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些话,千万不要对他说

2009-12-14 15:14:32 发布 | 15240字

你知道吗?有些话,爸妈对宝宝是万万说不得的,像一些情绪式、打压式、对比式和悬赏式的语言,对孩子怒其不争,拿他与别人比来比去,动辄用成人化用语去刺激他,这对于解决问题、辅助宝宝的成长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造成他的负面情绪和行为,误导他的理解。即使在怒气发作、失去理智的时候,爸妈也应尽量克制自己的过激言语,尝试以合理的话语跟宝宝交流,以起到最好的效果。因为我们的宝宝只有3岁,他对我们是持一种仰望的态度,还不能完全理解大人的心理,很容易受到伤害。父母要警惕这些挂在嘴边的“刀子”,以免它们割到孩子的心灵。忌语一:“你不是我儿子!”

危害:打击孩子的自尊,引起他的心理恐慌。

宝宝有时不听话,或者做错了事情,家长气极的时候就会有很多难听的话说出来。我们建议父母说气话之前,一定要先想想这些语言的后果是怎样的,比如这句“你不是我儿子!”“我怎么生了你这种孩子!”类似的意思在家长的气话中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它对孩子的伤害性也最大。

有一段时间,朋朋在幼儿园特别不听话,老师布置的游戏不好好玩,还打别的小朋友。老师就经常告诉他的爸妈,但是屡教不改,朋朋还是照旧,欺负小朋友,跟老师搞对抗。

爸爸实在气极了,找了个机会,把朋朋打了一顿,连吼带骂地说:“真是没法管了,你简直不是我儿子,一点教养都没有,跟垃圾桶里捡来的一样!”

朋朋才3岁半,但他一下子就听懂了。以前爸妈再怎么训斥他,甚至打他,他都是一副皮厚肉糙的样子,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可听了这句话,朋朋吓呆了,吓傻了,嗷嗷地哭,豆大的眼泪不停地流,边哭边辩解:“爸爸,我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你别赶我出去。”

这么小的孩子,他怎么能分清爸爸说的是真还是假呢,只知道爸爸不认他当儿子了,要赶他回垃圾桶了,要永远离开这个温暖的家,离开爸爸妈妈了。宝宝又处在一个很喜欢联想的阶段,他还会想到垃圾桶里面又脏又臭,虫子爬来爬去,是个地狱一般的地方,更会产生恐惧心理。

你想,对宝宝来说,还有比这更可怕的事情吗?

孩子再没出息,再不争气,家长也万不可拿血缘关系来开玩笑,因为他确实会当真,会因畏惧而自卑。可以说,在亲子教育中,这是最愚蠢的一句话,对宝宝的伤害会一直留在他的潜意识里。如果你经常时不时地说上这么一句,恐怕更会在宝宝的心里留下阴影。

忌语二:“你挨了打,为什么不还手?”

危害:教唆似的批评,容易误导孩子的行为倾向。

家长说什么,宝宝就听什么。孩子不就是这么教出来的吗?亲子教育最怕的就是父母用成人的思维去刺激宝宝,因为孩子是不懂大人的幽默与玩笑的,他分不清哪句是气话,哪句是真话。他只会根据爸妈的情绪来进行判断,然后决定自己今后的行为。所以,家长教唆似的语言对宝宝会造成一连串的不利影响。

妈妈去幼儿园接天天,看见儿子红肿着眼睛出来了,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就问他怎么了。

天天说:“今天李小广欺负我了,他打我。”

妈妈又问:“快告诉我,他打了你,你是怎么做的?”

天天说:“我赶快告诉了老师,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李小广。妈妈,你说我做得对吗?”他用期待评价的眼神望着妈妈。

其实,这种时候是家长对宝宝进行肯定和引导的最佳机会。但这位妈妈顿时气不打一处来,黑着脸训斥儿子:“你怎么不还手啊!下次他还欺负你!你真气死了我!”

晚上吃饭时,妈妈越想越生气,又把儿子说了一顿,还告诉儿子:“记住啊,以后别再这么窝囊,该出手时就出手。”你看这位家长,好汉歌的歌词都用上了,就这么教儿子。

结果天天把妈妈的话牢牢记在心里,没等李小广欺负自己,他就先去欺负李小广了。第二天早晨到了幼儿园,一看到李小广,天天就板着脸走过去,使劲一推,就把李小广推了个仰面朝天。

老师赶紧制止了他的挑衅行为,并问他:“天天啊,老师昨天不是已经批评李小广了吗,你为什么要记仇呢?这可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啊。”

天天认真地对老师说:“因为妈妈告诉我,挨了打就要还手,不然就是小软蛋,是窝囊废!”

老师哭笑不得,他跟天天的妈妈进行了电话沟通,跟她说,这样做只会有一个后果,就是让孩子以为拳头能解决一切,助长歪风邪气,对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

有的家长还经常把这句话用在自己身上,比如有一位爸爸打了调皮捣蛋的儿子一下,还横鼻子竖眼地对儿子吼:“还手啊,还手啊!怎么不还手?”这叫什么话呢?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他怎么敢跟爸爸还手?完全给吓糊涂了,会让孩子天真的心灵以为自己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本来很小的事情,也会让他的内心留下很深的伤痕。

忌语三:“不要再胡闹了!”

危害:约束孩子的天性,容易给宝宝造成一种拘束的感觉。

宝宝的情绪一旦失去控制,或者玩得太投入,他的“胡作非为”就会令头痛的父母无所适从,烦不胜烦。如果家长恰好正有事情要做,需要安静,爸爸妈妈就容易头脑发热,直接与宝宝“交锋”,脸红脖子粗的,强行让孩子停下来,有的父母一冲动也容易动手打孩子。

有一次阳阳从幼儿园放假在家,爸爸妈妈变着法地想着新玩法,周六带他去儿童游乐园,一家人欢天喜地地出了门。可是到了游乐园,阳阳像放风一样地要求父母玩这个玩那个,不如愿就开始满地打滚。妈妈起初还很有耐心,劝止阳阳,但最后终于气急了,吼道:“胡闹什么?老实点不行吗!”这下阳阳更是放声大哭,妈妈既生气又尴尬。

这么去训斥孩子,一点效果没有,只会起到反作用。从宝宝几个月开始,他就已经理解人的各种面部表情。父母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他强制约束,孩子会感觉不知所措,有一种受到拘束的强烈的感觉,因此对父母的教育意图产生误解。时间长了,容易焦虑不安,终日提心吊胆,结果却往往离父母的要求更远。尤其说了这句,再不听话,父母就容易动手打孩子,给他树立一个坏榜样。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在家里挨了父母打,到外面他就打比他小的孩子了。

当宝宝胡闹时,正确做法是什么呢?

无论孩子怎样大喊大叫大哭大闹,失去控制,或想玩这玩那,干扰家长的情绪,父母都不要对着宝宝吼叫,首先要保持平静的表情面对孩子,严肃地看着他的眼睛,传达你的坚持态度,以他可以理解的方式去跟他交流、沟通。当父母也觉得实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则最好采取冷处理,不理睬他的要求,或者把孩子单独放到一间房子里,由他去玩,去疯,去反省,让他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待一会。

宝宝就是这样的,他胡作非为,出风头,是想让人注意自己。这时一看没人注意了,他慢慢就会安静下来。

忌语四:“你怎么这么淘气?”

危害:孩子淘气不是错,天性怎么可以否定和抹杀?易让宝宝变得怯步不前,不敢表现。

两三岁的宝宝正处在最淘气的阶段,常常会在一些场合给父母出一些难题,而且总是以家长意想不到的方式,让你反应不及,没有处理的预案。因此,很多父母往往就是直接“扼杀”,像上面那样,以反诘式的发问去教训孩子。

比如,“你怎么这么淘气?”“真是没法管你了,你这是干吗啊?”这样的话,既充满家长的无奈,又会让问题越来越糟。

周日,妈妈带多多去大卖场,妈妈一边挑选商品,一边还得不断快速地从多多的手中抢下那些险些被他蹂躏的面包和酸奶,嘴里不停地说着上述之类的话,怪多多的淘气,一个劲地数落他。

总算购完东西排队结账了,在旁的多多却突然不耐烦起来,开始大发脾气,闹得周围的人都看着她俩。妈妈更加着急,她觉得对儿子简直没什么办法了,一气之下,揪着多多的衣领就出了商场。回到家,自然又是一阵疾风暴雨。

妈妈应该反省自己的方式,孩子淘气是很正常的现象,特别是男孩,他们的脑子里充满了搞怪的念头,总想引人注目,做点“不平凡”的事情。有时,你越急,越说他淘气,他反而越会变本加厉,让你看看他有多淘气。甚至,他还会很有成就感呢!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立即跟着不耐烦和发脾气,这样反而会把事态扩大,而是应试图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跟他说些有意思的话,譬如看到白菜,就说个白菜的儿歌;看到手纸,就编个唐老鸭和手纸的故事。如果孩子的情绪仍然没有稳定,再迅速带他离开大卖场,改变一下环境,到一个新环境中,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被其他事物吸引开。

还有的宝宝,该睡觉时不肯睡,又是唱歌又是扔玩具,还要跟妈妈玩捉迷藏,把父母折腾得筋疲力尽。此时,家长千万不要说气话,而是冷静合理地去解决问题。

如果父母想让孩子提前1小时上床睡觉,避免他每晚睡前都这么淘气一番,不妨采取这样的办法:给他吃一点水果和小零食,然后带他去洗澡,换好舒服的睡衣,之后是刷牙,再放上一小段轻柔的音乐,每天都应按部就班地完成这套“程序”。如果孩子做到了,就要鼓励他,直到孩子能够自己把这套“例行公事”化为生活规律。家长要记住,孩子越困就越不愿意睡觉,越不愿意睡觉就会越淘气,越折腾。让孩子睡觉,切记一定要在他筋疲力尽之前。睡前过度的淘气是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和身体发育的。

忌语五:“长大了没有大出息!”

危害:伤害孩子自尊,让他产生自卑感和对未来的恐惧感。

无论是宝宝还是青少年时期,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只能引导他的发展,却不能控制他的走向。有些父母并不在意这些,他们一味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一旦达不到目标,就“恶语相向”,给孩子的自尊造成打击。

爸爸教宝宝玩积木游戏,试了好多次,宝宝都没把小房子搭建起来。每次眼看就要成功了,却轰然倒塌。爸爸生气地说:“就你这样,连个积木都玩不好,长大了能有什么出息?一边待着去吧。”

说了这些还不够,爸爸还把积木给收起来,装进了小箱子。从这以后,宝宝再也不敢玩积木了,虽然那个小箱子就摆在客厅的向阳窗台上,伸手就能拿下来,他也只能怯怯地看两眼,没有胆量去取。

从爸爸说他没出息的那刻起,他的心里就像被下了一生的断语。他就觉得,原来我这么笨,长大了什么都做不好。这就是自卑的种子,将来无论再遇到什么事,他都会缺乏做成做好的信心。遇到困难,也不敢找爸爸商量,向家长求助。

有一个孩子,特别调皮,吃了饭就和小伙伴一起玩,从早上到傍晚,弄得全身脏兮兮的,回到家跟变了个人似的,只能把身上洗一遍。不仅如此,爸妈安排的一些小任务,像拆玩具、填字格等益智游戏,他一点不感兴趣,从来不好好做。

时间长了,妈妈就急了,着实把孩子骂了一顿,说:“这么下去,你长大就等着去要饭吧,没出息的东西!”

这种话说个一两次还无所谓,有的家长是经常说,因为对孩子期望大,穿衣要讲究,说话要讲究,吃饭、学习更要讲究。孩子生活的一切,家长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逼着孩子按自己的规定来,一旦达不到期望,就数落加嘲讽,好一顿训斥。

能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吗?能让孩子对未来有一个美好的想象吗?

我们千万别说孩子笨,别说孩子没礼貌,更别说孩子没出息,这些过于直接的伤害性语言,只会泄愤,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因为如果孩子真是这样,那么只能证明我们家长没出息,没本事,因为父母才是引领孩子向前进步的最好的老师。

所以,想说孩子“没出息”之前,先反思一下自己的责任。

忌语六:“你想要什么,妈妈就给你买什么!”

伤害:无限制地满足孩子,只会养成他的骄娇二气和自我中心主义。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家长十分宠爱,有的家长可以说不仅是疼爱,而是已经在溺爱孩子了。只想满足他的一时,完全不为孩子的将来着想,不想想要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性格。

可是,过分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有的孩子甚至变得比较自私,事事以自我为中心。

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往往采取了迎合、满足的态度,经常可以看到,每到节假日,有的家长就给孩子许愿:“快把作业做完,今天带你出去吃饭,想吃什么就给你买什么!”这种无限制的“口福”奖励在生活中很常见,使孩子的胃口越调越高,嘴巴也越吃越刁。

时间久了,孩子不仅挑食,还成了需要减肥的小胖子。

有一位妈妈领着儿子从幼儿园出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孩子对着妈妈就是一阵狂打,然后就是气哼哼地自己大步往前走。走了有五六步,回头把帽子一摘,扔到了妈妈的脚下。妈妈又笑嘻嘻地弯腰捡了起来,屁颠颠地跟在后面,也不生气。幼儿园的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没见过这样的家长。整个过程,这位妈妈满怀宽容、期望、容忍的心对待着自己的儿子,始终满脸含笑,竟然没有一点责备孩子的意思。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位妈妈平时就把儿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无原则、无限制地满足,要什么给什么,没有就去买,买不到也要想办法搞到。久而久之,儿子养成了为所欲为的小皇帝性格,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什么都可以干,反正妈妈都能容忍,不会跟自己翻脸,不会拒绝自己的要求。这就是纵容孩子带来的恶果。

爱孩子没错,但爱不等于什么都可以满足孩子。家长的过分溺爱不仅使孩子养成了过多的不良习惯,而且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有的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家的孩子就是优秀的。这样,就会纵容自己的孩子向坏的一面继续发展。等到他长大成人,再想改过来,为时已晚,吃亏的最终还是孩子自己,会让他在社会上付出代价。

忌语七:“不要和他玩,他是个坏孩子。”

危害:损害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潜力,会减弱他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

“不要和品德不好的小朋友一块玩呀!”

“不要和不听话的家伙说话!”

“不要和那些坏孩子走得太近呀!”

……

有些父母经常这样告诉爱和小伙伴一起玩的儿子,他们为儿子判断是非,为儿子指明哪些小朋友是可以一块玩的,哪些是要坚决与之划清界限的。简而言之,他们成了儿子交友的大法官,成了儿子的交往的标准,代替儿子思考、做主。

孩子习惯了这样的“教导”,就会在看人处事这方面,失去自己的主见,变得谨慎和保守,什么事情都要回家问父母。

有一个孩子叫嘉嘉,在幼儿园,几乎没有孩子和他一起玩儿,因为老师曾这样告诫其他小朋友:“嘉嘉是个坏孩子,你们如果不想变成他那样,就离他远一点儿,不要和他玩儿。”

为什么呢,因为嘉嘉曾经在幼儿园偷吃过东西,被老师发现了,不敢承认。一气之下,老师就宣布他是“坏孩子”了。

有一次幼儿园举行画画活动,嘉嘉没有带画笔,小朋友们都不愿将笔借给他,就在嘉嘉躲在墙角抹眼泪的时候,小凯递来一支笔。从此,嘉嘉便将小凯当做自己最好的朋友,有什么吃的玩的都先找到他去分享。然而,嘉嘉毕竟是大家眼中的“坏孩子”,小凯的父母知道了,狠狠地把小凯训了一顿,再三强调:“不许和他一起玩,不然别怪妈妈打你屁股!”

小凯不情愿地跟嘉嘉断绝了来往,这一下,伤害的就是两个孩子。小小年纪的他们,一个失去了拥有玩伴的权利,一个失去了选择玩伴的权利。更严重的是,小凯从此就认为嘉嘉真的是个坏孩子,因为连爸爸妈妈都这样说了。

这不仅让他失去了一个很好的玩伴,还会助长孩子冷漠的心理,在将来的成长学习中,对于所谓的“坏学生”和“坏青年”,产生歧视心态,十分不利于他们健康的价值观的形成。

才几岁的孩子,怎么能轻易论断是“好”是“坏”呢?父母如果干涉孩子在交友方面的判断,尤其是这么小的年龄,对于他将来的性格形成,难免造成人际关系方面的处理障碍。

忌语八:“不要随便和别人说话!”

危害:同样是对孩子人际关系锻炼的阻碍,限制他的交际意识,容易让孩子养成自闭的性格。

林林和妈妈一块上楼,遇到邻居家的一位大哥哥,这个小伙子是到这儿来走亲戚,不是常来。大哥哥见林林很可爱,就拉住他的手逗了逗他,林林特别高兴,喊了好几声“哥哥”。

回到家,一关上门,妈妈就阴沉着脸,说:“告诉你多少次了,不要随便和别人说话,不然让人把你拐跑了!”

林林委屈地说:“大哥哥不是这种人,以前我还见过他呢,又不是第一次说话了。”

妈妈生气地说:“这样也不行,反正就是不能和他说话,记住了没有!”

父母担心孩子对陌生人太过信任,会受到伤害。这可以理解,但绝不能成为阻拦孩子正常交往的理由,因为这是两码事。前者,需要增加孩子的判断力,提高警惕性,而后者,却是他这一生立足社会的基础,岂能随便干涉?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男孩来说,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有最多的谈得来的好朋友,能够从小伙伴那里获得认可、鼓励、信任和支持。然而父母在这方面的教育却让他们的交往意识在一点点地减弱,比如林林的妈妈。

这种方式或者让儿子不知道何去何从,或者让他们封闭自己、不爱与人交往,甚至让他们变得人缘不好,找不到朋友。

正处在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时期的男孩,与同龄伙伴交往并建立友谊是正常的心理需要。这时,在不偏离正常人生轨道的前提下,父母不要给他们太多的限制,别暗示他们谁可能是坏人。

这些限制会使男孩过早地世俗、功利,引起他们的不满,激发他们的叛逆心理,进而影响他们的交往能力,甚至会使他们形成孤僻、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

现实生活中,很多小男孩的表现已经让人担心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女性化倾向严重。因此,他们经常表现出不愿见生人、不敢与生人说话、无法与别人相处乃至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等现象。这正是由于父母过于限制了他们的交往意识所导致的。

交往能力强,对孩子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善于与他人交往的孩子,将来在学校不仅能够从容地与同学交往,而且能够从容与老师等成人交往。而孩子是否善于同别人打交道,在人群中人缘如何,对他以后的学习和人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从小重视培养自己的宝宝与人交往的能力。

做为成年人,我们都有一种体会:每当回忆起童年生活时都非常兴奋,对儿时的朋友感到特别亲切,说起与童年朋友一起玩的各种趣事,如数家珍。这些经历告诉我们:宝宝需要朋友,家长要支持和引导宝宝学会交朋友。

其实这并不困难,只要父母不要设置过于明显的障碍就可以了。

忌语九:“我的儿子才不会做那种事!”

危害:袒护孩子会助长他的出格行为,对他的未来后患无穷。

两个孩子在小区门口打架了,纷纷哭着回家找父母告状。为了解决这个“儿童纠纷”,双方的家长聚到一起,结果都护着自家的宝宝,纷纷指责对方先动手。问题不仅没解决,还闹了个大家不愉快的结局,从此以后势同水火。

袒护孩子的结果,必然是孩子继续“无法无天”,出格行为越来越多。因为宝宝自觉受到了爸妈的保护,没人能对他构成威胁,也没人能够惩罚他。别忘了,孩子都是有冒险天性的,当他觉得不受限制时,这种天性会迅速膨胀,达到一种你无法想象的程度。

换句话说,受到父母袒护的孩子,什么都能做得出来,因为他还没有形成牢固的是非标准,没有建立强大的自我约束的能力。

以前有家媒体报道了一件让人深思的案子:一个12岁的男孩,因为到大超市盗窃被工作人员抓住,送进了派出所。警察很吃惊,在调查过程中才了解到,男孩的父母从小就对儿子爱护有加,不允许他受到任何外来的指责。

在这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去邻居家玩,就拿走了邻居家小朋友的一件玩具汽车。邻居发现了以后,不好意思直接去要回来,就找了机会暗示他的爸爸,多管一管自家小孩,别养成坏习惯。

男孩的爸爸不笨,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当即大怒:“你什么意思?我的儿子怎么会做那种事?开什么玩笑啊!”

两人不欢而散。现在回头看,当年父母的袒护,造成了男孩的有恃无恐,没有受到及时阻止的坏习惯,渐渐发展成了一种犯罪行为,直到公然到超市行窃。

总觉得自己的儿子什么都好,绝不会做“坏事”,是父母的一种自信,也是托大。甚至说,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有时在涉及与外人的纠纷时,会尽全力维护自己的孩子,顺便也维护自己的面子。岂不知,如果确实是自己的孩子做错了,你的袒护其实是在把他推向更深的“深渊”。

给父母的建议:

1.在孩子的问题上,实事求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万不可视而不见。

2.及时纠正孩子的缺点和不良习惯,诸如打架和各种不礼貌的行为等,才是对孩子真正的负责。

忌语十:“大灰狼要来吃人啦!”

危害:恐吓性的安抚,会起到暂时的效果,但也会对孩子的精神造成某种特定的阴影。

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故事,想必我们都不陌生。很多家长乐于也习惯于在关键时刻就给宝宝讲大灰狼的故事,把“凶残的大灰狼”当做阻止宝宝想做某件事的“有利武器”。比如孩子每当晚上不想睡觉、还继续胡闹或者不想吃饭的时候,无计可施的父母就拿出了这招杀手锏,对儿子说:“你呀,再不睡觉(再不吃饭),大灰狼可就要来吃人啦!”

更有甚者,有些父母为了增加这种恐吓的效果,还会绘声绘色地给儿子描述大灰狼吃人的场景,尽可能地让宝宝害怕,促使他服从自己的命令。

有的宝宝通常因为害怕,赶紧钻进被窝,即便睡不着,也会努力让自己入睡。甚至为了避免“被大灰狼吃掉”,宝宝还会装出已经睡着的样子。可是,他们的心里非常害怕,战战兢兢,眼睛都不敢睁开呢。对此,作为父母是否注意到了呢,是否有过关心呢?是否想到了后果呢?

大灰狼的故事很血腥,宝宝的联想力又特别丰富。3岁的孩子,尽量不要让他们接触到这样的故事,引发使他们恐惧的联想。这就像一颗钉子,一旦扎进孩子的内心,你就很难再拔出来。一到晚上,孩子就会想到你给他灌输的这种恐怖形象,从而慢慢变得胆小畏惧,害怕黑夜和独处。

每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就进行这种恐吓性的安抚,当然会立刻起到效果,宝宝不闹了,听话了,住手了,大人觉得安静了,省心了,可是我们想过这会对宝宝造成什么影响吗?

有个孩子特别好玩,这天晚上,他就是不想睡觉,在床上爬来爬去,扔东西,拍手掌,烦得妈妈静不下心来看电视。于是,妈妈就使劲装出一副吓人的表情,冲进来吼:“赶紧睡觉!不然大灰狼马上就进来把你吃掉,吞进肚子里!”

结果,宝宝不仅没有听从命令,反而吓得哇哇大叫,按农村的说法:“孩子的魂给吓跑了。”宝宝哭了整整一夜,就是停不下来,最后哭得嗓子哑了,眼泪也没了,还在妈妈的怀里不肯罢休。

爸爸上夜班回来,见此情景,批评妻子:“儿子这是受了惊吓,赶紧去医院看看吧。”

看,这就是父母的杀手锏对宝宝的伤害。

宝宝睡前,最忌讳的就是给他讲诸如大灰狼之类的血腥故事,很容易引发他对恐惧形象的联想。我们可以讲一讲轻松的美好的故事,或者给孩子听一听柔和的轻音乐,让宝宝慢慢地自然地入睡。

平时,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也不要用这种话迎面去吓唬他,而是要尽量跟他讲道理,迂回解决问题。

忌语十一:“最大的这个给儿子吃。”

危害:或者会催生孩子养尊处优的心理;或者会让他逆反和抵触。

阳阳的饭量越来越大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特别贪吃。妈妈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这天,吃饭的时候,一家人落座,妈妈摸着阳阳的头,指着盘子里的炖鸡,笑呵呵地说:“看见了没,这根鸡腿最大最肥了,都是咱们阳阳的,快点吃吧!”

妈妈的话很贴心,阳阳很高兴,伸手就要抓。爸爸见了,立刻说:“阳阳,怎么一点礼貌都没有,你应该让妈妈把它分开,让妈妈和你一块分享,明白吗?”

阳阳想了一下,听话地说:“爸爸说得对,妈妈,咱们把它分成三份吧,一人一份。”

爸爸做得就很对,在妈妈露出溺爱孩子的苗头时,及时制止了宝宝坦然接受的心态。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并不觉得给孩子特殊待遇有什么不好,他们认为让孩子享受“大鱼大肉”是自己的使命,不但让宝宝吃最好的那份,还会常常硬把鸡腿之类的美食夹到孩子的碗里面,让他当成任务来完成。

宠爱宝宝,不意味着就要让他养尊处优。要让他从小养成“没有任何食物是能够轻易得到”的意识,才有利于他的成长。

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满意和高兴,每天盘算着如何满足他们的要求。比如一到儿童节,就给孩子摆节日宴、送高档礼品,不少孩子还会期待节日红包和高档玩具。不光经济条件好的如此,即便并不富裕或经济拮据的家庭,对儿子同样宠爱有加。很显然,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奢侈,是一种腐蚀,后果会在他的人生成长中,慢慢显现出来。

无数事实早已证明,过惯养尊处优生活的孩子,多数不能按家长所期望的目标成长。他们中不少人精神空虚、唯我独尊、贪图富乐,且体质虚弱。更严重的是,他们从小习惯了这种“独享大份”的生活,会养成一种自私的心态。作为父母,是不是该反思一下平时的这种关爱方式呢?

忌语十二:“等你爸爸回来揍死你!”

危害:恐吓性的语言,容易让孩子对父亲形成畏惧心理。

你的生活中出现过这样的场景吗?你路过小区门口,恰好碰到一位妈妈在哄他的宝贝儿子。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孩子似乎很不听劝,拼命地哭。妈妈说好话,给他东西,都不管用。最后,这位母亲实在不耐烦了,大声说:“你还哭不哭?再哭我就走了!回来让你爸爸揍死你!”并做出要走的样子。

孩子哭得更凶了,坐在地上耍赖。妈妈二话不说,扭头就走。孩子见妈妈真的走了,不要他了,慌了神,赶紧追上去,边哭边喊:“妈妈,不要扔下我,不要让爸爸打我,我不哭了!我一定听妈妈的话,也听爸爸的话!”

这又是一种典型的恐吓型的教育方式,以暴力威胁孩子接受自己的命令,粗暴而不讲理地对宝宝实施家长的“强权”。这样的场面看着是很令人心疼的。

这位妈妈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非这样对待孩子不可吗?说实话,用暴力威胁宝宝,是家长无能的一种表现,特别是拿“爸爸”作为威胁的工具。

父母是孩子最依赖的人。孩子从出生起,就对父母有特别的眷恋,同时也有着没有父母就不能生存的潜在的不安感。心理学上管它叫“基础不安”。不管孩子是否懂事,他的心里,都经常有“爸爸妈妈会不会不要我”或者“爸爸妈妈会不会打我”这样的担忧。在这种心理背景下,还对孩子说“让爸爸打你”之类的话,他的潜在不安就会加剧,易于受到大人无法想象的打击。

这种精神上的不安,很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极端的心理发育,使性格成长走上歧路,为他的将来埋下隐患。到那个时候,父母后悔就太迟了。

宝宝的年龄不大,理解能力有限,他有时并不明白父母只是为了哄他而说出恐吓的话,并非真的不要他或不爱他。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明白,恐吓和威胁是一种很愚蠢的手段,它不但不能让孩子变得听话,而且会伤害孩子的心灵。

像这位妈妈,拿“爸爸打你”来威胁他,也容易让宝宝产生“爸爸很吓人”的畏惧心理,拉远他与爸爸的心理距离。

我们的建议:

第一,如果不想毁掉孩子,就不要恐吓他。

每个人都会有恐惧的心理,何况是孩子呢?这种恐惧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的本能反应,即对于危险的恐惧。另一种就是神经性的忧虑,即一个人在没有遇到危险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无端的害怕,可能说不出理由,也可能说出了,在常人看来不足以引起恐惧。

小孩子最容易产生这种神经性的恐惧。所以,家长不仅不能用“打人”的方式来恐吓孩子,以免加深孩子的恐惧,还要以正确的方法教育他,使他不至于产生无谓的恐惧心理。

第二,千万不要用孩子熟悉的人去恐吓他。

用爸爸去吓他,他会畏惧爸爸;用医生去吓他,将来生病了,他就不会跟医生合作的,甚至看见医生、医院就会大哭;用警察去吓他,即使他迷路了,也不会相信警察的。这个后果,作为家长一定要想到。所以,易于造成孩子精神不安的话,千万说不得。

孩子的心里如果有不安的土壤,在家长的连续打击下,会萌发出许多的恐惧,并可能最终演绎为人生的不幸。喜欢如此吓唬孩子的家长,今后可要注意自己的方式了,别再动辄就去“威胁”自己的宝宝。

忌语十三:“你真是头猪!”

危害:羞辱和辱骂性的脏话,对孩子的心理打击很严重,在亲子教育中最不应该出现。

程程的爸妈举办了一场家庭晚宴,宴请了众多的朋友来玩。在酒席上,两岁半的程程跑东跑西,兴奋得就像一只喜欢大场面的小猫。玩着玩着,他就调皮起来,摔坏了两只酒杯和一个装满菜的盘子,把地板都弄脏了。爸爸说了他两句,当着众人的面,小家伙也觉得自己没面子,又伸手把一个酒瓶给弄到了地上。

好好的一场家宴,让儿子给搅乱了,特别是今晚的客人里面有公司的一位经理,对他在公司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爸爸越想越生气,在客人都走了以后,把程程叫过来训斥起来,说到生气处,对儿子说起了脏话:“你呀,真是一头猪!”

程程开始没明白,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说我是猪呢?”

爸爸吼道:“猪就是大笨蛋,你连猪都不如!”

程程这回听懂了,哭着回房间找妈妈了。

没几天,邻居家的叔叔带着一个小弟弟来串门,小弟弟和程程一块玩,不知怎么闹起了矛盾。程程就指着小弟弟的眉头说:“你呀,真是一头猪!”

邻居叔叔顿时脸上不悦,程程的爸爸和妈妈也是目瞪口呆,这才意识到了前两天的冲动是多么不应该。

说孩子是“猪”这类的用词,是很极端的侮辱性语言,对宝宝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因为宝宝的表现不好就羞辱他,除了会让宝宝觉得委屈和伤心之外,还容易让他产生不好的心理影响,觉得自己让爸爸丢了脸,会被人看成不好的宝宝。如果孩子的行为真的不对,或者他是故意在捣蛋,那也只是因为他想吸引大家的注意,而不能就此证明他是个坏孩子,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一些出格行为而大声呵斥甚至进行失控的辱骂。

而且,宝宝的学习和模仿能力很强。你对他说脏话,他很快就能记在心里,明天就能用到别人的身上。因此,不要侮辱宝宝,也不要在宝宝面前说脏话。用文明的方式教育宝宝,也为他创造一个文明的成长环境。

聪明的父母是不会采用最愚蠢的羞辱教育法的。记住,宝宝也是有尊严的,不要去伤害他的自尊心。

忌语十四:“你有完没完?”

危害:厌烦的语气会拉远宝宝与你的亲近感,造成无形的心理隔阂。

3岁左右的男孩都很任性,一天到晚安静不下来,好像有着无穷无尽的精力。作为家长,总会有烦躁的时候,但请注意,万不可把这种情绪赤裸裸地倾倒给孩子。父母的厌烦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尽而怀疑爸妈是不是“不疼我了”。

强强刚刚过了两岁的生日,妈妈说他长大了,告诉他说,长大就要有长大的样子,不能再胡闹,免得被人笑话。不过,妈妈的这番“忠告”可算彻底落了空,宝贝儿子越来越任性了。

一天中午吃饭时,妈妈又唠叨着让他乖乖地坐好,不要边吃边玩,还发出古怪的声音。强强一听,更来劲了,拿起小勺演奏音乐,弄得动静很大,边敲碗,还边看着妈妈。

吃完饭,妈妈让他睡午觉。强强又是不听,拿起画册就装作认真在看的样子,说:“我不困,干吗要去睡觉啊?要睡你去睡!”

妈妈这下生气了,叫道:“这孩子,有完没完啊?烦死了!”

妈妈就觉得,宝宝以前挺乖的,可现在怎么这么拧了?偏要和我对着干!这对他有什么好处呢?真恨不得抽他两巴掌。

强强一看妈妈烦他了,这回画册也不看了,扔下书就在沙发上打滚,哭得震耳欲聋,惊天动地。哭完了,强强就回屋睡觉了,这一觉就睡到晚上,直到爸爸回来,发现儿子的眉角还挂着几滴眼泪。

看到了吗,我们的小男子汉,虽然任性,但同时心理也是这么的脆弱!

我们要知道,孩子的任性,有时是年龄特征的表现。研究发现,孩子的成长不是匀速平稳的,有较为乖顺的平稳阶段,也有较为棘手的不平稳阶段。最初,孩子不知道“自己”,玩弄自己的小脚就像玩玩具一样,表现很乖;伴随着语言的发展,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到两岁左右变得更加强烈了。

他们开始表现自我,凡事都喜欢说“不”,到处炫耀和滥用自己的“否决权”,进入了“第一反抗期”,表现出来就是让人头疼的任性。等他们适应这种心理变化后,会有一段较平稳的时期。但到4岁左右,孩子又进入一个不平衡阶段,情绪不稳、脾气暴躁、任性胡闹,喜欢拒绝别人的要求……种种任性言行再次表现出来。

有时,他们的脾气说来就来,稍不如意就和父母对着干。这很正常,家长千万不要把“厌恶”的怒火泼向他们,那样会伤害他们的!

忌语十五:“求你了,听话吧!”

危害:请求的语气会助长孩子的任性心理,不会起到正面教育的效果。

怎样才能让宝宝听自己的话?一万个父母有一万种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和孩子的交流肯定是必须的。有时我们很难说服宝宝,因为这时候的男孩正处于最任性的年龄段,所以有的父母迫不得已采取了妥协顺从的态度,希望自己的“央求”和“软弱”能够得到宝宝的理解。

这种方式大错特错,会纵容宝宝更加来劲地跟父母“对抗”。

小亚军今年3岁半了,是一个非常聪明活泼的宝宝,但就是不听话,总喜欢和大人对着干。比方说,你若告诉他天是蓝的,他准保会说天是白的、黄的、绿的,就是不顺着你说;早上穿衣服,肯定不会穿妈妈找好的那件,妈妈让他穿短袖,他就一定要穿长袖,让他穿蓝色的,他就一定会要穿绿颜色的。总之,一定要和爸妈的想法不同。

还有,吃饭的时候,放在他面前的饭一定不吃,不是嫌稠了,就是嫌稀了。自己吃不饱,还经常可怜巴巴地对妈妈说:“我饿!我要吃东西!”然后就是不停地要零食吃。有一次,妈妈实在受不了他的“折腾”,只能用央求的口气对他说:“我的小宝贝啊,妈妈求求你了,听话吧,哪怕听一次也好呢!”

这样请求似的开导有什么用呢?没用。反而像给小亚军打了一针兴奋剂,更来劲了。睡觉的时候,妈妈要把他脖子里带的小项圈摘下来,他怎么都不肯摘,就要带着它睡觉。妈妈又求开了,小亚军一边摇头,一边得意地说:“妈妈,现在你知道我的厉害了吧!”

妈妈的软弱,造就了儿子的强势。一有不顺心的事情,立刻大呼小叫,逼着妈妈认错,服输,长此以往,妈妈成了儿子的“下级”,不管啥事都得顺着他才可以。

跟孩子交流需要耐心,但更需要智慧。父母当然要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但也切莫太过软弱顺从,以至于说出哀求的话。其实,在宝宝来看,这就意味着大人的“投降”,他会有一种胜利者的感觉,更会得寸进尺。

忌语十六:“我说了多少遍了,你没听见吗?”

危害:男孩的听力本来就不如女孩,这种指责会让孩子既受打击又受冤枉。

小磊坐在客厅的一角修理他的遥控小汽车,妈妈做好饭,把菜都端到餐厅,接着就叫小磊过来吃饭。可是喊了好几次,小磊都置若罔闻,埋头摆弄着小车轮,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

妈妈皱紧了眉头,吃完了她还有急事要办呢,这孩子真是,怎么就装听不见?她把围裙一扔,大踏步走过去,冲着儿子就喊:“我叫了你这么多遍,难道你没听见了吗?耳朵聋了吗?”

这时,小磊猛然抬起头,怯怯地说:“妈妈,怎么了,我真的没听见。”

妈妈没好气地说:“什么没听见啊,你就是想故意气妈妈,是不是?是不是还记得上次的仇啊,怎么这么小心眼啊,上次妈妈打你两下也是为你好啊!”

她越说越气,可是还没说个尽兴呢,只见小磊咧开嘴,已经惶恐地哭了起来。

妈妈错在她不知道常识,男孩的听力发育不如女孩快,反应也不如女孩敏捷。有时他明明隐隐地听到大人在叫他,在反应上也慢半拍。特别是当他在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很难听到第二种声音的。妈妈叫了他好几遍,他都没听见。于是就觉得孩子是故意不听话,想气她,其实是误解了孩子。

所以,家长遇到这类事,一定要首先理解宝宝,知道他的听力不如大人。不要去训斥他,数落他,而是应该靠近孩子,温和地跟他说:“来,宝宝,咱们吃饭吧,填饱了肚子再修小汽车。”最好蹲下身子,看着他的眼睛,握住他的手跟他讲话。有了视觉、触觉和听觉的三重刺激,宝宝一会马上把注意力从小汽车转移到你的身上。

不分青红皂白地就对孩子大发其火,只会冤枉他,打击他。

很多话是不能对宝宝说的,家长要考虑成人与孩子的身份差异。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而且对父母又有着天生的心理的畏惧、行为的模仿,一旦不合适的话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发育,再想纠正就很难了。

不仅上述列举的话不能说,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一个唱红脸,一个扮白脸”的大棒加萝卜政策也是不合适的。

有人曾就这个问题做过调查,分别在10所幼儿园对不同年龄阶段的350名幼儿进行了“你比较喜欢爸爸还是妈妈?为什么?”的问答。结果孩子的回答让人大吃一惊:

“妈妈好,妈妈不打我,爸爸常打我的屁股,而且还打得很痛!”

“我喜欢妈妈,因为她很听我的话,我叫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我不喜欢爸爸,因为我叫他买变形金刚给我,他不买。”

“妈妈说买支枪给我玩,爸爸说不给,我讨厌他!”

“妈妈好。爸爸打我时,妈妈帮我对付爸爸。”

看,孩子对妈妈和爸爸的态度是多么截然相反,正反鲜明!这全是因为父母联合导致的矛盾教育。两个人对孩子的态度和要求不一致,而且一正一反,往往会使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大大地降低,从而无法取得预期的亲子效果。

这是一种有趣的分工现象,爸爸和妈妈在孩子面前常常扮演两个截然相反的角色: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父严母慈。“一严一慈”,“一软一硬”,相互配合,软硬兼施,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时,都是爸爸先打骂,妈妈来庇护。有的家庭是父母严格管理,爷爷奶奶阻拦。

表面上看,这种方式是成功的,因为它顺利地解决了问题,平息了孩子当时的情绪,让孩子“听话”了。但实质上,却无形中将孩子放在了大人的对立面,当成了一个联合对付的对象。

这种教育方式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

1.影响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一严一松,很容易使孩子在家里只怕一个人,只听一个人的话。“红脸”在家时,他会很老实;换了“白脸”,他会立马为所欲为,一点规矩也没有。长此以往,孩子会变成欺软怕硬的“两面人”,见风使舵,看人脸色行事,这是最大的一个危害。

2.影响孩子是非观念的形成。父母在家教中扮演不同的脸谱,对孩子所做的同一件事做不同的评判,采取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态度,容易使孩子混淆是非。如果父母教育孩子时出现矛盾,母亲这样说,父亲那样说,孩子就无所适从。孩子分不清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3.家庭教育失去了作用。孩子在掌握了“行情”,找到了“规律”之后,一旦犯了错误,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找靠山。夫妻态度不一致,还可使孩子学会钻空子,谁能答应他的要求他就去磨谁,并且把父母分成谁好谁坏。

4.滋长孩子的逆反心理。唱红脸的过度责罚,会使孩子胆小怕事,甚至会强化他的逆反心理。

5.容易误导孩子。红脸和白脸的分工教育,其实质是对孩子的善良的欺骗。但是年仅3岁的宝宝并不知道这一“内幕”,他的第一感觉就是“爸爸和妈妈不和”。时间久了,他们极容易被误导,从而走上歧路。

6.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调查表明:在有心理问题的儿童中,父母采用“态度不一致”的方式的比例达到了17.3%,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家长所采取的教育方式的比例9.24%。所以,父母也好,爷爷奶奶也好,对宝宝的教育态度必须步调一致,互相合作,否则很难培养出一个健康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