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新闻公告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一年为群众止损近20亿——北京警务改革百余项措施“落地”

作者:txsm     发布时间:2018-06-07

来源:www.bjgaj.gov.cn  2018年06月01日


  记者日前采访了解到,随着北京公安机关警务改革不断推进、百余项改革措施逐渐落地。
  1年多来,超过1万名警力投入基层,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为群众止损近20亿元。
  更多便民服务来到老百姓身边,群众满意度提升,安全感指数连续创新高。
  警力前置带来新气象
  西城区龙泉社区龙爪槐25号楼,曾是一个安全隐患点。
  过去社区警力有限,对于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力度有限,但自从警务改革实施后,社区民警数量大幅增加,对物业单位、住户的密集沟通与敦促都变成了现实。
  以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为例,实施警务改革后,分局社区民警由367人增加到692人,按照“两队一室”改革所设立的257个社区警务室中,已经有80个按照7天24小时值守机制运转。
  统计显示,警务改革以来,北京市公安局采取机关警力直接前置、系统内前置、招收新警定向前置等方式,为基层补充警力13118人,其中直接补充派出所警力6743人,使派出所警力占到全局总警力的46%,形成“金字塔”形警力结构。
  联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2015年,北京市公安局成立省级反诈中心,2016年根据公安部授权成立了全国公安机关唯一一家公安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查控中心。
  目前,反诈中心采取公安、通信运营商、银行一体化办公,实行24小时全天候运行,接到电信网络诈骗报案后,民警立即将相关情况录入公安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并上传至中心,中心接警止付组进行审核后提交,对骗子账户进行紧急止付。
  在警企联动的工作机制下,实时发生的电信诈骗行为在反诈中心民警眼中一览无遗。
  2017年该局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为群众止损19.8亿元,劝阻群众近4万次,破获北京市及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及抓获犯罪嫌疑人分别同比上升50%和30%。
  2017年,北京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总量降至5年来最低。
  便民改革措施让群众少跑腿
  受理异地办证38.6万件,累计为群众节约时间5.8万小时——这是2017年北京市公安局实施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措施的统计数据。
  2017年,北京市公安局围绕户籍、出入境、交通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相继推出了30项便民改革措施。
  在北京市出入境管理办事大厅,不少市民发现,这里也可以使用便捷的手机移动支付。
  今年年初,出入境管理局全面升级缴费系统,推出全业务、多码合一扫码支付便民服务,内地居民、港澳台居民办理出入境证件,以及外国人办理签证证件等全部业务均可扫码缴费,除了微信支付,还可使用支付宝、京东App等多个平台。
  网上北京市公安局”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快。
  北京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互联网+警务”已经整合了与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43项公安业务,年办理各类业务700万件次,“北京交警”“掌上119”等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办事流程、申请办理业务、查询办理结果。
  根据第三方调查,受访群体对消防行政审批满意度为94.4%,对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改革政策的满意度达到96.6%

(提示语:我们是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在互联网上的执法账号。我们的任务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在互联网虚拟社会“巡逻”,及时制止违法犯罪信息在网上传播。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利用互联网制作、复制、传播不实信息,散布谣言等扰乱社会秩序的,都属于违法行为。)