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黄袍加身诸臣迎新主 故人无情废后返故园

2012-10-08 12:00:53 发布 | 3005字

东方晨光熹微,方才听到一声鸡啼。

匡胤迷迷糊糊被人从床上扶了起来。

“你们这是干什么?这么早,不让人睡觉啊。”

石守信和王审琦并不答话,强拖硬拽的把他往门外扶。

驿门外,三军将士队列齐整,跪地迎接。

匡胤虽统帅千军万马,却也没在这种情况下见过这阵势,不免有些惊愕。

“愿立点检大人为天子!”山呼海啸式的呼声雷动。

匡胤还没回过神来,只觉身上落下一物,定神一看,一件黄金色的袍已披上了身。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历史的轮回就这么奇妙,同样的故事在不同的人身上重演。

匡胤是镇静的,很快明白过来。

“你们这是干什么?贪图富贵,强立我为天子,想让我谋朝篡位,我才不上你们的当呢。”

“官家不要误会,我们是真心的,官家登位乃是天命所归,我们只是奉天意而行。”

将领们一起高声回答,态度极为坦诚。

“如果你们想要的只是荣华富贵,又何必搞这一套?这个时代拥立已经成风,任何人只要被拥护,都可以穿上黄袍,除了我,你们就别无选择了吗?”

“哥,你还啰嗦什么呀,我们大家说你是皇帝,你就是皇帝。你说的话谁敢不听?你别辜负大家一片好意。”

“小将军言之有理。”赵普不知何时走了上来。“官家在此登位,不仅仅是天命,也是众望。相信官家不会逆天命,也不会辜负大家的厚望罢。”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又一轮潮水的呼声。

“那好,既然你们真心诚意拥护朕,朕今后绝不亏待你们。现在朕有令,速速整顿人马,返回京师。”

众武将个个喜笑颜开。

“快快行军,赶在天黑前入京,不可耽搁。”

“官家,京中尚有文武百官,那个小寡妇和小家伙怎么办?”

“一个也不要伤害,各人仍司其职。至于太后和小皇帝,孤儿寡母的,不要惊吓了他们。”

匡胤的神色异常凝重,成竹在胸。

“对他们那么客气干吗?干脆都一刀杀了,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官家没听说过一朝天子一朝臣吗?皇上换了,臣子岂有不换的?”

“住嘴,你们难道想让朕留下千古骂名吗?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朕一个官员也不换,他们会继续为朕效力。伤害女人和孩子是可耻的罪行,朕绝不能忘恩负义伤天害理。”

匡胤继续打马飞奔,他知道他的职责,施仁政才能够得到他的天下。

天中的一轮红日,异乎寻常的温暖,充满希望。

匡义比兄长抢先一步杀回了汴京,守城的正是他的老相识王彦升。匡义在城下一叫,立马大开城门,保证一路通畅。

匡义驾马直驱入宫,无人拦阻。

当来到太后宫中时,一切都保持平静,波澜不惊。

念慈依旧那么苍白美丽,端立在宫门前,等待他的到来。

她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的,所以早有准备。

“你终于还是来了,我必须再见你最后一面。”

念慈幽幽的说,她没有梳妆,长长的浓浓的黑发遮住了脸面。幽幽如水的眼眸,闪现其间,饱含深情。

“不要脸的贱妇,你还等着我,等我从这里把你赶出去是吗?既然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为什么不早点离开?”

冰蓝的眼瞳闪烁着犀利的光,恶狠狠的瞪着她。

“我知道,你不会原谅我的。”念慈细声细语的回答,瑟缩得如同风中的一片树叶。

“我对不起你,你打我骂我都没关系。”念慈再一次跪在他面前。

“我很快会离开这里,除了我姐姐姐夫的牌位,我一件东西都不会带走。我爹去世了,魏王府还有我一份家当,我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

念慈缓缓起身,拿起桌上一个小包裹,径自走去。宗训和夕照一早上已被送回魏王府去了,她安排的很周密。

“很好,你明白你自己的位置,回你娘家带孩子守寡去罢。以后不要再让我见到你。”

念慈再一次盈盈回首,止不住珠泪盈盈。

她对他,从来只有爱,没有恨。

匡胤走进宫室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毕恭毕敬,以完全的姿态迎接他们的新君。

“奴才张德钧,叩见我主万岁。”张德钧以一贯的奴才姿态跪在崇元殿前,两手捧着大大的黄包裹。

“先帝的皇冠龙袍,还有玉玺,都是奴才保管的,现在献给官家。”

“很好,朕以前就看出,你是个机灵人,今后你就随侍朕身边好了,朕不会亏待你的。”

“谢官家圣恩,奴才最会伺候人,这是您知道的。今后奴才一定为万岁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所不惜。”张德钧叩头谢恩。

“行了行了,平身罢。”匡胤吩咐道,“可以为朕更衣了。”

张德钧忙不迭为新皇换上真正的龙袍,束起皇冠。

“官家您看,这是玺印,为君者必备。”

“怎么不是镶金的?”赵普诧异,“玉玺本是先秦时的稀世珍宝和氏璧,秦始皇得之,命李斯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后汉时王莽篡权,入宫向孝元太后强索玉玺,太后在争夺中将玉玺摔破一角。王莽夺玺,命人镶金为补,玉玺遂金玉相间,流传后世。这个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啊。”

“军师高见。”张德钧忙道:“这玉玺啊,早就不是原来的了。当年石敬瑭勾结契丹反叛,那唐皇李从珂誓死不降,带着全家在昭德楼上自焚了。听说后来连尸体都没得,那真正的玉玺啊,也就不见了。石敬瑭只想着当皇帝,根本懒得去找,就叫人用玉另造了一个充数,肯定不如和氏璧珍贵,可惜了。”

“好啦好啦,朕才不管是不是什么和氏璧,金玉珠宝又不当吃又不顶穿,摆设而已。当皇帝要的是民心,是天下百姓的支持拥戴,不是这些没用的摆设。嗯,太后和小皇帝在哪里?有没有人难为他们。”

“大哥你放心,他们没事的。”匡义快步走了上来。“那个女人和她两个孩子已经离开了宫廷,回她娘家魏王府去了,没有人对她们不敬。”

“哦。”匡胤顿悟,“文武百官都到齐了吗?朕今日登基,有许多事情要宣布。赵卿代朕拟的旨写好了吗?”

“好了,陛下,现在文武百官都在殿外候着呢。时辰差不多了,可以开始大典了。”

赵普从袖中取出黄绢,所有的事情都写在上面了。

“希望今天会是很顺利的一天。”

“时辰已到,新皇登基--”

没有黄钟大吕的古乐,没有奢华热烈的地面,匡胤在一干功臣的簇拥下向至尊无上的宝座走去,当年的卜问在这一刻应验了。

文武大臣分列两边,仰视曾与他们同朝事主的新天子。

“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僚们如常的躬身施礼,心中不无惊疑。

众卿平身。匡胤的表情和善,满意地看着这些曾与他共事的文臣武将,如今都成为他的臣属。

老臣们惊疑的神情,匡胤当然看得出来。

“朕今日既荣登大宝,众位卿家功不可没。朕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规矩。可朕曾与诸位同朝为官,共辅先周太祖与世宗多年,因而绝不会为难诸位。众卿从今起仍各司其职,从前怎么做,今后也都一样。”

诸臣脸上的愁云渐渐散开,然而看不到希望。

匡胤转脸,示意张德钧宣旨。

张德钧利索地展开手中黄绢,朗声宣读:

“朕赵匡胤,今受天命,众卿推举,得以黄袍加身,身登大宝。现改国号为大宋,改元‘建隆’,定庙号为太祖皇帝。

现赐封前朝幼主,恭帝柴宗训为郑王,太后符氏封魏国夫人,公主柴夕照改封淑德郡主,另有厚赏。朕先父赵弘殷,追尊宣祖皇帝。生母杜氏,尊为太后。二弟匡义,赐名光义,封晋王。三弟匡美,赐名光美,封秦王。

先周各位文武大臣,今起一律录用为我大宋官员。范质、王溥、魏仁辅三人仍居相位,一切皆依先例。现授任……”

这样温和的态度,让原先心存恐惧的大臣们仿佛吃了定心丸,待圣旨宣毕,一个个躬身行礼:谢吾皇圣恩!

这是匡胤希望的最好的局面,兵不血刃便得到了政权,也没有伤害任何人,比当年郭威的做法还要好。如果郭威当初没有逼死李太后,杀刘贇,也不致与北汉结下冤仇。

一切都安排的很完美,匡胤唯独没有定立后妃,也未封立子女。子女皆幼,封立尚早。后妃的册立是伤脑筋的,一碗水端不平就不好交代。

匡胤许诺过要立意卿为后,但嫡庶有别,任何人都不会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