妈妈接走了,教室里只剩下辛辛。不过,不久,辛辛爸爸湿漉漉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辛辛看到爸爸,没有像往常一样蹦蹦跳跳地跑过去,而是自己撅着小嘴在一边生气。爸爸耐心地解释:“辛辛,真是对不起,突然下雨了,爸爸没带伞,回去拿,所以……”没等爸爸说完,辛辛就叫起来:“你不会看天吗?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怎么不晚来呢,就是你错了!”

看到湿淋淋的爸爸,辛辛有的只是抱怨,一点都没有心疼浑身湿透的爸爸。辛辛这种表现就是“爱心缺乏症”的主要特点,这个症状的其他特点还有:总是“喂、喂、喂”地与人打招呼;对爷爷奶奶不高兴就威胁、要挟;对其他小朋友的困难毫不关心;别人照顾自己非但不感谢还埋怨别人照顾不周;有时接受帮助时嘴里说“谢谢”,心里却认为本该如此……

那么,是什么让原本可爱的小宝宝变成了这样没有“爱心”的小魔女?关键是父母早期教育的失败,因为现在大多家里都只有一个宝宝,天是她的,地是她的,没有兄弟姐妹分享父母的爱、分享事物、分享空间、分享玩具、分享一切学习的机会,自然她也就缺乏和兄弟姐妹合作做事和关心他人的机会。家长稍不留神,对宝宝的爱就成了“溺爱”,让宝宝成为“爱心缺乏症”的小患者。

另外,许多家长并不觉得0~3岁的宝宝应该有什么爱心,他们认为宝宝还小,长大了自然会关爱别人,这也是宝宝缺乏爱心教育的重要原因。其实,一个人“爱”的萌芽从小就应该培养,而当一个人心智长成之后,“爱”的教育就很难实现了。现在,许多父母总是把开发宝宝的智力放在及其重要的方面,其实相对教会宝宝善良和爱,智力开发是其次的和简单的,因为一个人无论再聪明、再成功,没有爱的能力,他的生命依然是苍白的。对于女宝宝这种爱心培养更加重要,我们总会听到人们用不幸来评价一些女强人:虽然有自己的公司,但是年纪轻轻就离了几次婚,孩子见到她从来不愿亲近;人很漂亮,也有能力,但是就是找不到对象;有能力,但是很少回家安慰一下她的爸爸妈妈,即使她的爷爷奶奶去世也没有回来看过……

所以,对于宝宝的早期教育,“爱心”教育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每个小宝宝应该有爱自己、爱父母、爱亲人、爱社会、爱大自然的能力,只有当他们拥有这些能力时,他们的世界才是完整的,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才是充实和有意义的。

现在,我们具体谈谈0~3岁宝宝爱心的培养。

给宝宝做关心别人的榜样

言传身教,宝宝从父母那里得到认识世界的第一步,父母就是最好的榜样。

爸爸妈妈对家中老人关心爱护,生病了悉心陪伴照顾,宝宝很自然地就处处想到关心人。这样父母教育下的宝宝会不由自主地关心父母和家人。如果你给宝宝树立这样的榜样,那么当你生病躺在床上,你的宝宝就会跑到你的身边,安慰你:“妈妈(爸爸),我讲故事给您听……”到了吃饭的时候,她还会三番五次地跑到厨房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妈妈(爸爸)病了,给妈妈(爸爸)烧好一点的菜好吗?”当你的宝宝这样关心你的时候,想必你也是万分的欣慰了。

当然,父母还要教宝宝关心邻里,如帮助叔叔阿姨拾起掉在地上的东西,等等。

让宝宝与家人分享食物、分享快乐

如果在家里每次分苹果,爷爷都婉言拒绝,并添上一句“爷爷牙齿不好,囡囡自己吃”。那么,再分苹果孙女分到爷爷时就会转身跑开,嘴里还会叨咕“爷爷的牙齿坏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因为家长给予宝宝的是不去和别人分享,时间长了,宝宝自然也就不会分享了。作为父母,不应该只是“无私”付出爱,还要让宝宝知道要懂得感谢大人。

所以,吃晚饭时,宝宝喝奶,大人吃饭,一家人可以一起吃。当宝宝可以吃普通的食物时,更应该一家人一起分享食物。如果宝宝力所能及,宝宝可以自己吃东西,这样她吃饭的压力不大,就能体会到家人分享食物的那种浓浓亲情了。

让宝宝学习分担家务,相互照顾

父母要给宝宝从小为别人服务的机会。家长要允许宝宝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妈妈晾衣服的时候递一下;家庭搞卫生的时候,收拾一下鞋子、袜子和玩具;吃饭时帮忙摆筷子……只要宝宝能做到的,家长都可以让宝宝去实践,勤快有爱心的宝宝是培养出来的。

带宝宝感悟自然,爱护自然

有个叫莉莉的顽皮小宝宝,刚刚两岁多就学会了爱憎分明。她经常与笑笑一起玩,一次在广场上喂鸽子,笑笑被一只小鸽子啄了手,吓得哭起来。莉莉就怀着“深仇大恨”去追赶鸽子,因为不知道啄笑笑的那只鸽子跑到哪里去了,所以她就追赶所有的鸽子。刹那间,广场的鸽子“狂飞乱舞”起来。

莉莉妈妈赶紧问清情况,对莉莉说:“笑笑、莉莉和广场上的叔叔阿姨都喜欢鸽子。其实,被鸽子啄到没有大碍,只要吹吹就好了。但是如果去撵鸽子,就是不爱小动物了。”

从自然中,宝宝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家长教会宝宝爱惜一草一木,爱护自然,是培养宝宝爱心及其重要的方面。平时,家长可以在自己的阳台上,种上一些植物,每天告诉宝宝要给它们浇水、施肥,长时间离开还要找亲戚朋友帮忙照顾,这些细节都可以帮助宝宝理解什么是爱惜植物。

拓展的交往范围,培养表达爱心的能力

把宝宝放在家里是培养不出真正的爱心的。作为家里的“弱势群体”,大人总是不知不觉地让着孩子。所以带宝宝出去,让她和同龄小朋友交往,这样,宝宝在没有“特权”和“优惠”的情境下,爱心培养就会大大提高。并且家长还可以针对宝宝“没有爱心”进行适当的教育,比如让宝宝拿出自己喜爱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共享自己的玩具。

如果,宝宝的同学病了,方便的话,家长还可以带着宝宝和小物品去看望邻居的宝宝,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第十五节宝宝再小,也有自尊心和自我意识

许多父母自认为宝宝没有什么隐私,在家人面前也没有秘密可言,也没有什么自尊心或是面子。于是许多带孩子出门的爸爸妈妈遇到了同事、朋友,总会无所顾忌地当着女儿的面和别人数落自己孩子的不是。

“我们家孩子康康特别不听话!”“我这女儿,看见吃的就没命吃,长大了不知道会胖成什么样子,真担心没人要她。”“就没有像我家莉莉这样不懂事的孩子!”……也许大人只是出于自谦或者一时没注意而说了宝宝“坏话”,但是这对宝宝来说却是一种很大的伤害,因为宝宝虽小也有自尊心,也会爱面子。这一点,女宝宝反映更是强烈。下面讲的是一个爱面子的小姑娘:

佳佳尿床了,妈妈因为整理床铺、换洗衣服,送佳佳上幼儿园就迟到了。说明迟到原因时,妈妈如实的把佳佳尿床的事情告诉了老师。当时,幼儿园的其他小朋友也在场,佳佳觉得自己尿床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很丢脸,心里埋怨妈妈不该把这件事讲出来,气得小脸都红了。

其实,宝宝爱面子是一种正常而健康的心理状态。它意味着宝宝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的觉醒,而这两点对于健全的人格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与男宝宝相比,女宝宝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要敏感得多,当她被父母“伤害”后,她的反应要比男孩强烈得多。所以,有些父母会发现自己的女儿比男宝宝还不听话,还难管。其实,不是女孩子不听话,而是家长对女宝宝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的“伤害”才造成她的脾气大,不合作。

下面我们就宝宝自尊和自我意识进行单独介绍。

宝宝自尊指的是宝宝尊重自己,相信自身的价值。自尊心高的宝宝,表现积极,与人和睦相处,具有良好的创造性。自尊心低的宝宝,时时感到没有人爱他们,十分悲哀,如果自尊心过低还会走向极端,比如,平时比较顽皮的宝宝会出现自暴自弃,性格逆反的现象,甚至对父母产生憎恨、反抗心理。另一方面,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的宝宝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肯定而心怀犹疑,变得自卑起来。

宝宝“自我”意识,指的是宝宝依据周围环境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而一个“健康的自我”对宝宝来说是受益终身的,他们会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和必不可少的。

宝宝自我的认识过程,大致包括下面三个问题。

1.我是谁?

宝宝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有意识地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身体、优缺点、兴趣、爱好,了解自己生活圈子里的父母、教师、同伴等。

2.我是什么样的孩子?

宝宝在这个阶段会逐渐明白“原来我是这样的”。但他们能否正确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受成人和同伴的影响。

3.我往何处去?

这个阶段宝宝对目标和计划也有了模糊和朦胧的意识,并对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想有什么成就等问题开始有了兴趣。比如,宝宝说以后我想成为画家,以后我要去造飞机……

当宝宝顺利的经历以上对自我认识,就会树立起自尊心、自信心、客观的自我知觉、积极的自我意向与公正的自我评价,人格也就健全起来。相反,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的是过度的打击,就会出现自卑感、丢失基本的自尊与自信,最后会导致自我知觉失真、自我意向消极、自我评价不公,从而使得人格的发展陷入混乱状态。

所以,这个过程中,父母和老师要给予宝宝应有的自我权力,保护好他的自尊心。儿童心理发展研究发现:2岁半左右的宝宝开始有羞耻感,3岁的宝宝会有一些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小秘密,4岁以后的宝宝就会有越来越多不希望别人知道的事情。

而这些都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只有家长顺应宝宝的心理发展,如面子、自尊、赞美等,才会培育出一个自爱、自强、自立的人格健康的宝宝。

那么具体来说,对于女宝宝爸爸妈妈应该怎样保护她的幼小心灵呢?

尊重宝宝的隐私

尊重和保护宝宝的隐私,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尊重和保护宝宝的自尊心。

对宝宝而言,她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秘密就是个人隐私,例如宝宝身上隐藏的缺陷、某次活动出了洋相、因为不听话被惩罚等事情。要是你经常对别人提及宝宝这些“过去”,宝宝会觉得这是在揭她的短处。

家长在尊重宝宝隐私的同时也要培养宝宝的隐私意识,让她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让别人知道的,哪些事情只能自己和爸爸妈妈知道。将隐私具体化,宝宝就知道了这些隐私自己不能透露。

另外,父母还可以创造他的隐私空间,比如,与宝宝分床睡,宝宝稍大一点为她设立单人房间。

批评孩子要注意场合和方式

女宝宝的面子十分重要。如果你总爱摆起一副“老子教儿子天经地义”的态度去教训批评她,那么她的自尊心会深受打击,自我得不到肯定,人格也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当女儿有缺点错误时,不要轻易打骂训斥,而是要告诉她哪些地方错了,怎样去改正。通过温和的引导方式,让宝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当有外人在场时,家长批评要特别小心,因为这时的女宝宝更加敏感。如果你不注意的话,“批评孩子什么样,孩子往往就变成什么样”。比如,爸爸当着叔叔的面说“你怎么这么笨!”本来聪明的女儿也会真变笨。

宝宝的优点要去肯定

孩子“坏”时希望受到注意,孩子“好”时希望得到赞同,对孩子的优点家长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肯定孩子就是一种尊重,一种自我价值提升的机会。

女宝宝相对男宝宝来说,她们的优点似乎要更多一些,比如她会自己去叠纸、画画、给自己的洋娃娃讲故事,当看到女儿的优秀表现,父母就不要吝啬自己的夸奖了。其实,平日里父母的一句夸奖、一个赞赏的微笑,一个轻轻的抚摸是很好的肯定方式,为孩子小小的心里埋下自信乐观的种子。

当女儿得到赞赏肯定时,她会更加信任父母。当有事情发生时,女儿也会及时和父母沟通,将事情很好地解决。值得注意的是,鼓励肯定的话不适合在大庭广众的场合下对女儿说太多,这样很容易让她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

第十六节让宝宝感受忍耐后的成功

“妈妈,我现在就要我的礼物,我不想等啦!”当宝宝女儿这样对你说的时候,也许你只是觉得她不过有些任性罢了,但是事情可能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如果你再进行观察,还会发现她有这样一些特点:

做事有始无终,玩玩具,拿拿这个,碰碰那个,不知道要玩哪个;

情绪不稳定,变化无常,经常容易哭,易激动,很难想到她会干什么;

坐立不安,吃饭、看电视时爱动,一会儿站着,一会儿坐着;

咬手指甲,神经敏感、神经质或经常感到不安;

冲动,做事前不思考,经常和别的小宝宝打架、争吵;

经常打碎朋友或家里的物品;

生气时会骂人,还会说一些伤人的话;

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时就打滚耍赖,或者不满意就哭哭啼啼地闹。

当你的宝宝出现这些现象时,她就需要进行耐性训练了,因为没有耐性,宝宝会出现这样三个倾向——

注意力低下倾向:

宝宝没有耐性,做事时注意力低下、散漫,做事也不会持久。我们从宝宝玩玩具三心二意,可以预测她以后进行美术、书法等学习时,很难坚持下去。

暴力性:

缺乏耐性的宝宝最大特征就是,当她做不愿做的事或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就失控地尖叫、骂人或打小朋友。

依赖性:

宝宝碰到稍陌生或困难的问题,就会向别人请教,意志力也因此而十分薄弱。

所以,为了避免宝宝产生上述倾向,父母一定要提升宝宝的耐性。训练宝宝的忍耐,父母首先要知道,宝宝的耐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教育得到的。

而在训练宝宝耐性过程中,首先要宝宝获得两种重要的智力技能:估量、理解时间的能力和领会因果的能力。另外,她还要学会忍受挫折的能力和延迟满足的能力。这些技能相互作用后,宝宝的忍耐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比如,宝宝学会了忍受一些挫折,延迟满足就相应简单许多。

下面我们针对0~3岁宝宝的特点进行耐性训练:

0~1岁的宝宝

1岁之内的宝宝耐性训练要控制在1分钟。因为他们太小了,父母要尽量满足他们的生理及心理的需要。

训练:捡玩具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喜欢扔东西。当玩具扔出去,她又够不到时,宝宝就会大喊大叫,让爸爸妈妈来帮忙。父母可以边对宝宝说“等一等”边去去捡玩具,这样可以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当玩具拿到手之后再停顿几秒后递给宝宝。

1岁~1岁半

这时期宝宝的忍耐力很小,因为这对他们的生存来说不仅正常而且必要。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宝宝忍耐只能等待两三分钟。如果不及时地满足她的需要,她就会逐渐升级,并且她学到的忍耐会完全消失,因为她已经不相信忍耐可以得到满足了。

在教宝宝忍耐时,要对她说话。如果当她听到你的说话声,就会停止烦躁,表明了宝宝已经懂得你的说话声,并且是她得到满足的一种前兆,这可以帮助宝宝学会延迟满足。

训练:等待妈妈“吃苹果”

带1岁的宝宝去楼下散步前,妈妈可以拿出一个苹果说:“宝宝等一下,妈妈吃完半个苹果就和你下去散步了。”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可以邀请宝宝也吃一点,并且和她谈谈下楼会见到什么,让宝宝感受到等待中的乐趣。

1岁半~3岁

强烈的自我中心是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健康和正常的特点。这时宝宝已经会用语言向你单刀直入地发布“命令”了,并且会常常显得毫不讲理。她才不会去理解为什么你不立即听从她的命令。

因为这个时期,宝宝已经可以去理解东西了,所以,你可以讲给宝宝一些期望、忍耐并最终满足的故事。宝宝在听故事时会逐渐明白:有些事情是值得等待的。

训练:唱个儿歌,妈妈就过来

当宝宝要你过来给她讲故事时,你可以对宝宝说:“给妈妈念一念‘小蜗牛’的儿歌,你念完‘小蜗牛’,妈妈就过来给你讲故事。”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教育宝宝学会忍耐的过程中,爸爸妈妈要自己学会忍耐。

第十七节0~3岁期间全面培育高情商小公主

一套可实施的培育方案,对于女儿情商的培养十分重要。下面是0~3岁情商培养方案的分期总结,父母可以根据自己宝宝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情感培养教育。

在培养宝宝情商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智商、情商双发展;快乐教育;顺应生长特点;针对个性培养;在游戏中寓教于乐。

0~1个月宝宝计划

情感发育特点:

其一,宝宝看到人脸时活动减少;

其二,宝宝被抱起,和宝宝对话,她会表现很安静;

其三,听见妈妈呼唤后会安静。

教育方式:

宝宝出生后6~12小时内,进行一个小时的爱抚;

对宝宝说话,虽然宝宝可能听不懂;

逗宝宝;

每天抚摩宝宝皮肤5~6次,每次3~5分钟;

出生半个月,培养宝宝定时大小便。

宝宝游戏:

妈妈露脸

具体操作方法:妈妈把脸慢慢靠近孩子,待双方相距20厘米时慢慢离去。每次10秒,在进行时,告诉宝宝,这是妈妈的脸。当宝宝习惯后,可换爸爸等其他人,还可以换用大图片。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亲子关系。

捕捉红光

具体操作方法:在宝宝眼前20厘米处,前后和左右每秒8厘米慢慢移动红布包住的手电(不可强光直接照射)。每次1~2分钟,每两天一次。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宝宝运动协调能力,培养宝宝耐力和注意力,在宝宝出生15天后进行。

音乐旋转玩具

这个游戏可以让宝宝愉悦情感,激发好奇心。注意玩具不要离宝宝头部太近。

2个月宝宝计划

情感发育特点:

其一,看到爸爸妈妈的脸会笑;

其二,逗宝宝时,宝宝会出现动嘴巴、伸舌头、微笑和摆动身体等动作;

其三,短时间喂奶停顿,宝宝不会哭闹;

其四,喜欢听柔和的声音。

教育方式:

半夜醒来吃奶不要开灯,让宝宝培养睡觉习惯;

屋内挂一些风景动物等彩图;

洗澡后穿好衣服让宝宝侧睡,为以后翻身做准备;

让宝宝看你的口型学习说话。

宝宝游戏:

看球球

具体做法:在宝宝小床上方70厘米处,挂彩色球(玩具也可),注意变化悬挂位置,防止宝宝斜视。这个游戏有助于发展注意力,激发好奇心。

宝宝洗澡

这个游戏有助于满足宝宝依恋感,增加安全感,增强体质。

转头

具体做法:让宝宝俯卧,爸爸或妈妈拿着鲜艳的发声玩具,从宝宝眼前慢慢左右移动,同时说,宝宝玩具在这里,宝宝的头就会左右移动,追随玩具。

这个游戏可以增进亲情关系,还可以增强宝宝颈部力量。

3个月宝宝计划

情感发育特点:

其一,可以自己微笑迎人,笑出声,见人高兴时会手舞足蹈;

其二,与爸妈咕咕地说话;

其三,哭的时间减少,会用不同的哭声表达不同的情况;

其四,玩自己的手。

教育方式:

让宝宝学习翻身;

可以玩拨浪鼓训练找声源;

注意喂奶时和宝宝说话;

训练发音,此时宝宝可以元音发音了。

宝宝游戏:

远近变换

具体做法:妈妈把宝宝抱坐,爸爸拿一色艳玩具距宝宝一米,看到后,爸爸慢慢后退说:远了远了。然后再近了近了,也可在睡觉时做高矮移动。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目光的执著,培养耐力。

捉手指

具体方法:把手指放到宝宝眼前让他捉,捉到后宝宝会吃。这个游戏可以增强宝宝反应能力,引起愉快情绪。

屈伸双腿

具体做法:每天给宝宝洗澡后,按摩宝宝手脚和躯干,抓住双腿,喊1、2、3、4,做屈伸运动或者举腿,用力不要太大。这个游戏可以满足宝宝依恋感,增加安全感,增强腿部力量。

4个月宝宝计划

情感发育特点:

其一,会对着镜子微笑发声,并伸手拍打;

其二,随着看护者的情绪变化而变化;

其三,向看护者伸出双手期望被抱;

其四,见陌生人会盯看、躲避,还会哭;

其五,会用衣服遮脸,用小手按摩妈妈的脸。

教育方式:

陪宝宝看彩色图片,每天还可以看5分钟卡通片;

教宝宝推不倒翁;

多和宝宝说话,进行交流。

宝宝游戏:

小铃铛

具体方法:在宝宝腕部和踝部分别系一细棉绳加小铃,一听到响,宝宝就会不自觉动手脚。不过要注意安全。这个游戏可以促进宝宝大脑分化,让宝宝高兴。

斗斗飞

具体方法:将宝宝背靠在妈妈怀里坐着,妈妈分别拿着宝宝的左右手,用食指和拇指抓住宝宝的两个食指,教他把两只食指尖对拢、分开。对拢时妈妈说:“斗,斗”(每念一次,食指尖对拢一次),分开时说:“飞。”多次反复,宝宝听到“斗斗飞”,自己就会对拢和分开食指。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手指活动能力,发展语言协调能力。

5个月宝宝计划

情感发育特点:

有怕羞情绪,怕羞时宝宝会转开脸和身体;

高兴时大笑,睡眠减少,爱玩;

认东西,分辨生人和熟人;

开始做梦;

开始学说话。

教育方式:

教宝宝认玩具,每日5次,半个月左右宝宝就认识了;

学习连续两次翻身;

宝宝晚上会因为噩梦惊醒,妈妈抱着宝宝就可以睡了;

学蹦跳;

模仿妈妈发音。

宝宝游戏:

照镜子

抱宝宝看镜子,告诉宝宝,谁是妈妈,谁是宝宝。这个过程中妈妈可以做出各种表情。这个游戏有助于培养自我意识,提高注意力及观察力。

打电话

爸爸妈妈在家里打电话时,可以让宝宝听一听,宝宝会慢慢地兴奋。当然,还可以进行模拟打电话和宝宝交流。这个游戏有助于培养宝宝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划小船

爸爸妈妈从后面抱住宝宝,做划船动作同时念儿歌。这个游戏可以培养语言敏感度和愉悦情绪。注意说出的儿歌要缓慢清晰有节奏。

6~7个月宝宝计划

情感发育特点:

其一,依恋妈妈和自己的玩具,不喜欢独处和别人拿走她的玩具,会躲避生人;

其二,懂得大人的面部表情,会用哭声、面部表情和姿势动作与人沟通。对大人说“不”有反应,不高兴和被批评会哭;

其三,会伸手要抱抱;

其四,会说爸爸妈妈,打打,丫丫等词汇;

其五,喜欢玩水,看画书,学着大人抱着杯子喝水。

教育方式:

不要阻止宝宝的依恋感,宝宝做错了,要板着脸表示不许,同时给宝宝讲道理;

学习拱手,拍手,点头;

练习独坐和玩骑大马;

练习叫宝宝和爸爸、妈妈的名字;

练习宝宝用小勺吃饭;

养成定点定时大小便习惯。

宝宝游戏:

捉迷藏

体验家人共同生活乐趣。

看图认物(家具)

具体方法:结合图片和实物让宝宝认识物体,一次可认识2~3个,简单要重复。可以培养宝宝观察力和记忆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8~12个月宝宝计划

情感发育特点:

其一,对陌生人表现各种行为,会伸手摸另一个宝宝;

其二,喜欢捉迷藏等交际游戏,会大笑、注视,会再见、欢迎、拍手;

其三,听到表扬会高兴重复刚才的动作。

教育方式:

对于怕生宝宝要进行待人接物的训练,让宝宝多多接触陌生人;

进一步进行吃饭和礼貌训练;

学习坐盆大便。

宝宝游戏:

找声音

具体方法:拿一个小摇铃在远一点地方摇说:听听在哪里?材料可以更换,要重复。这个游戏可以发展宝宝视觉和听觉,培养宝宝注意力。

拉锯

具体方法:拿一条毛巾,妈妈和宝宝对坐各抓一头,轻轻对拉。妈妈同时说儿歌:“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这个游戏可以培养自信,发展宝宝腰部和手臂力量。

10~12个月宝宝计划

情感发育特点:

其一,模仿手势,有表情发声;

其二,玩简单游戏,喜欢再见等重复游戏;

其三,不喜欢被抱,独立性增强,喜欢不同方式情感交流;

其四,惊讶,会发笑,准确表示愤怒、害怕、嫉妒、焦急、同情情绪;

其五,以哭引人注意,听从劝阻。

教育方式:

离开宝宝要多次告知宝宝会回来,减少宝宝紧张。

宝宝游戏:

拨珠子

具体方法:妈妈教宝宝拨小珠子。这个游戏可以培养耐心,训练宝宝食指拨动物体能力。

玩色子

具体方法:让宝宝抛色子,然后找出上面的图片和对应的实物,色子的面可以常换,注意及时称赞宝宝。这个游戏有助于培养宝宝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13~15个月宝宝计划

情感发育特点:

其一,从镜中可以认出自己还会喊出自己的名字;

其二,对陌生人表示惊奇,表情会瞬间变幻;

其三,看到其他人哭会同情,受挫折常发脾气。

宝宝游戏:

变变变

具体方法:把宝宝藏起来,然后爸爸找,可以采用各种方式,熟练后可以按语言提示,也可以让宝宝模仿动物叫声,由远到近。这个游戏有助于增强宝宝愉快体验,加强宝宝和家长的交流。

捉迷藏

可以培养观察和语言技能。

16~18个月宝宝计划

情感发育特点:

其一,吸手指达到高峰;

其二,喜欢单独玩或看别人游戏,喜欢依附安全的东西;

其三,对突然变化表现情绪不稳定;

其四,可以理解或遵守成人简单行为规范。

宝宝游戏:

喂娃娃吃饭

让宝宝学会关心弱小的孩子。

捉影子

具体方法:爸妈慢慢移动,让宝宝用脚踩影子,根据情况变化增减速度和时间。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宝宝观察力和动作灵活性,体验亲情之间的快乐。

19~24个月宝宝计划

情感发育特点;

其一,爸妈离开房间会沮丧,与父母分离感到恐惧;

其二,对独立完成一些技能感到骄傲;

其三,知道自己的东西不给别人;

其四,交际性增强,会说:请,谢谢,并能较长时间维持某种情绪;

其五,会做事。如,收拾玩具。

教育方法:

要宝宝自己走路,不要因为宝宝耍赖就抱她走,让宝宝自己走完一段计划内的路;

当宝宝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抢走,要告诉宝宝自己去交涉,要回自己的东西。

宝宝游戏:

拿不到玩具

妈妈可以把玩具放到宝宝拿不到的地方,提供尺子等工具让她设法拿到,注意宝宝安全。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宝宝抗挫折心理素质。

空中飞人

爸爸可以抓住宝宝,摇摆和晃动,或者抛高,注意宝宝安全,记住宝宝紧张时不能进行!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勇敢精神,增进情感。

25~30个月宝宝计划

情感发育特点:

其一,有简单是非观念,知道打人不好;

其二,喜欢玩生殖器;

其三,知道自己全名;

其四,与小朋友玩简单角色游戏,会相互模仿;

其五,开始意识到他人情感,讨论自己情感。

宝宝游戏:

开火车

具体方法:爸妈做车头,依次拉住后衣角模仿火车跑,到站等,可以交换角色,可以说一些地名。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走和反应能力,帮助宝宝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老鹰捉小鸡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宝宝反应能力。

31~36个月宝宝计划

情感发育特点:

其一,有性别意识;

其二,可以和小朋友分享同一件事;

其三,知道有些事情需要等待,但没有耐心;

其四,自己会上床睡觉,害怕黑和动物;

其五,脾气减弱,但是会嫉妒较强的小朋友;

其六,会努力隐瞒自己感情,成功表现为积极,失败表现为消极。

宝宝游戏:

木头人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宝宝的耐力和毅力,并学会控制自己。

配瓶盖

具体方法:将不同种类的空瓶子盖子全部拧下来,打乱,让宝宝分别拧好,注意瓶子要干净、安全。这个游戏可以锻炼手指灵活性,培养孩子观察力。

情商是一个人对自己和对他人情绪的认知和控制能力商数。情商高的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冲动,不求一时的痛快和满足;懂得如何激发自己不断努力;能够融洽的与人相处,这样的人能正确地面对人生遇到的荣辱成败。因为情商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越来越多的父母想知道自己宝宝的情商是怎样的。

现在虽然没有专门测量情商的仪器,但是,从某些方面你可以观察自己的宝宝是不是情商很高:

自信心强:

信心是情商的重要内容,由于信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宝宝自信心强的话,情商也就相应的提高。

好奇心强:

如果你的宝宝对许多事物都感兴趣,想弄个明白,那么你不要嫌她问题多,因为这正是宝宝高情商的重要特征,由于好奇心很容易受到家长“伤害”,所以家长对待宝宝好奇时一定要十分注意,不要打击宝宝探索世界的积极性。

自制力强:

自制力强的宝宝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比如善于迫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善于抑制自己不做不应该做的事情。

好的人际关系:

宝宝能够与其他人友好相处,并在相处中体会到愉悦,并且用十分积极的态度和体验交往中的事情,如果宝宝和其他小朋友相处后,觉得厌恶、失败,并破坏其他小朋友的相处,那么说明宝宝的人际关系不好。

同情心强:

同情心强的宝宝可以与别人的宝宝情感上发生共鸣,这是宝宝爱人、爱物的基础。

良好的情绪:

许多研究和事实也都表明,良好的情绪是影响人生成就的一大因素。情商高的宝宝活泼开朗,对人热情、诚恳,经常保持愉快,当然,好情绪的宝宝也是别人喜欢与她交流的重要原因。

如果你的宝宝具有上面一些特点,那么就要恭喜你了,因为你有了一个高情商的宝宝,当然,如果你的宝宝这些特点不强,那么也不要灰心,大多数的专家认为,一个人的情商要比其他智力因素更容易被环境影响和塑造。

尤其是在宝宝婴幼儿期,环境对于上面这些情商因素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爸爸妈妈完全可以在情商教育这方面努力,把自己的宝宝情商快速提升起来。而提升宝宝情商你可以从上面几个方面入手。如果你发现自己宝宝情绪产生以下的变化时,宝宝情商就得到了提升。

有关自身负面情绪的流露会越来越少;

频繁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来陈述,诸如“这让我觉得……”;

不再尖叫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是用言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脾气大减,频率、强度大大减少;

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的时间越来越短;

能够体味别人的情感表达,并注意分辨其他人的情感表达的不同;

与其他宝宝的冲突会日趋减少。

……

情商增加的方面有很多,这里对明显提高方面进行了罗列,其实只要父母用心去观察宝宝,教育宝宝,还会发现许多细小的情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